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347章 广场协议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347章 广场协议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4:23:11 来源:小说旗

美利坚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这就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保罗·沃尔克连续提高官方利率确实遏制了通胀,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由于美利坚官方利率的提升,大量国外资金流入美利坚,导致美元在短短五年内升值了60%!美元升值这么快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美利坚政府出现了大量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扩大。

所以,一国的经济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综合起来全盘考虑。像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这样瞎折腾,最终造成了现在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

更搞笑的是,刚刚连任的里根政府似乎根本不在乎当前局面,相反,里根总统还要火上浇油。

他一直精心策划的全面减税政策即将出台,而且增加美利坚军费开支的计划也已在国会获得批准,导致美利坚国防订货猛增。

一旦减税政策在国会通过批准,在减税和国防建设的双重刺激下,本来处于低速增长的美利坚经济将很快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通道。

在巨额财政赤字和美元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国内经济过热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雷克斯这时也插话道:“美元的坚挺,已经导致无法避免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美利坚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如果里根政府再不改变的话,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旦彻底爆发,将会让美利坚乃至全世界都陷入灾难之中!”

作为一个高级会计师,雷克斯对宏观经济方面还是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王朗微笑着向雷克斯竖起大拇指以示赞赏。

事实上,一旦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和增加美利坚军费开支计划彻底展开,一场巨大的投机危机将立刻笼罩在美利坚的头顶。

二战后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闭关锁门的政策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了。全球经济已进入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美利坚作为目前全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

一旦里根政府的减税政策和增加美利坚军费开支计划彻底展开,可以预计的是,在纽约、东京和欧洲各主要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汇价将继续全面上升。

在华尔街,美利坚股市也将像憋足劲的公牛一样飙升。

美利坚经济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前景似乎也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美利坚经济一枝独秀的时候,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俄国、华夏等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处于自我循环状态。

小日子、西欧等发达国家的情况一般。

拉美和东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开始了高速增长,但国内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如柬埔寨战乱、南美政权更迭等,使不少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在这种全球投资机会不甚明朗的时候,美利坚经济忽然一片光明,自然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迅速调集资金涌向美利坚市场。

用后世着名的金融投机大鳄索罗斯的话来说,金融投资过分活跃会增加市场投机因素和金融“泡沫”。

“泡沫”一旦形成就有破灭的一天,那时金融市场崩溃在所难免而我们赚大钱的机会也随之而来。

索罗斯能够纵横全球金融投机市场其眼光自然非同一般,他既然看出了美利坚经济正处在迈向危险的过程中自然就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在准备这次投资行动之前王朗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索罗斯对这场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投机过程有过非常详细的解释。

索罗斯从金融投资的角度对里根的经济政策进行过一针见血的评价,他称这种好心办坏事而引发的经济发展状况为“里根大循环”。

“里根大循环”起因于刺激经济增长,但外资大量涌入美利坚金融市场会导致美利坚整体上对外国的借贷和负债高速增长。

此时如果外资仍持续涌入,美利坚整体的对外借贷和负债成本将增加;而与此同时新的外资进入美利坚金融市场的成本却会相对减小。

当负债接近甚至超过外资来源成本时一些不起眼的因素便会随时刺破已出现的金融“泡沫”。

体现在金融市场上美元的汇价会像当初的上涨速度一样迅速下跌。

为追求巨大投机利润而涌入美利坚市场的外国资金会迅速撤离导致金融市场巨变,使美利坚经济迅速走向衰退,整体经济严重萎缩。

这就是“里根大循环”的可怕之处——从振兴出发却因刺激过度而陷入衰退境地。

实际上里根政策所带动的经济景气前景并不乐观,美元汇价走高太多必然会下跌,美利坚联邦储备委员会随时会提高利率,经济降温也是可以预料的。

别说索罗斯了,就连刚才和哈利他们交谈时,他们都明确表示了对目前美元高位运行的担忧,更何况那些专门从事金融投机的金融大鳄?

为了避免美利坚因里根政府的这种经济刺激计划而陷入可怕的经济危机中,美联储和醒悟过来的美利坚政府必然会出手给美利坚经济和美元降温。

只是这些投机的金融大鳄可能都猜不出美联储和美利坚政府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出手。

可王朗知道!在1985年9月,也就是距今还有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份后世着名的《广场协议》就会正式签署。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球金融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其中备受瞩目的莫过于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饭店,由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及英国五国财政外长共同签署的《广场协议》。

该协议被公认为八十年代对全球金融经济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从当时的视角来看,《广场协议》的签署无疑为缓解美国经济过热和美元过度升值的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全球经济暂时恢复到了一个更为合理的状态。

然而,从后世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协议,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着诸多弊端。

当时,里根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涌入美国,导致美元汇率持续上升,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财政赤字也日益攀升。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使得日本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