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从濒死的大同煤矿工人开始 > 第134章 发粮

抗战从濒死的大同煤矿工人开始 第134章 发粮

作者:放下了诺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3:47:07 来源:小说旗

县城的百姓听见枪炮声都没敢出门,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生怕一发炮弹砸进房子里,去年中秋节鬼子攻打县城,不知道炸了多少间房屋,县衙那里枪炮声太吓人了,有害怕的甚至趴进了床底躲避。

回山的队伍很长,最前面是四辆超载的卡车,走的很慢,卡车后面是马队,两百四十匹马都驮了粮食和军火,扛着粮食袋子的队员跟在两侧,除了吴童飞的神枪排前后左右警戒,所有的队员都扛了五十斤粮食。

天亮了,队伍一夜行进,到达了石窑沟的东侧,卡车没法开了,王寒生令队员卸下物资,让几个驾驶员把卡车开上了土坡,一群人合力一推,卡车滚进了深山老沟。

马匹运送了两次,把所有物资军火运进了石窑沟,把物资解下来,队伍在石窑沟稍作休息,人还好一点,马匹累坏了,看着树林里堆成山的粮食,队员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童飞,老刘,吃完饭后我带着队伍运送物资,一趟运不完,老刘带着特战排警戒,童飞你带着神枪排给附近落户的人家送些粮食,知道地点的都送,每家照着两袋一百斤,都是落难的矿工家庭,能帮就帮”。

“队长,没问题,等你们下一趟回来,方圆五公里的都能送到,不过方圆五公里差不多有百多户,有新搬来的,还有以前就安家的,都送么”?

“都送吧!送了我们也轻快些,万多斤粮食罢了,别看这点粮食,关键时刻说不定是救命粮”。

王寒生粗略的算了一下,三卡车半粮食差不多两万斤,二百多匹马,每匹驮了一百五,加起来也有三万多斤,送完了还剩四万斤,队伍不扩张的话,够续粮两个月了。

休息了一个小时,王寒生带着三个排出发了,山路难行,每匹马减重五十斤,只驮了两口袋粮食,特战排出山警戒,防备日军追踪而来,吴童飞带着神枪排开始送粮了,短途用扛,长途用马。

石窑沟往北两公里,一处山沟的斜坡上开了三个窑洞,住了三户人家,说是窑洞,也就是个土窝子,深不过三米,高度也只有一米出头,妇人进出还得矮下身子。

旁边的灌木丛里拴着三只羊,一大两小,正趴在灌木丛里伸头卷树叶吃,窑洞北侧扎了个篱笆格挡,里面圈了七八只剪了翅膀的鸡,山沟沟里充满了乡土气息,只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心里只有困苦。

秋收开始了,男人出去打短工了,帮地主家秋收,每天都管两顿饭,还能给一斤掺了泥沙的高粱米。

妇人整理完种菜的小地块,挖了野菜准备数着高粱米下锅,上午十点一顿,下午四点一顿,一天两顿饭也马上要揭不开锅了,两个孩子在山沟的溪水里打闹,早就成了泥猴子了。

“娘”!

“娘”!

两个孩子突然大声喊叫,妇人还以为遇到了危险,扔下野菜就往山沟里跑。

两个孩子同时举起了手里的青蟹,茶壶盖大小的青蟹不甘受缚,挣扎着想去夹孩子的手指,无奈孩子灵巧得很,转来转去都够不到。

“娘,我和华青哥抓了螃蟹,一会有螃蟹吃了”。

两个妇人松了口气,接过孩子手里的青蟹,不小心被青蟹夹住了手,疼得瞬间松开了,还没等青蟹逃跑,用鞋子赶紧踩住。

两个孩子笑的咯咯的,仿佛在嘲笑母亲的笨手笨脚,连个螃蟹都不会拿。

“泥猴子,别笑了,去上面泉眼那里把衣服洗一洗,光着屁股上来吃饭,不然等你爹回来,肯定又得挨顿揍”。

两个孩子着急忙慌的爬上来,娘的话必须听,不然爹回来是真揍。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两个光腚猴子拿着洗好的衣服回来了,衣服根本就没洗干净,随意的搭在鸡圈外的篱笆上,心里惦记的却是刚才抓的青蟹。

做饭的妇人笑的有些宠溺,野菜稀饭里面多了两个螃蟹,味道一定不错的。

“娘,快跑,鬼子来了,鬼子又来抢粮食了”。

小孩看到沟底来了两个背枪牵马的男人,以为是父亲说的抢粮抓人的鬼子,心中无限惊恐。

妇人心中大惊,手里的锅铲都掉了,另外两个窑洞听见动静,跑出来另一个妇人和一个老汉,老汉手里还拿着镰刀。

“华青,别乱说,不是鬼子,是过路的”。

大牙和柱子牵了两匹马,已经去过一个住人的山沟了,肩膀上的粮食袋子都送了出去,只剩下马匹上的四袋子粮食。

三家五口人缩在一起,盯着过来的两人两马,目光中有些惧怕。

“大爷,大姐,不用怕,我们是黑山游击队的人,知道你们生活不易,给你们送点粮食”。

两个妇人听了没有消除戒备,反而紧紧的搂住了自己的孩子,老汉拿着镰刀挡在妇孺身前,虽然对面身上背着枪,作为三家唯一能反抗的力量,老汉毫不退缩。

“算了,柱子,解粮食吧”!

两人把马背上四口袋粮食放下来,多了一口袋,见几家都是妇孺,也没想着再带回去,放下口袋,见孩子瘦弱,柱子和大丫把身上能吃的都掏出来放在了口袋上。

“我们走了,粮食是刚从小鬼子那里抢来的,你们放心吃”。

柱子和大牙牵马转身,最前面拿着镰刀的老汉突然问到:

“好汉能不能留个名号,等孩子们回来让他们去感谢你们”。

柱子回头摆了摆手:

“黑山游击队,打过姜家湾煤矿,救过一千多个矿工,你们当家的可能知道,粮食放心吃”。

见两人牵马下了山谷,两个妇人先松了口气,两个孩子挣脱了母亲的束缚,向着粮食口袋跑去,口袋上放的是什么,看起来一定很好吃。

“华青,皮皮,别乱动”。

两个妇人有些心急,老汉反而放下了镰刀:

“华青娘,皮皮娘,放心吧!他们是好人,你们当家的都是他们救的,他们看样子也知道我们迁过来了,是真的打鬼子的队伍”。

“娘,罐头,还有肉干”。

两个孩子突然感觉没必要去惦记青蟹了,两盒罐头一人一盒,两包肉干一人一包,抱着跑回来向母亲炫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