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 第190章 告发造反

丫鬟日常,从粗使到一等那些事儿 第190章 告发造反

作者:凭阑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3:07 来源:小说旗

盛夏在一旁看到唐元嘉的脸色,也知道唐元嘉在担心什么。

不过她倒是觉得唐元嘉有些想多了,杨皇后是有些偏心楚王,却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偏心,并没有要让楚王对东宫取而代之的想法。

盛夏还记得,楚王第一次单独领兵出征的时候,杨皇后就担心过楚王势大这些事情。

既然如此,杨皇后自然能想到要是给楚王再选一个有助力的楚王妃,后面会有什么隐患,不会如此行事。

于是便劝道:“殿下不用担心,反正过几天就要举行宫宴了,到时候皇后娘娘看好谁做楚王妃,自然就知道了,皇后娘娘肯定会考虑周全。”

唐元嘉还是不够放心,却也没有其他办法,终究杨皇后的意思还没有表现出来。

“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很快,新年就到了。

今年和往年也没有多大区别。

大年三十的时候,在宫里面自然就是祭拜祖宗这些,还有皇帝设宴宴请文武百官。

然后到了初一,就是要举行宫宴了。

跟大年三十的宴会在前朝举行不同,初一的宫宴就是家宴了,女眷也要参加。

当然,也得看身份高低,就跟前朝举行的大宴说是宴请文武百官,但是有资格参加的官职肯定不小一样。

后面举行的宫宴,尽管女眷也能参加,但是肯定得有身份的女眷才有资格。

往年的时候,盛夏尽管在东宫,却只是良媛,并没有去参加过宫宴。

今年成为良娣了,倒是要去了。

这也是今年和往年的区别了。

但是这点儿区别,对盛夏来说可能还是个事情,需要按照良娣的身份穿着打扮好去参加。

可是对于整个宫宴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她。

今天这个宫宴的注意力,都被放在各家带来的女孩子身上了。

大家对宫里面要求带女孩子进来的目的都心知肚明,有意去争这个楚王妃的人家也不少。

毕竟楚王的地位摆在那里,虽然说和因为和太子的关系,对于有眼见的人家来说,还有几分前途未明。

但是也未必没有赌一把,或者是本来就更加看好楚王的人家。

对于没有看出楚王危机的人家来说,就更要对楚王妃的位置动心了。

因此今天的宫宴,来的女孩子还真不少。

其中身份不低的女孩子,也不在少数。

也是因为注意力都在这些女孩子上面了,所以今天的公演并没有准备歌舞这些。

而是由皇帝、杨皇后起头,大家开口说笑了几句以后,就让这些女孩子表演一些才艺。

能够被带进宫来,意在争夺楚王妃的女孩子,多少也有一些优势。

如果真什么都不会 ,家里面也不好意思把人带出来。

于是便各显神通起来,诗词歌赋,或者是绘画写字,要不然就是弹琴跳舞。

一个个女孩子表演下来,还都是极好的。

看得杨皇后也很满意,有好几个女孩子表演完以后,都特意把人叫住,又多问了几句话。

让人一看就知道杨皇后是极满意这些人,这些人成为楚王妃的机会很大。

当然,杨皇后也不只是选楚王妃,同样有借这个机会把太子妃先挑出来的意思,所以看好的女孩子里面,出身高门,背后势力极大的女孩子并不少。

但是杨皇后是打算太子妃、楚王妃一起选这个事情,因为现在还不能挑明说,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

于是杨皇后的这个做法,放在其他人眼里面,一下子就有其他意思了。

太子唐元嘉自然不高兴,不过他原本就有这个预料了,又是在这种场合,倒是没有把这个情绪表现出来。

只是事情放在原本就另有心思的人眼里面,就觉得杨皇后十分看重楚王唐元景了。

倒是让原本有些犹豫不决的人,一下子又拿定主意了。

就在杨皇后刚夸过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才退下去,下一个人刚要上场的时候。

就见朝臣里面,一个位置比较靠后的大臣,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罪臣朱乾有事禀告!”

顿时,原本还十分轻松宫宴,一下子就严肃起来。

大家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人敢开口。

在如今这种时候,有人站出来禀告事情,还开口就是自称罪臣,一想就知道不会是小事。

最后还是皇帝开口了,“你有何事要禀告?”

“陛下,罪臣要状告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暗通军中副将杨寿,筹集军械兵马准备逼宫。”,朱乾慷慨激昂地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大家再也顾不得在场的这些女孩子了,目光纷纷投向太子唐元嘉。

唐元嘉的脸色顿时也是一变,再也维持不住平静了。

看着朱乾,就指责起来。

“朱乾,你究竟受谁指使陷害孤?孤是太子,用得着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个话也有道理,自古以来作为太子其实不怕什么都不做,就怕稳不住,慌乱之中做出错误举动。

就像唐元嘉作为太子,他哪怕什么都不做,可是作为嫡长子代表着正统,这个身份就能吸引不少支持者,其他人想要把他拉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要因为觉得地位不稳,就想着先下手为强,反而容易出错,不少太子就是毁在这一步上了。

唐元嘉既然能够说出这些话,也就表示明白这些道理,按理来说是不至于犯这种错误。

毕竟他现在的太子之位还算稳固,直接等着就能继承帝位,何必冒险逼宫?

有几个太子逼宫,最后成功了的?

因此皇帝还是相信唐元嘉不至于做出这种没有脑子的事情。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要是没有证据,谁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责太子要逼宫?

