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七零:甜妻的田园军婚 > 第294章 家庭音乐知识竞赛

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围在父母身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大儿子眼睛发亮,摩拳擦掌地说:“妈妈,我一定能赢!我知道好多歌呢。”小女儿也不甘示弱,拉着梁梅的胳膊撒娇道:“妈妈,我也会好多,我要”看着家人积极响应,梁梅开心地笑了。

于是,家庭音乐知识竞赛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梁梅首先把那本音乐书籍整理了一遍,把里面的重点知识,如不同的音乐体裁、着名的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常见的乐器等内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她还从村里的老教师那里借来了一些乐谱,准备在竞赛中作为额外的考验。

许浪则负责准备竞赛的场地和奖品。他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石桌周围摆放了几把椅子,营造出竞赛的氛围。奖品是他亲手制作的,有给孩子们的小竹笛、手工雕刻的音乐盒,还有给获胜者的一本新的音乐画册。这些奖品虽然简单,但却饱含着许浪的心血。

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纷纷开始复习自己所知道的音乐知识。大儿子找出了平时收集的歌词本,认真地背诵着那些经典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小女儿则哼着儿歌,回忆着在学校里学到的音乐知识,还时不时地向哥哥请教。

终于,期待已久的家庭音乐知识竞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拉开了帷幕。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梁梅担任主持人,她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竞赛规则:“这次竞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附加题三个环节。必答题每人都要回答,答对得一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要等我说完题目后,举手抢答,答对得两分,答错扣一分。附加题是一些比较难的音乐谜题,大家可以自愿选择回答,答对得三分,答错扣两分。最后,得分最高的人就是获胜者。”

在必答题环节,梁梅拿出了写着问题的卡片。第一个问题是:“我国的国歌是什么?”大儿子立刻举手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梁梅笑着点头,给大儿子记了一分。接下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东方红东方红歌歌颂的是谁?”小女儿抢着回答:“**!”大家都为她的回答鼓掌。

“贝多芬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哪几部?”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但许浪沉稳地回答:“《命运交命运交响曲雄交英雄交响曲园交响曲》等。”梁梅赞许地看了许浪一眼,给他记了一分。

随着必答题环节的进行,一家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比分咬得很紧。孩子们展现出了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扎实知识,许浪也凭借着自己的阅历和平时的积累不落下风。

抢答题环节更加激烈。梁梅刚念出题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协奏曲?”大儿子和许浪几乎同时举手。梁梅笑着说:“爸爸更快一些,爸爸回答。”许浪回答:“小提琴。”梁梅给许浪加了两分。两分??个抢答题:“我国民间音乐中,有一种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有六个孔,是什么?”小女儿这次反应迅速,举手回答:“竹笛!”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成功获得两分。

在抢答题环节中,大家你争我抢,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有时会因为同时举手而争论谁更快一些,梁梅就会笑着重新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大家继续抢答。

附加题环节则是对音乐知识更深入的考验。梁梅拿出了一道谜题:“有一种音乐体裁,它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有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这是什么体裁?”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大儿子试探性地回答:“是歌剧吗?”梁梅笑着摇摇头,说:“不是,歌剧主要是以表演为主,有剧情。提示你一下,这种体裁的作品常常在教堂演出。”许浪思考片刻后回答:“是清唱剧清唱剧梁梅点头称赞:“对啦!爸爸加三分。”

竞赛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比分交替上升。孩子们虽然在一些难题上答错了,但他们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认真地思考下一个问题。许浪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努力,他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

在经过一轮紧张刺激的附加题抢答后,竞赛终于结束了。梁梅开始计算分数,一家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结果。

“经过统计,这次家庭音乐知识竞赛的获胜者是——爸爸!”梁梅宣布道。

许浪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孩子们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为爸爸鼓掌。梁梅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也很棒,这次竞赛大家都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呢。而且还有参与奖哦。”说着,她把准备好的奖品发给大家。

