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 > 第96章 谁不服,就杀谁

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 第96章 谁不服,就杀谁

作者:思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2:35:23 来源:小说旗

当然,八百文对那些小摊贩来说是一笔巨款,可对那些大型的商会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

有的商会甚至每年能赚上百万两银子,可交的税依旧是八百文。

这就导致大周的大商人富得流油,而穷人想做点小生意却十分困难。

可以说这种制度很不公平,且十分失败!

大周那么多代皇帝也有想要改变这一状况的,只可惜商人势力庞大,且盘根错节,在朝廷中也有不少人脉,每次朝堂上有人提及此事,就会引来一大片反对的声音。

商人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皇帝一般也不敢和全天下的商人作对。

否则这些人手中有钱有势,弄不好就会天下大乱!

但武淳却不怕!

先不说武淳手中的军队都对武淳有着百分百的忠诚,武淳让他们干谁,他们就干谁。

光是之前对朝堂的清洗,就大大削减了那些商人的势力。

至少现在朝堂上的官员很少会有和那些商人穿一条裤子的。

更何况,天下已经乱了一次,但武淳仅仅几个月的功夫就平定了天下。

南王和西梁加起来足有上百万大军,都败得这么快,那些小小的商人又算的了什么?

只要不是一心想找死的人,恐怕也不敢跳出来作乱。

若真有不怕死的人,跳出来一个,武淳宰一个!

之前的皇帝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杀这些人,可武淳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因为如今整个天下的精锐,都是武淳的死忠!

老子百万大军在手,让你趴着你就得趴着,让你站着你就得站着,谁不服,就杀谁。

那些商人再硬,硬得过武淳的屠刀?

建立商管司,将所有的摊贩,作坊,商会,登记造册,就如户籍一般,凡是没有登记的商人,一旦查实,家产全部充公。

商税不再按照固定金额,而是规定一定的比例,赚得越多,交的越多!

武淳制定的比例是百两银子交一成,千两银子交两成,万两银子交三成,十万两银子交四成。

由商管司负责监督商人,核查账本,收取税银。

同时鼓励经商,让老百姓也能做点小生意,各城池街道规划摊位,收取摊位费。

你若是不同意大夏的商税制度也可以,要么离开大夏,要么放弃经商!

两者若是都不选,还头铁反对叫嚣的话,一律打入大牢!

情节严重者,诛三族!

武淳正愁没钱呢,这种叫嚣的人多一点才好,多诛几族,国库也就充盈了。

武淳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在场众人一致赞成,毕竟国朝初立,大军在外,这个时候不用铁血手段将商税推行出去岂不是太浪费了?

若是商税能够顺利实施,恐怕收上来的钱还会远超之前的人头赋税。

这样一来,即便大夏三年不收老百姓的赋税,也不会缺钱了。

户部尚书自然是兴奋不已,连忙问道:“陛下,这商管司还是挂在我们户部吗?”

武淳摇摇头,商管司是和商人打交道的,商人最拿手的是什么,就是笼络人心。

他们手中有钱,试问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扛得住金钱的诱惑?

若是只将商管司挂在户部,估计用不了多久,商管司就会被这些商人腐蚀。

“商管司是独立部门,设三品商管使一名,四品司郎四名,四名司郎分别由户部侍郎,锦衣卫指挥佥事,东厂副督主,都察院副都御史兼任。”

“且在每州州府设一衙门,四个部门皆派人驻守,以起到互相监督作用。”

众人点点头,这样重要的部分确实应该谨慎一些。

倒是户部尚书一脸苦涩。

他何尝看不出来,这商管司还是以他们户部的官员为主,毕竟你让东厂,锦衣卫,都察院的人去算账,他们能算明白吗?

说白了,这三个部门的人就是来监督他们,同时互相制约的!

不过户部尚书也没反对,如果他是皇帝的话,他也会这么做,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清正廉洁,监督就监督呗!

“陛下,这商管司商管使一职,该由谁担任?”杨绍站出来问道。

此话一出,倒是难住了武淳,如今朝廷官员本就稀缺,这商管司的商管使又必须是武淳比较信任之人。

既然司郎由户部、锦衣卫、东厂和都察院的官员担任,这商管使必定不能再让这四个部门的官员来了。

要不,选一员武将担任?

武淳眼睛一亮,反正要用铁血手段将商税推行出去,选一员杀伐果断的武将担任商管使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武淳当即说道:“商管司商管使一事日后再说,户部先连同三个部门将商管司建立起来,你身为户部尚书要多费心。”

“臣遵旨!”户部尚书连忙说道。

虽然这商管司不归他管,但收上来的税银最终还是会到他户部,所以他自然会十分上心。

就在这时,武淳突然开口道:“大夏的内部问题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说说国外的事。”

“朕打算征讨东倭,谁赞成,谁反对?”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愣住,沉默了整整一分钟,兵部尚书林硕顿时站了出来。

“陛下,东倭在我大夏犯下累累罪行,如今天下即将平定,是时候找他们算账了,臣主战!”

看着林硕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众官员都犹豫起来。

区区东倭,他们并没有放在眼里,只是从大夏到东倭要经过茫茫大海,纵观整个历史,还从来没有汉人渡海作战的案例。

见其他人不说话,武淳刚想给杨绍使眼色,礼部尚书宋孝就站了出来。

只见他一脸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

“陛下,臣认为林尚书说得对,那小矬子杀了咱们这么多人,可不能就这么算了,臣主战!”

听到这话,武淳顿时满意地点点头。

礼部掌管接待外宾之事,说白了,就是古代的外交官!

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能否直起腰杆子,外交官是很重要的,若外交官是个怂包,那你还没谈判就先弱了人家一头!

宋孝的表现让武淳很是满意,虽然他握的是笔杆子,但能主战,至少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软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