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仙人就该是这样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一次,该照着史书来

襄阳城的大营中,殷旷之终于不算是纯粹的白身了。

荆州刺史王忱年老体弱无法亲临,一切事务多在襄阳城外,襄阳太守邵寄灵又生怕上前线,加上皇帝似乎十分信任殷家人。

以至于殷旷之年纪不大,却成了军中监察管代,在这大营之内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地位甚至隐隐高于一些将官。

只不过殷旷之行事十分低调,对将官十分尊重,从不干涉主将行事,也让营中还算和谐。

此刻身为襄阳新营主将的彭炎宇正在阅读着新到的前方信件,身边则是包括彭鸿在内的,襄阳一带的几名都尉等武官,当然也还有殷旷之。

胡须花白的彭炎宇将信件放在营帐内的桌案上,其余人也能看得清上面的文字,内容毫无意外的都是催促。

催钱粮,催军械,催人!

在当初军情刚刚送到的那些天,汇总了荆襄地区大部分精锐的一支队伍,已经由南蛮校尉殷觊亲自带领出发北上。

如今在襄阳大营处的,除了少数算是老卒的兵丁,其余的三万多人几乎都是新招募的乡勇,看似人数不少,但极度缺乏训练,说白了就是一群才披上兵袍手持兵器的百姓。

“时间不等人,我们该开拔了!”

“可是新招乡勇操练不足,难以成军啊!”

“是啊,而且我们都走了,万一真有个闪失,襄阳怎么办?”

彭炎宇一听这话,立刻看向说话的人,军中最忌讳未战先怯。

“你的意思是,我等此去若败,贼军就能长驱直入,还是需要准备据守襄阳雄关咯?”

“末将失言”

彭炎宇又看向一边的殷旷之,后者年纪虽小,但这段时间调度有方,调整招募安抚乡民,搜集军械钱粮等物也出色,算得上是一个能人,所以也不能因为年纪小看他。

“殷管代怎么看?”

殷旷之也不犹豫,看向帐内站着的众人,最后望向坐着的老将军。

“将军,在下以为应该立刻开拔,越快去往前线越好,这里所招募的乡勇,想要操练成军时间永远不够,但前方是等不了太久了.况且以新卒成军难,但作为补充则可”

“这位将军说得也不无道理,胜败乃兵家常事,虑败则必思襄阳,留下三千人继续在此操练即可,若有万一也能依托襄阳阻挡贼军”

说着殷旷之笑了笑看向帐内众人道。

“不过我等能做的就是如此了,到时候自然有别人去想办法,反正若是此番若兵败”

说话间,殷旷之抓住腰间佩剑轻轻拔出一指之宽,剑身反光照到脸上。

“小子我也不打算活着回来!”

殷旷之这话说得风轻云淡,但一个儒生,却莫名有种淡淡的肃杀之气。

“好!说得好!殷管代年纪轻轻有志如此,我等身为武人岂能落后?”

彭炎宇直接站了起来。

“传我军令,明日一早大军开拔北上,相关人等速速归建!”

“诺!”

——

随着襄阳大营中军令的下达,襄阳城中的氛围也一下子变了,许多在城中的带甲之士也快速回归大营,而城内外的许多百姓大多也都知道大营要开拔了。

襄阳城的城楼顶上,此刻庄霖、夕渺、无名和刘宏宇四人站在这里,望着城中一些归营的兵士,也看向城外那一片新军大营。

虽然火气一片,但是却又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感觉笼罩着大军上空。

庄霖说不上来那是什么感觉,心中恍惚之下,闪过一种风中烛火飘摇的错觉画面。

这是一种心中意像的呈现,也是一种“易”的层面的灵觉延展。

“这新军大营此去,只怕凶多吉少.”

夕渺此刻忽然说出这样的话,也让庄霖心头一惊,正好印证了他心中画面。

庄霖忽然心中一动,开口问道。

“夕渺道友精通天机卜算之道,不知可否算出此战吉凶?”

