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61章 阳谋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61章 阳谋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闹出这种事情了,原本打算一家人团聚,好好聚在一起说说话的事情,肯定没有办法继续了。

对于皇帝、皇后来说,眼下肯定是怎么想办法把这个事情圆满解决更重要。

要说两人多年夫妻,也还是有些默契,就算没有开口商量,只几个眼神对视,就已经商量好应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了。

于是在唐元景把他和齐婉心的事情说清楚,现场沉默了一会儿以后。

皇帝就先开口了,“这些事情以后再说,元景你才回来,一路上车马劳顿,先回去歇着吧!明天再进宫议事。”

然后又看了一眼齐婉心,“齐家丫头,你也先回去吧!你们一家虽然一直在老家守孝,不过鲁国公府还在,你也回去。”

把这两个惹事的人打发走了,皇帝才看向唐元嘉,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元嘉…………”

其实这个事情最重要的是唐元嘉这里。

唐元景和齐婉心尽管做法不对,单看这一个事情,却不是大事。

想也知道如果齐婉心不是唐元嘉的未婚妻,是其他人的未婚妻,甚至是其他人的妻子 ,都不是什么大事。

皇家人做这种事情,不说司空见惯,却也不至于就没有了,都没有引起过太大的后果。

虽然说夺人妻子不好听,但是皇帝和皇后肯定会站在唐元景这边,事情也很好解决。

给男方一些补偿,就没有人会拿着这个事情不放。

要是再把唐元景和齐婉心的事情,美化一下宣扬出去,被人追杀的皇子,遇上人美心善的少女,双方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相爱了,只怕还得是美谈,丝毫不会影响唐元景什么。

但是牵扯到唐元嘉,事情就不一样了。

唐元嘉还能缺什么补偿不成?

而且这个事情也麻烦,要是不处罚唐元景和齐婉心,唐元嘉这个太子肯定是颜面无存。

如果处置的话,齐婉心倒是好说,就算把人给赐死,也没有人会舍不得。

可是对着唐元景,皇帝和皇后就不可能下狠手了。

毕竟心疼儿子落入那种险境 ,又受伤了,都还来不及。

也是因为心疼唐元景,在这个事情上面,皇帝和皇后就想着委屈一下唐元嘉。

虽然都是亲生儿子,并不是只疼爱一个,对另外一个就不疼爱了。

可是唐元嘉好歹好好的待在京城,不像唐元景常年在外,时常还会陷入危险。

只要想到唐元景这些年在外面不知道遭遇过多少险境,两个人的心难免就偏了。

哪怕知道这个事情上唐元嘉其实更加委屈,也忍不住想让唐元嘉先退一步。

只是心里面想得好,真到开口的时候了,面对长子,皇帝又有些说不出口了。

杨皇后倒是要强一点,看着皇帝说不出口,索性自己开口了。

“元嘉,我和你父皇知道你受委屈了,只是你弟弟原本也不知道齐家丫头的身份,正所谓不知者不怪,你可千万别因此怨上你弟弟了。”

唐元嘉哪怕压根儿不相信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在他看来,唐元景绝对是故意谋划的这个事情。

就算动机,唐元景其实也有。

不过他也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明白现在皇帝和皇后都在心疼唐元景,他不管说些什么,就算拿出证据来都没有用。

最好的做法,就是大度一些,不计较这个事情了。

但是唐元嘉却有些不愿意,他和齐婉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倒是没有什么舍不得之类的想法。

可是唐元景的做法 ,明显是在故意挑衅他。

所以唐元嘉只是沉默的站在那里,并没有马上开口接话。

皇帝看了一眼,还是开口了。

“元嘉,这个事情也是阴差阳错 ,你弟弟这些年在外面也不容易 ,你就大度一些。”

唐元嘉这一下子就没法不表态了。

“父皇、母后,儿臣知道了 ,我也知道这个事情不怪二弟!只是有些意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刚才才没有说什么。”

