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缠春枝 > 第72章 内有刚骨,外有柔情

缠春枝 第72章 内有刚骨,外有柔情

作者:君逸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4:19:24 来源:小说旗

可是这样只会将他们的关系,分裂的更彻底。

她和衍儿,都不能失去母族的支持,即便被贬便罚,也还有国公府的尊荣在。

“哥哥在外,你休要让他为家中小事烦心!姜幼薇即日送入豫王府为妾,待她日后生下小皇孙,再抬她为侧妃。”

姜贵妃已然是咬牙切齿了。

可姚氏万分不满,“贵妃娘娘何故如此羞辱国公府?我国公府的嫡女,哪有与人为妾的道理?她只做正室!”

“正室?”姜贵妃不由冷笑,她戳着姜幼薇的额头,“你也不看看,你这上不了台面的女儿,她有做正室,当王妃的能力吗?”

谁家王妃会夜半私会,婚前苟且?

即便是她儿子一时把持不住,她姜幼薇下药就下的理直气壮吗?

姚氏被骂的脸皮通红,却也对姜贵妃直言,“那贵妃娘娘又想择谁家贵女来做豫王妃?国公府多年对贵妃娘娘和豫王倾尽全力,如今却要被欺瞒利用,过河拆桥?

幼薇本就心悦豫王,她也是被逼无奈,如此这般又有什么错?”

姜贵妃的目的被拆穿,虽然恼怒,却也为了长远的以后,忍了姚氏这口气。

但是姜幼薇,她只接受她做一个侍妾。

“未来的日子还长,衍儿究竟是做王爷,做太子,还是坐上龙椅,都未可知,幼薇入府做侍妾是有些委屈了,可他日生下孩子,依旧是母凭子贵。

而且她是衍儿的枕边人,即使是侍妾入府,其他的侍妾,也绝对不敢欺负到她的头上,本宫会好好叮嘱衍儿的,毕竟衍儿尚未娶王妃,是不能先纳侧妃的,这件事便是让太后知晓,她老人家也不会同意。”

姜贵妃一番安抚,既给了姚氏一些颜面,也顺带把太后搬出来,让姚氏去恨太后。

姚氏不肯答应,抱着啼哭不已的姜幼薇,一同出宫。

姜贵妃也没有挽留。

萧昭衍沐浴更衣后出来,看她捂着心口几乎要晕过去,连忙上前搀扶,“母妃!”

姜贵妃脸色寡白,看的他内心无比愧疚,“都是儿臣不好,连累母妃,儿臣该死!”

“不!该死的是那姜幼薇!”

姜贵妃咬牙切齿,“姜幼薇为了她一己私情,算计王妃之位,竟然不惜毁掉你的名声!此次若非本宫自请降位,太后和皇后,肯定不会放过我们母子俩!皇上原本是器重你的,可眼下萧倾澜已经快及冠了,若是沈家连同群臣一起,逼皇上在萧倾澜及冠之时册封太子,那你就真的没有指望了!”

萧昭衍也知道,可他难受,“萧倾澜周围就像铁通,没有破绽,无孔不入,儿臣便是想找他的错漏,也无从下手,他身后的沈家,三朝老臣,跟太后同气连枝,实在太强了。”

“沈家?倒为未必是同气连枝吧?”姜贵妃眼底划过一抹冷笑,沈音柔不就帮了她一回吗?

未必不会有第二回。

姜幼薇出了事被带回国公府,虽然不用继续在宫中受罚了,姜清颜却听露种说,姜贵妃并没给豫王张罗婚事。

姜幼薇和姚氏的算盘,是会落空的。

姜清颜想着,姚氏必定不会放过这个纠缠萧昭衍的机会,最差也得是个侧妃的位置,才会送姜幼薇入王府。

可若是姜幼薇珠胎暗结,届时别说是侧妃的位置,萧昭衍都会跟她一起被文官口诛笔伐。

姜氏一族,终究是要连萧昭衍这颗大树连根拔起,才有机会让她顾家沉冤洗雪。

“姜清颜。”

檀嬷嬷尖细的嗓音传来。

姜清颜抬头,她看到檀嬷嬷扭动腰肢,一脸笑意的朝她走过来,“我就知道你啊,是个有造化的!这不,太后宫里来了旨意,传你去慈宁宫伺候,你不必待在这掖庭里,成日干粗活儿了,快收拾着去吧。”

她说完,就顺带挥手叫她身后的露种,帮她收拾一下衣物,送去慈宁宫。

露种两眼放光,手脚利索的帮起忙来。

她路过姜清颜身边,也是满脸的敬畏和讨好,“清颜姐姐,去了慈宁宫,可别忘了奴婢!”

姜清颜含笑点头。

她收拾好东西,便到慈宁宫去了,拜见沈太后的时候,老人家正在书桌前练字。

姜清颜捧了一盏清茶上前,“臣女拜见太后,太后万福。”

沈太后最后一笔写完,勾勒出凌厉的笔锋,“免礼吧。”

姜清颜奉茶上前,她目不斜视的伺候着,却被太后的字吸引了注意力。

太后的字与女人所能写出的娟秀不同,笔锋凌厉,犹如豪情万丈的男儿,笔力雄浑,挥毫潇洒。

着实令人敬佩。

沈太后喝了她的茶,觉得味道甚好,“你煮茶的功夫,确实胜过了许多人,哀家这里的奉茶女官,也未必有你的手艺。”

姜清颜颔首,不敢居功,“臣女笨拙,只晓得用心做出茶,即便不对太后的口味,也不会被太后厌弃。”

沈太后笑的眼角眯了起来,“是个谦虚谨慎的好孩子,在家习字吗?写几个字给哀家看看。”

姜清颜颔首领命,去一旁净手,然后抽出一张新的宣纸,提笔写了起来。

女先生自幼对她要求严格,念诗学文,都把标准定的似要考科举一般,姜清颜起初是有些吃力的。

可她后来也很感激,有这么严厉的教导,她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学识,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因此她没有在沈太后面前,写一手秀气的簪花小楷。

她学着沈太后的笔法,写了一幅格外豪迈的草书。

放下笔的瞬间,便听到沈太后笑,“好大胆啊!竟学哀家。”

姜清颜福身告罪,“臣女知错。”

沈太后端着茶,仔仔细细品了一下她的字迹,“笔力差了许多,跟哀家差的还远,不过这字初露锋芒,又张弛有度,假以时日,必定是能像哀家一样写出好字来的。”

她幽邃的眼神,落在了姜清颜身上。

姜清颜谢过她的夸奖。

说实话,沈太后一直都很欣赏姜清颜,自打她随姚氏入宫,初见,她就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有姚尚书家的风范,又添了几分柔婉,可谓是内有刚骨,外有柔情。

沈家的女孩子,都未必有她的气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