庄霖说的此战自然不是单指这襄阳新军去往前线的吉凶。

而夕渺心领神会,立刻从袖中抖出一个淡金色圆盘,左手托盘转动,眼神流转其上,右手则快速掐算,时不时还会掐几个手诀。

一股若有若无的流光从夕渺和其手中圆盘上散发出来,无形之中似乎与天地气机相连。

不过夕渺脸上的表情却并不舒展,时不时眉头紧皱,往往在罗盘之上光芒大盛之后才会微微舒展。

大约半刻钟之后,夕渺身上才停下了动作,一切华光全都消散。

“嗬”

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夕渺取出手绢轻轻拭去额头的一些细汗。

“麻烦了一些,似乎有人动了一下天机,不过还难不倒我,此番晋军会大败,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洛阳陷落,之后有些乱.”

无名和刘宏宇则两人本来并无所觉,只是看向身边的庄霖和夕渺之时,能明显觉出二者神色似乎有异,又听到夕渺推算所得,再看外头的新军大营,顿时能觉出那浓烈的人火气之上是一股危机感。

“不对劲?”

无名这么问了一句,否则先生和夕渺道友为什么如此反应?

庄霖确实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或许是悲悯之心吧,只是大势使然,有些事已经是注定了的。

但刘宏宇的反应则更直接,忽然一抖袖口,从中飞出好几本厚厚的书籍。

几本书就悬浮在刘宏宇面前,他则手指微微拨动书页,几本书立刻开始快速翻动起来。

良久之后,其余书全都合上,其中一本则固定在一页上。

“师尊,找到了!”

另外三人全都看向刘宏宇所示的内容,写得并不是很详细,但大致归纳起来就一个内容。

太元十五年前后,东晋大将朱序在洛阳一带抵御西燕和翟辽的进攻,成功保卫了洛阳.

“嗯?”

庄霖疑惑一声,而夕渺更是愣了一下,直接伸手将悬浮的书抓了过来。

“这是什么?”

夕渺虽然去过末法时代,但或许是思维局限,当时除了恐惧于灵气枯竭和法脉断绝,只以为古时一切都已经断去,又感慨时代发展,根本没有往有些地方去想,此刻看到这书不由惊呼出声。

刘宏宇则平静回答。

“这是笼统翻译版的史书,不过其中一些内容对照古文书籍,也会有对不上的地方,史书未必没人篡改如今看来,这一段也是.”

夕渺心中大为震动。

史书!对了,末法时代,乃是近两千年后!灵气枯竭法脉断去,但凡人历史未必就全断了啊!

只是当听到刘宏宇说到此处的时候,她猛然开口打断。

“不对!不对!”

刘宏宇皱起眉头,而夕渺则面露恍然地看向身边神色微有变化的庄霖。

“先生?您一定有所察觉,一定有别的想法吧?”

庄霖此刻心中无数念头涌现,无数种变化在心中不断演绎,尤其刘宏宇一句“史书被篡改”,更是让他心中惊涛骇浪不止

在这过程中,庄霖也几乎一刹那就做出了一个绝对极为冒险的决定。

这种心中变化多多少少也呈现在脸上,让庄霖的神色也随之变化,外人或许看不太出来,但夕渺却好似看到了他脸上另一种景象,亦如平湖秋月到风雨惊涛,最终归于涟漪阵阵动荡不止.

刘宏宇和无名虽然看不出那么多,却也知道一定有事。

庄霖轻轻吸了口气,望了一眼襄阳城外的新军大营。

“这一次,该照着史书来!”

襄阳城外新军大营之上,那一股风雨飘摇的气机似乎隐隐开始有所转变——

新军大营的从军之人本就有不少襄阳附近的男丁,一时间有许多百姓到襄阳城外为家乡子弟送行。

这时代的很多军队说不上多么有军纪,但反倒是新兵能听话一下,而且本就都是家乡人,来者都是乡亲父老送别家乡子弟,大营之外显得十分热闹。

第二天清晨,这种状况达到了顶峰,一种喧闹感让身为主将的彭炎宇睡不安生,随后穿戴甲胄冲出了大帐,正巧看到殷旷之也在外头。

“将军早!”

