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濒死的大同煤矿工人开始 > 第114章 侦查遇上车队

等警戒部队站好,矿区的宪兵军官跑了出来,在一辆卡车右边低头站好了,车门打开,一个日军大佐钻了出来。

王寒生吐出了嘴里的青草棒,玛德,一个破特么大佐摆什么鸟普,出来的大佐正是日军大同地区唯一的机动部队西原联队的联队长西原野昌,队伍卡车得到了补充,正在练习机械化支援,今天的目标正好是姜家湾煤矿,老鬼子得知王寒生的队伍不缺狙击手,对小命非常爱惜。

日军大佐跟着宪兵中尉进了矿区,矿工都排好了队等着检阅,日军大佐登上高台像是鼓励了一番,矿工开始领窝头下矿了。

了望塔,碉堡,房子上面的机枪阵地,还有宪兵宿舍和矿工宿舍,日军大佐带着一群人详细考察了一番,考察完又带着众人查看了铁丝网和外围雷阵,像是对矿区非常满意,拍了拍宪兵中尉的肩膀带队离开了。

王寒生跟着日军大佐的视线,对矿区的防御系统做了个全面了解,日军大佐上车后,岗哨开始收拢,炮兵和重机枪也开始拆散装车,仅仅三分钟,前面的三轮摩托车转弯了,车队在矿区大门位置掉头,又拉起了滚滚的黑色长龙。

王寒生目光闪烁,就这一会,今天来的值了,日军指挥官乘坐的是第三辆卡车,迫击炮和轻重机枪都在四到八辆卡车上,前面的摩托车上的两挺轻机枪没有下车,前面两辆卡车上的九二式重机枪也没下车,很明显这是一只快速反应部队。王寒生有一些想法,如果用起爆装置把前面的七八辆卡车都炸了,日军的火力会损失大半。

两人继续突前检查,二百多米的距离,通过狙击镜可以看的明明白白,铁丝网不易破坏,王寒生怀疑两道铁丝网之间的三五米距离也是雷区,只能从大门摸进去解决碉堡,不过大门方向的两个岗哨是个难题,宪兵房顶上有两个机枪阵地,还有两个了望塔,了望塔上都有两个宪兵,也配着一挺歪把子,难,必须做好计划,不然随便哪里开火都会制造大量的杀伤。

上午十点,一部分矿工下工了,领了窝头打上水就被赶回了宿舍,趴到中午,王寒生和吴童飞开始嚼牛肉干喝凉水,日军开饭了,部分宪兵吃完饭去各个位置换岗,没什么机会,王寒生和吴童飞继续趴伏。

下午三点,远方又起了一条黑龙,十多分钟,一排卡车出现在视线中,前面两辆拉着物资补给,停在食堂门口开始卸车,后面的卡车停在煤堆一侧,上午十点放工的矿工被从矿工宿舍撵了出来等着了,在宪兵队皮鞭和呵斥下着急忙慌的装煤,装完一辆出来一辆,下午五点半,二十多辆煤车装好了,又一条黑龙由进及远消失在视线之中。

怪不得青娘子打运输队越来越难了,每辆卡车都有两个日军押运,最前面和最后面卡车的煤堆上还架着两挺轻机枪,火力配置不低。

六点晚饭,上午十点放工的矿工又被赶下了煤矿,这群狗日的,仅仅八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还得赶着矿工装两个小时的煤炭,简直惨无人道。

矿工下完矿,日军宪兵又开饭了,吃完饭继续换岗,王寒生判断下一次换岗应该是夜里十二点了,天色渐黯,矿区的电灯都亮了起来,四只探照灯几乎照亮了矿区,没什么好看的了,两人找到柱子拔马回程。

王寒生思考了一路,难度很大,对狙击手和特战排要求非常高,所有突袭人员都不出问题才有机会,还有日军的支援,也需要最少两个排去伏击。

回到矿区,王寒生得到了个顺心的消息,日军的支援车队是从群山东侧出发的,早上七点,一个狙击小组在丁崖山以南的公路发现了车队,也就是说,不算矿区之间的支援,从战斗开打,日军车队马力全开,到达姜家湾矿区也需要一个半小时。

吃完晚饭,王寒生开始制定作战计划,特战队做黑色伪装靠近大门,大门附近都是黑色的矿渣,比较容易隐蔽,接近大门后要趁着岗哨走神翻进去解决岗哨,还不能引起东侧了望塔的注意,狙击手瞄准岗哨和了望塔,一旦日军发现,只能打掉他们强攻,强攻对狙击手要求特别高,四个碉堡火力全开,不打掉他们是一点机会没有,好在碉堡是一层设计,两层的话难度更大了。

如果解决了大门口岗哨,两个身穿日军军服的特战队员换岗,特战队继续隐蔽前行,要充分利用煤堆和矿工宿舍躲避视线,日军碉堡的射击孔足够大,靠近之后看到信号打出同时扔手雷炸掉碉堡,无论潜行的特战队员什么时候暴露,狙击手都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掉了望塔的哨兵。

如果一切顺利,炸药碉堡后一切都可以交给外围机枪处理了。

王寒生反复研究了几遍战斗计划,计划并非无懈可击,能不能成功全看特战队员的潜伏情况。

晚上八点,王寒生召集各排排长又推算了几遍战术,成功的几率不到六成,再和以前一样偷偷摸进矿区不太可能了。几个排长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没办法,矿区是必须要打的,王寒生安排了战斗序列。

明天白天休息,三排和通讯兵守家,其余序列下午五点出发,一人双马,一排二排负责前出矿区五公里打援,特战排主攻,狙击排掩护,警卫排负责建立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

考虑到有特战排的队员会摸进里面,攻打矿区的序列只带四门迫击炮做备用,战术成功,剿灭日军宿舍宪兵还是要靠机枪和狙击手,特战队员炸完碉堡立即突进矿井,时间非常紧,一排二排面对日军一个大队的援军,拖延不了多长时间,必须在援军到来之前带着矿工离开矿区。

这或许是王寒生创建游击队以来最难的一次战斗,难度和危险程度甚至超过了日军两个大队搜山,其它矿区或许防御松一些,但矿区之间距离太近,基本半个小时就能支援到位,半个小时,矿工都上不来地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