大儿子拿着小竹笛,兴奋地说:“我以后要学吹竹笛,下次竞赛我一定能赢。”小女儿则摆弄着音乐盒,开心地说:“这个音乐盒真漂亮,里面的音乐好好听。”

这次家庭音乐知识竞赛让一家人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午后。从那以后,音乐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

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学习音乐知识。大儿子经常拿着竹笛练习吹奏,虽然一开始吹出来的声音有些刺耳,但他坚持不懈。他从村里的一位会吹笛的老人那里学到了一些吹奏技巧,比如如何控制气息、指法的运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已经能吹出一些简单的旋律了,《小星星》《茉莉花》等曲子在他的竹笛下有了别样的韵味。

小女儿则对唱歌更感兴趣,她每天都在院子里哼唱着各种儿歌。梁梅会教她一些唱歌的方法,如发声的位置、如何用气息支持唱歌等。小女儿的歌声越来越动听,她还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表演了唱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许浪也没有闲着,他利用空闲时间研究那些乐谱。他发现音乐和军事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比如军队中的行军曲节奏明快、激昂,能鼓舞士气。他开始尝试把一些军事元素融入到对音乐的理解中,还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悟。

梁梅则梁梅深入学习音乐知识,她从村里的老教师那里借来了更多的音乐书籍,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她把这些知识讲给家人听,让大家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随着一家人对音乐的不断探索,他们决定再次举办家庭音乐知识竞赛。这次的竞赛规模更大,准备也更加充分。

梁梅除了准备常见的音乐知识问题外,还增加了一些音乐欣赏的环节。她从村里唯一的一台收音机里录下了一些经典的音乐片段,如《蓝色多瑙河》《二泉映月》等,在竞赛中播放,让大家辨别是哪种音乐体裁、是哪个国家或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许浪则改进了竞赛的规则,增加了团队合作的部分。他把一家人分成两个小组,大儿子和小女儿一组,他和梁梅一组。在必答题和抢答题环节,每个小组轮流回答问题,得分算在小组总分上。在附加题环节,小组可以讨论后回答问题。

竞赛那天,院子里再次热闹非凡。邻居们听说了梁梅家的音乐知识竞赛,也纷纷赶来围观。大家都被这独特的家庭氛围所吸引,围坐在院子周围,期待着竞赛的开始。

竞赛开始后,新的规则让比赛更加精彩。在必答题环节,大儿子和小女儿小组表现出色,他们配合默契,回答了很多关于儿歌和民间音乐的问题。许浪和梁梅小组也不甘示弱,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古典音乐和外国音乐方面答对了不少题目。

抢答题环节更是**迭起。当梁梅播放一段音乐片段,问这是哪部歌剧中的选曲时,两个小组的成员都迅速思考。最后,许浪和梁梅小组率先抢答成功,回答是《茶花女》中的选曲,赢得了两分。但大儿子和小女儿小组并没有气馁,在接下来的抢答中,他们成功回答了关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问题,扳回一城。

音乐欣赏环节让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当播放《二泉映月》时,院子里一片安静,大家都被那深沉悲怆的旋律所打动。在回答问题时,大儿子站起来说:“这是阿炳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苦难的倾诉和对未来的渴望。”他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随着竞赛的进行,附加题环节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梁梅拿出了一道难题:“有一种音乐风格,它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节奏强烈,以切分音为主要特点,对现代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什么音乐风格?”两个小组的成员都陷入了沉思,开始热烈地讨论。最后,大儿子和小女儿小组回答:“是爵士乐!”梁梅点头肯定,给他们小组加了三分。

经过激烈的角逐,这次家庭音乐知识竞赛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大儿子和小女儿小组赢得了胜利,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许浪和梁梅也为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欣慰。

这次竞赛不仅让一家人在音乐知识上有了更大的进步,也让整个村庄都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邻居们在观看竞赛后,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学校里也会和同学们分享音乐知识,还会一起组织小型的音乐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