“殷管代也是被这些声音吵醒的?军营重地如此乱糟糟的,实在是不像话!”

彭炎宇神色不悦,看起来想要赶人,殷旷之看到他的表情,连忙道。

“将军,或许这也是个机会呢,新军训练不足又人人心怀忐忑,正需要提振士气!”

“哦?殷管代有何妙计?”

彭炎宇的眼中,所谓士气就是让将士们吃饱穿暖,再加上足够训练,让他们有了底气自然有了士气。

不过殷旷之不这么想,他凑近彭炎宇耳边低声对他耳语几句,这老将起初不以为意,后面听得微微一愣,最后回过神来也是面露惊叹。

等听完之后,老将忍不住带着惊色看向殷旷之。

“看来殷管代非只是读书人,怕是也熟悉兵法之人啊!”

“君子岂可只懂文墨?再者剑锋与笔锋乃是相通之道,所谓兵法,亦为人心之变!”

殷旷之这段话下来,彭炎宇对他再无任何轻视之心。

——

很快,新军大营已经起营,物资粮草装车,大军也列队城外。

得益于过程中军中没有严令阻止兵士们与父老乡亲的告别,所以还有很多士卒在城外百姓人群中。

“呜~~~呜呜~~~~”

号角响起,这时候所有士卒不得不归来了。

人群一角,葛大夫背着药箱告别妻子和几个徒弟,边上沈青幽则挑起了药担子,他旁边则还亦步亦趋跟着一个穿着粗布的人。

到处都是百姓的呼唤声,其中更不乏哭啼声,可也留不住人,只能看着亲人往大军方向走去。

许多马上的将官忍不住议论着,觉得不成体统,导致军列混乱,只是今日的彭老将军却格外淡定。

“呜~~~呜呜~~~~”

号角又一次响起,到这一轮号角结束,百姓和军伍队列已经泾渭分明,只是那边人群中不少人还在抹泪。

彭老将军纵马离开自己的位置,后方殷旷之等人则赶忙拍马跟上。

此刻彭炎宇回忆刚刚殷旷之所言,望向那些百姓也是心中感慨,随后深吸一口气,提起内功猛然吼出声。

“军中的弟兄们——”

老将军内力浑厚,声音一出几乎如同猛兽咆哮,虽无法压过一切声响,却也使得场中的嘈杂很快安静下来。

此刻老将纵马狂奔,吼声不断出口。

“我知道你们多为荆襄之人,甚至多为襄阳两家子——”

“你们战法不熟,训练日短,心中定有恐惧,可是你们看看这边,看看他们是谁?”

“这是你们的家乡父老,兄弟亲朋,是养育你成人之父母,是需你身为长兄关照之姊妹,是待你归来之红颜,是无能为力之妇孺——”

“洛阳看似不近,距离襄阳则近在咫尺,当年襄阳陷落,大地一片涂炭,一桩桩悲剧尚且历历在目,荆襄之地老辈亦是口口相传,如今才安定不过几年,难道你们想要那一幕重演么?”

彭炎宇纵马跑动之中牵马停下,马嘶声长鸣,但两边无论是百姓还是军士都鸦雀无声。

“士兵们,弟兄们,回答我,想要那一幕重演吗?”

许多士兵全都攥紧了手中的长矛等武器,人群都在相互看,终于,殷旷之在老将军一侧带头喊了起来。

“不想——”

殷旷之声音虽弱,起头却已经足够,军伍之中立刻也有人响应,只是有些零零落落。

老将遂再次大喝一声。

“想不想?”

“不想——”

这一下声音几乎是同时发出,形成一种呼啸感。

“很好——我等不只是领饷充数之卒,更是死战卫国卫家之士也——此去护佑乡里驱除外敌,大不了,有死而已——”

“有死而已——”“有死而已——”“有死而已——”

襄阳军纷纷举兵呐喊,就连沈青幽和葛大夫站在军中车马前,都被这气氛带动,忍不住激动呼喊起来。

声音犹如海啸,一阵阵传向四方,一时间新军士气大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