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里高楼汽车,你给我说是大唐? > 第202章 用土豆红薯玉米换十万人口!

“郎君说的可是真的?”

李渊还未开口,马周则激动得率先问道。

陈策想了想,点头答道:“应该差不多吧,这里面可能就玉米的收获比较少,一亩地能收一千斤左右;收获最多的就是土豆,只要土地够肥沃,光照足够,一亩地能收六七千斤,不过这是最好的情况,一般的土地收获两千到四千斤没什么问题。”

两人听了,觉得陈策简直是在装逼。

一亩地一千斤的收获,这叫少?

要知道即便一亩上等田地,粮食的收获也才在一石到两石左右。(唐朝一石约等于现在的120斤。)

最少的玉米,一亩地都能收获八石多,而那土豆居然一亩能收获十几石头到三十石!

如果这些东西能当主食的话,一旦种植下去,整个大唐将不会再有吃不饱的人。

倘若真能做到让治下的百姓都能吃饱,这功绩能肩比始皇帝的天下一统!

想到此处,李渊脸色潮红,呼吸急促,就连手指都微微颤抖起来。

“这三种东西,真的能当做主食食用?”

陈策也不争辩,只是对着门外喊了一声:“把东西都端进来。”

于是李渊跟马周便看到了终生都记得的场景。

一个个端着托盘的仆人从门外鱼贯而入,每一个托盘里都有一个盘子,盘子里摆着的则是一道道美食。

几十道不同的菜品,把几个案桌摆得满满的。

陈策则是起身走到一堆盘子前,道:“先说这红薯吧。”

“这是生红薯削皮后的样子,这个是煮红薯,这个是烤红薯,这是红薯煮的粥,这个是小吃拔丝红薯,这是红薯饼,这个是红薯做的麻薯丸子,也是一道小吃,这个是红薯粉蒸肉,这个是红薯粉条,炒肉丁非常好吃,最后这个是红薯淀粉,炒菜是用的配料。”

看着那一桌快摆不下的菜肴,这都是用红薯做的?

李渊忍不住的拿起一旁的调羹,端起一小碗红薯粥,尝了一口。

只觉得这粥熬了很久,米跟红薯都熬烂了,入口即化,还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香甜混杂在其中。

很好吃。

李渊又伸手夹了一块粉蒸肉,同样好吃无比。

马周也不甘落后,拿起筷子把桌上摆着的红薯菜品尝了个遍。

当两人放下筷子时,不由得感叹,这些菜肴真的好吃。

“这边的,则是土豆做的。”

陈策又走道另一侧,说道:“这是土豆炖牛肉,大家都吃过了,这是酸辣土豆丝,这是炸土豆丸子,这是土豆烧排骨,这是……。”

李渊两人又忍不住的每一道菜都尝了一下。

只是当两人尝完后,肚子已经传来饱腹感了。

“接下来就是玉米了……”

“我吃不下了。”

李渊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筷子,摸了摸肚子。

马周也跟着放下筷子,赞叹道:“真的是美味佳肴,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

陈策则悠哉乐哉的坐回椅子,道:“怎么样,味道还行吧。”

“这土豆红薯都可以当主食食用,玉米就差了点,顿顿吃,身体受不了,不过当菜品完全没问题的。”

李渊跟马周也回到椅子上,浅浅的喝了一口茶。

“你小子花样就是多,简简单单的食材,能做出这么多花样了。”李渊再次打量了一遍那些美食,道:“你小子确定这些东西都能亩产千斤以上?”

陈策自信的点了点头。

这些东西都是商城里面的东西,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优质改良品种。

按照后世来说,就是培育了无数代,最优的品种了,一亩千斤,不是有手就行。

得到陈策的确切回答,李渊还是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些东西如果真有这么大的产量,为何从未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

但想到这小子,拿出来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大家闻所未闻的东西,也就释然了。

反正这小子也不会说,自己何必刨根问底,自寻烦恼。

“那这东西……”

李渊还没问完,就被陈策打断道:“这三样东西,我可没打算白给给朝廷,让朝廷赚足民望。”

李渊听闻,不由得一愣。

不过他并未开口,陈策如此说,想来有下文。

“东西我可以给朝廷,但我有个条件。”陈策敲了敲桌子,把李渊跟马周的目光给吸引过来。

“我可以提供红薯、土豆、玉米一样各一万斤的种子,但朝廷要给我十万人口。”

“这……”李渊听了,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人口自古就是国之根本,除了大旱大涝,实在是民不聊生的时候,朝廷基本不会遣调百姓离乡背井的。

况且,人口问题又是一把双刃剑。

人口多的地方,城镇就繁华,但不稳定的因素也多,稍不注意就会闹出天大的祸事。

李渊能在这么多的群雄中最后胜出,最大的原因就是有人。

白石城目前繁华如京,最新人口统计,已有十九万之多,若是再迁移十万人口来,这近三十万的人口,都有郡城的规模了。

最重要的是这小子笼络人心很有一套,最粗暴的就是砸钱。

整个大唐,谁有像这小子把钱不当钱的来使?

有钱,有人,只要他振臂一挥,恐怕不出一个月,这李唐的江山就会易主。

不过又想回来,这小子目前展现出来的实力,都可以让大唐改姓,自己再担心也没用。

李渊忽然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来。

沉默良久,李渊才开口道:“这人口,关乎国运,基本不会迁来迁去的,这事,恐怕……。”

陈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李渊的话,但并未放弃,接着说道:“老爷子放心,我又没叫朝廷把京城的人口给迁移过来。”

“大唐有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几百万户,我想吃不饱饭的州县有不少吧,与其让朝廷头痛怎么去赈灾救民,不如把这些穷得吃不起饭的人口迁移一点到白石城。”

“这样不仅能减少朝廷一部分的负担,而且白石城人口多了,发展才会好,白石城发展好了,就会影响大唐其他地方。”

“再一个,即便朝廷不遣调人口过来,我想,按照白石城目前这种状态,要不了十年,人口突破百万应该没问题吧。”

“现在,朝廷得到能让整个大唐吃饱的粮食,又能解决十万人口吃饱穿暖问题,对于朝廷来说,可是赢两次哦。”

“老爷子,不妨多考虑考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