“儿臣和齐家姑娘当初尽管定下亲事,但是三媒六聘尚未走完,鲁国公就没了,后面鲁国公夫人也没了。”

“原本儿子也没有多想,现在想来儿臣和齐家姑娘确实是没有缘分 ,她倒是和二弟更有缘分一些。”

“既然已经到这一步了,儿臣也愿意成人之美,成全二弟和齐家姑娘,不过齐家姑娘和我的亲事,知道的人并不少,也不好直接就让人进楚王府。”

“不如就说齐家姑娘红颜薄命,给齐家姑娘另外安排一个身份进楚王府吧!这样对二弟的名声也好。”

“也是二弟太老实了,鲁国公一家回原籍死不相都好多年了,还有几个人能认出齐家姑娘,先写信告诉我们,直接给齐家姑娘另外安排一个身份就是了。”

“哪里用得着在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请罪,让他今天这样一闹,就算我们不说出去,见过二弟带齐家姑娘进宫的人也不少,也不知道会不会传出一些什么不好的话来。”

唐元嘉也反应过来了,这一次唐元景走的是阳谋,事情都放在明面上直说,又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倒是让他不好在这个事情上做文章。

他只能认了这个事情,也暗中点出,唐元景的做法还是有问题 。

就算是真的两情相悦、情不自禁,也可以想其他办法,用不着大喜的日子领着人来请罪。

皇帝也反应过来唐元景的做法,是有些奇怪了。

就算两情相悦以后才发现齐家姑娘的身份,也可以先写信回京告知他们,先想个万全之策,而不是贸贸然然的把人带回京城。

杨皇后倒是一如既往的偏爱唐元景,“元景也没有在外面大张旗鼓的说,不就是在我们一家人面前说嘛!这也是他知道自己犯错了,敢于直接面对。”

闻言,唐元嘉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要说小时候,唐元嘉对着杨氏偏爱唐元景的事情,还会不高兴。

这些年下来,也不知道是已经习惯了,还是没有期待了 ,心里面倒是没有多少波澜 。

这个事情,只要唐元嘉愿意受委屈退一步,也就算解决了。

现在唐元嘉表态愿意成人之美,虽然提出了要让齐家姑娘改名换姓,再进楚王府,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算唐元嘉不提,皇帝和皇后也不可能真让齐家姑娘顶着前太子妃的名头进楚王府。

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太子唐元嘉还是楚王唐元景的名声,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事情也算商量好了,唐元嘉很快就告退,回东宫了。

此刻,东宫里面倒是正热闹着,各处给东宫送的贡品都到了,不少宫女带着东西,都围着盛夏,看盛夏怎么分配。

“良媛,这是江南新上供的布,一共有三百匹,你看要怎么分合适?”

盛夏看了一眼被拿过来的样布,发现花色这些都不错,又伸手摸了一下,觉得也很细腻,就点了点头。

“这一批布倒是不错!不过东宫里面主子少,这个颜色有些浅,太子殿下也不喜欢,我也用不了这么多,就留十匹就行了!”

“其他的孝敬皇后娘娘二十匹,虽然皇后娘娘肯定不缺这些东西,但是也是我们殿下的心意,娘娘就算自己不爱用,留着赏人也好。”

“另外德妃娘娘那里也是长辈,送八匹过去,楚王府和昌平公主府都送六匹,咱们殿下就这么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肯定不能忘了他们那一份儿。”

“其他的布匹,就按照官职赏赐给东宫那些属臣,他们平时辅佐殿下也辛苦了,也该给他们一些赏赐。”

盛夏刚把三百匹布的事情分配好 ,就又有宫女捧了一盒茶叶过来。

“良媛,这是江南新上供的茶叶 ,不过他们说今年雨水多,茶叶大多数品质不好,所以数量并不多,只有五十罐,这些怎么分配?”

听到这个话,盛夏就把这个宫女手里捧的茶叶拿到手上仔细观察起来。

“既然今年雨水多,茶叶大多数品质都不好,这些送到东宫的贡品,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吧?和往年送过来的茶叶比起来,有没有区别?”

