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乾隆自我攻略之后贵妃的日常 > 第127章 朕心甚慰

乾隆自我攻略之后贵妃的日常 第127章 朕心甚慰

作者:夏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2:25:00 来源:小说旗

大概是因为这一次成功,海兰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有事没事就会送些自己绣的东西送来。

高曦月说了不用,她先是消停了一阵子,然后就又死灰复燃了。

你要说她是为了刷好感度吧,人家基本上不到韶景轩来,几乎每次都是让宫女太监送东西来。

但你要说对方完全是没有目的,那又不太可能。

高曦月摸摸自己的小脸,这上面可没有贴金子。

弘历见她疑惑,笑着敲了敲她光洁的额头,“有朕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她送来的东西你若是有喜欢的收下便是,事后给点赏赐下去也就算了。”

高曦月要是缺好东西也就罢了,问题是,她缺吗?

她有些摸不清海兰的脑回路。

干什么这么突然就对她疯狂示好?

这个问题,海兰身边伺候的宫女也有些好奇。

“答应,您何不将这些绣品给皇上或者皇后送去呢?”

就算是为了讨好,那除了贵妃,不是还有皇上和皇后吗?

海兰自从上次中了朱砂毒,又被精奇嬷嬷问话折腾了一通之后,就瘦了许多,至今也没把肉长回去。

她下巴尖尖一点,整个人看起来比从前更加弱柳扶风,娇弱不堪。

海兰看着疑惑的宫女,神色复杂道:“只有送到了贵妃手里,才会让皇上注意到。”

好歹也是从潜邸伺候的,皇上对贵妃是什么心思,难道她还看不明白吗?

如今皇后意兴阑珊,讨好皇后,恐怕也是眉眼抛给瞎子看。

宫女还是不明白,就算是皇上注意了又如何呢?

虽然答应跟着进了圆明园,但皇上眼里好像没有答应这个人,也从未召答应侍寝过。

东西送了这么久,虽然有赏赐下来,但是可是连皇上的面都没见过一次。

海兰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是想要皇上注意到,我对贵妃的忠心,并非想要获宠。”

就算皇上要宠幸谁,那也有的是新人前赴后继,怎么会选她?

她从前得罪贵妃太狠,如今只是变着法在弥补而已。

但凡能博得贵妃一笑,她这些事情就不算白做。

皇上会知道的。

宫女被绕晕了,她还是不明白。

海兰也不需要她明白,她也是狠狠地吃过一次亏之后,才开始醒悟的。

至于让她吃亏的人......海兰看向了隔壁的的院子。

虽然如懿跟随太后进了圆明园,但是皇后不待见她,太后更是在她接连几日去寿春堂发牢骚之后罚了她抄写经书百遍,到现在她那百遍经书都还没抄完呢。

至于如懿为何如此自信的跑去寿春堂求太后安排自己去皇上跟前,那是因为——

“皇上极为孝顺太后,姐姐若是想要皇上回心转意,不妨去太后跟前求一求,或许有用呢。”

海兰想起自己当时说话时如懿的反应,几乎是在她说完之后,如懿就止不住点头。

“海兰你说的对,我在宫里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我明日,不,我今日就去求见太后。”

聪慧如娴妃,当然不愿意白白错过一日的机会,立刻就出门去了寿春堂。

没了那层滤镜之后,海兰看如懿就像是看笑话。

自己是如何被她装模作样的“高洁品性”欺骗了这么多年?

海兰想了想,或许是自己在潜邸的时候无甚见识,又遭人蒙骗,所以才把要提携自己的如懿当成了大好人。

再加上她们两人出身差距的缘故的,她天生就觉得自己矮了如懿一等,所以才那么卑微。

不过她的卑微讨好,可没有换来如懿的一丝心软。

她在如懿眼里,恐怕也就是一条听话好用的狗而已。

只是“养虎为患”这样的词她如今已经学会了,并且通晓其意,不知道如懿是否也一样明白?

-

夏日的荷花池边,穿着一袭绿色旗装的女子依在栏边,手里捏着一点鱼食,水里几条胖头锦鲤费劲巴拉跃出水面抢食的时候,飞溅起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中散发着七彩的光。

弘历走过来,一眼就看到了水里旁的不像话的锦鲤,一时忍不住,“旁人说‘点石成金,’朕看朕的贵妃也不遑多让,若是你在农事上也有这般能力,估计朕身边就要多一位大司农了。”

高曦月放下鱼食,冲弘历嫣然一笑,“臣妾虽然没有大司农的本事,但是陛下有啊。”

“朕?”

高曦月点点头,华夏几千年的小农经济,难道还找不出会种地的人吗?

想要扩大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靠她是不可能的,除非她点了农业金手指,但是弘历可以。

他可以下一道圣旨,召集天下擅农事者,成立农学研究院,然后制定有关农业上的政策扶持。

虽然家大业大,但是 能更好为什么不更好呢?

不知道这个世界里后来清朝的命运,但是若能够通过一点点改变,挽救后来国家所要面临的离乱,避免后来的浩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对着弘历,她不可能说那么远。

只是玩笑般提一个建议而已。

弘历听着高曦月的话,眼里一点点露出惊喜的光芒。

因为高曦月所说的建议虽然听上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但是,这也是一个方向。

康熙朝就有培育御稻并且推行到了浙江、江西等地种植,甚至实现了一年两熟的重大成果。

皇玛法此举,功在千秋。

但大清国在经历过皇阿玛的励精图治后,各地的人口都有了不小的增长。

这虽然是好事,但是人多了,吃饭的问题却没有完全解决。

仅仅靠御稻还不够。

前一阵子的苗乱等祸事,后经查实,那些乱民几乎都是从流民和饥民演变而来。

平乱只能解除一时的危机,倘若想要从根上解决,还是要解决粮食的问题。

虽然大司农不是能在大街上随便找找就有的,但是有心就不怕找不到。

如今国库充足,他愿意耗费人力物力去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办法。

至于期限,皇玛法的御稻也不是一日就做成的,他有足够的耐心。

“娇娇虽在深宫,但有怜惜万民之心,朕心甚慰。”

弘历目光深深的看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