就算是不想活了,也不可能完全胡说八道 。

想到这些情况,尽管皇帝还是相信唐元嘉,心里面难免也还是有几分嘀咕。

他便盯着朱乾,“朱乾,你可知道陷害太子是什么罪过?”

“状告太子,以臣告君,罪臣知道罪臣罪无可赦!不过罪臣并没有陷害太子。”,朱乾从怀中掏出一本账簿,“太子是储君,就算太子有错,罪臣也应该行使劝诫之责,而不是告发太子,只是罪臣却不愿添上将士的性命,一旦动了兵马,就难免会有损伤。这是罪臣收集的证据,上面记载了太子通过杨寿筹集的军械兵马,以及太子和杨寿来往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话都说到这里了,皇帝自然不可能不看证据。

于是接过账簿和书信,仔细翻阅起来,脸色是越来越难看。

看完以后,皇帝是彻底改变想法了,直接把手上的东西往地上一扔。

“太子,此事你作何解释?”

见状,坐在唐元嘉身旁的盛夏,心里面不由得一突,只觉得不好。

不管是不是有人陷害,至少这个证据看起来还是很真实。

要不然的话,皇帝也不会是这样一副样子了。

这样的话,唐元嘉不会真的过不了这一关吧?

作为太子,最不能沾的就是逼宫、造反之类的事情。

其他事情,一般都有回转的余地。

逼宫、造反这些事情只要沾上了,不管原本地位多稳固,都不可能有好下场。

唐元嘉情绪倒是比起刚才稳定一些了,并没有直接开口说话,而是把地上的账簿和书信捡起来,同样翻看起来。

看完以后,才开口说道:“父皇,冤枉啊!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不知道?”

皇帝并不相信唐元嘉这些话,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也不相信这些轻飘飘的解释。

“这些信不是你写的?你不会以为朕老糊涂了吧?连你的字都认不出来,你要知道你的字,还是朕亲自教的。”

记载军械兵马来往的这些账簿倒是还好,毕竟东西不是在东宫搜出来的。

就算上面记载的东西,是与东宫来往,也不一定太子唐元嘉就知情。

不管这些账簿是被人造假陷害,还是东宫其他人背着太子干的,都有可能,并不表示就是太子有大逆不道的想法了。

如果只是这些东西,皇帝倒是不至于一点儿脸面都不给太子留,而是先要查探一番再说。

可是书信来往却做不了假,皇帝一眼就看出这些书信确实是太子唐元嘉亲手所写。

这一点,并不怎么好解释清楚。

更重要的是,也解释不清楚。

太子唐元嘉自然没有要收买兵马逼宫的意思,就像他说的那样,他作为名正言顺的太子犯不着这样做。

但是唐元嘉和这个副将杨寿,私底下还真有来往。

并且也在书信中,指示他筹集军械兵马这些。

毕竟楚王唐元景在军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太子唐元嘉尽管在朝堂上面更加占据优势,但是也不是没有担忧。

万一楚王唐元景觉得堂堂正正的在朝堂上没有办法夺得储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仗着手握大军,直接就起兵造反?

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就算是普通人手握大军了,皇家都得防着他有反心。

更何况还是楚王唐元景这种,本来就离皇位很近的人,就更有可能会这样做了。

既然发现这个隐患了,唐元嘉也不能就这样看着,肯定要增加自己手里面的军事力量。

当初交给盛夏管的那些事情,特意照顾那些军中将士的家眷,就是唐元嘉的准备之一,想着靠这些收买人心,得到更多的军心。

不过除此之外,唐元嘉也有其他准备,也特意在军中安插了不少真正的自己人,除了是盯着唐元景的动静以外,也有掌握自己兵马的意思。

现在被人揭发出来的这个副将杨寿,确实是唐元嘉安插的人手。

所以尽管唐元嘉并没有要逼宫的意思,但是还真解释不清楚了。

就算把它原本的用意说出来,可是皇帝也不可能相信。

而且愤怒之下,再觉得他是狡辩,只怕还要更加不好。

唐元嘉只能跪地,叩头不止,“儿臣真的不知情啊,望父皇明察!儿臣本来就是太子,父皇又一向疼爱儿臣,儿臣怎么可能会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没有办法把事情解释清楚,唐元嘉也就只能否认事情了。

一口咬定,他已经是太子了,地位又稳固,犯不着做这种事情。

当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取信于皇帝。

皇帝气得将龙椅扶手拍得啪啪作响,“孽障!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来人,将太子押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们应声而上,不顾唐元嘉的求饶,就要将他拖下去。

盛夏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当然,盛夏作为女眷,在这种场合哪怕焦急也没有办法开口。

其他人,却并不都是这样。

唐元嘉作为太子,手底下也不是就没有忠心耿耿的人了。

马上,就有不少官员出列,给唐元嘉求情。

“陛下,此事尚有诸多疑点,还请陛下三思啊!太子殿下平日里一向孝顺,绝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太子殿下一向仁孝,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情?这肯定是奸贼想要离间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父子之情。”

“陛下,太子殿下身份贵重,怎么可能因为一奸臣之诬告就治罪?以臣看,该把这奸臣押下去审问。”

“陛下,三思啊!太子殿下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殿下,挑拨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父子之情,陛下明鉴。”

………………

本身就是忠于太子的,或者是中立的官员,不少都站出来给太子说话了。

这些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太子已经是太子了,处境也很好,并不是做的战战兢兢,有什么理由去冒这个险?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显然也听不进去,而是怒气冲冲地说道:“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疑之处!陷害?这些书信是太子亲笔所写,谁有这个本事弄来陷害太子?”

然后又看着因为有人求情,停住动作的侍卫,“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太子这个孽障给我押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