这个宫女就说道:“启禀良媛,奴婢们特意找人看过,都说今年送进来的这些茶叶,尽管数量少一些,但是在品质上并没有什么影响,喝起来味道和往年没有区别,良媛不用担心。”

盛夏这才放心,“品质上面没有受到影响就好,既然数量少,太子殿下平时也爱喝这个味道,就不往下赏赐,反正这些属臣时常进出东宫,也能够喝到。”

“就给陛下和皇后娘娘那里都送十罐,让他们喜欢就留着喝,不喜欢就赏人,再给德妃、楚王府、昌平公主送几罐过去,让他们也尝尝鲜。”

等到这个宫女里面退下了,就又有宫女捧上一盒珍珠过来。

“良媛,这是海边送来的珍珠,一共有一百盒,成色十分的好,你看看该如何分下去?”

盛夏看了一眼送上来的这一盒珍珠,发现每一个都挺大 ,上面的光泽这些也很好,心里面还算满意。

就开口说道:“这些珍珠倒是不错,哪怕用来做粉都糟蹋了,给我十盒打首饰就行了!其他的就都分下去,要不然时间长了,不但光泽没了,还得发黄。”

然后又看向这一边内直局过来禀告消息的宫女说道:“这十盒珍珠你们都去取了,尽快把首饰给我打出来。”

这个宫女赶紧就回道:“奴婢知道了!不知良媛想要什么花样的首饰,奴婢回去也好通知人,按照良媛的意思去做。”

盛夏在这个上面,倒是没有多少要求,甚至都不是有多喜欢珍珠。

她也只是看着这些珍珠好,就想着赶紧打几套首饰出来,免得东西放到库房里面,一直没有人用,白白糟蹋好东西了。

“我一时间也没有什么想法,你们按照如今珍珠首饰的流行花样去做就行了,到时候要是做的好,我重重有赏。”

把做首饰的事情安排好了,盛夏正要继续安排剩余的珍珠,该怎么分配,就听到这个宫女又问:“良媛,新到的这些布用不用?要不然奴婢也取几匹,给良媛做几件新鲜花样的衣服,也好搭配新做的首饰。”

盛夏也没有反对,反正现在东宫就她和唐元家两个主子,除了孝敬、赏赐下去的东西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是他们想怎么用怎么用。

这些布匹又不适合唐元嘉,就算是她不取来用,也是白白的放在那里。

盛夏就点了点头,“也好!”

然后才又对着盛夏的几盒珍珠开口分起来,“皇后娘娘那里的孝敬肯定不能少,不过娘娘不爱珍珠,送多了过去,皇后娘娘也为难,就送十盒过去。”

“还有马德妃那里送八盒,昌平公主府和楚王府都送六盒,这样一送,盛夏的珍珠就不多了,东宫属臣全部都赏肯定不够!”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尉他们平时教导、辅佐太子,也算是尽心尽力,他们的那一份肯定不能少,一人家里面赏两盒 。还有…………”

把珍珠分下去,就又有宫女捧上一盒人参,“良媛,这是下面送上来的百年人参!”

“百年人参?”,盛夏仔细看了一眼,又问道:“一共有多少?”

“启禀良媛,人参是天生地养,能不能寻到都是看运道,不同于其他东西,再加上是百年人参,数量并不多,一共只有十支。”

盛夏点了点头,“既然只有十支,就先不分了,都放到库房吧!”

她这个吩咐才一落音,就又有人送上其他东西了。

盛夏又只能根据实际情况 ,挨个的分配起来。

作为东宫太子,算是独立于朝廷外的小朝廷,各处送过来的贡品数量都不少,哪怕今天送过来的还只是一小部分。

等到盛夏挨个的分配完了,发现天都黑了。

不过事情处理完了,她还是松了一口气。

又看了一眼天色,就奇怪的问道:“殿下还没有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