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剑道余烬 > 第82章 她乐意,我乐意

剑道余烬 第82章 她乐意,我乐意

作者:会摔跤的熊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面,就是道门。”

微风吹过,烟尘散尽,远方高山巍峨显形,无数符箓与落叶一同翻飞,发出簌簌之声。

邓白漪抬起头来,仰望着面前那座与天齐高的雄壮山门,心神一阵摇曳。

当年在北郡玉珠镇一年也难得窥见一回的驭剑飞仙,如今在道门山门上空,随意一瞥,便有数十道疾影掠过。

雨过天晴,地面上残留着浅浅水坑,飞剑流光,划过穹顶,在水坑中留下绚烂余晖。

怔怔出神之际,邓白漪拢了拢衣衫,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这几日有雨……你修为浅薄,天凉记得加衣。”

唐凤书若有所指道:“不过,也许是有人念着你了。”

一声念想二声骂。

这个俗语,玉珠镇也有。

邓白漪无奈道:“斋主,您别拿我打趣了。白漪一介无名之辈,这一路修行,也未行几件善事,谁会平白无故记念着我?”

这些日子,两人一路南下,在大褚王朝寻山逢水,沿途修行。

道门入世弟子众多,所行之事,也不全是斩妖除魔。

唐凤书身为天下斋斋主,以她的身份地位,宗门内部,几乎无人可以强迫她行事……道门大大小小琐事,全凭她自己心意处置。

若不愿。

天大担子,撂不到她肩头。

于是乎。

这位天下斋主,就带着邓白漪这位便宜弟子,一路游山玩水,搜罗奇闻轶事,顺带修行符术。

妖,诛了一些,但是不多。

魔,杀了几个,全凭顺手。

山水终有尽时,兜兜转转,终于到了回宗之日。

“以往未必有,以后必定多。”

唐凤书轻笑一声,淡淡道:“今日带你回道门,你便是天下斋弟子,你可还记得我路上叮嘱的道理?”

“白漪谨记。”

邓白漪神色郑重起来,攥了攥衣袖,紧张问道:“只是斋主,道门之中那些规矩,当真不用去背?”

“条条框框,有甚可背?”

唐凤书平静道:“三思后行,问心无愧即可。”

二人缓步来到山门之前。

无数符纸随风飘摇,凝落于邓白漪面前,化为一片高大巍峨的无形之墙。

“哗啦啦!”

在邓白漪眼中。

这一片片符纸,并非死物,一飘一摇,一舞一动,尽皆有迹可循。

这座道门山门大阵,唐凤书曾教过她如何布置。

“告诉他们,我回来了。”

唐凤书背负双手,轻声开口。

她静静站在了弟子身后,准备“审视”邓白漪这段时日的符术修行成果。

“……好!”

邓白漪双手按在符纸之上,按照唐凤书所教授的拆符之法,将自己仅有筑基之境的微薄元气,注入这座大阵之中。

顷刻之间。

狂风大作。

无数符纸被元气点燃。

唐凤书轻轻笑了一声。

对她而言,先前那趟青州之行,最大收获,不是杀了游海王,而是顺手捡了这位稀奇罕见的“便宜徒弟”,邓白漪的修行天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符箓之道的造诣相当不俗,如今道门内部人心浮躁,大家都想争当大真人。

虽说道无高低。

可是又有几人,愿意俯下身段,投身符道之中,付出十二分努力,去争当大阵纹师?

“轰隆隆。”

这座大阵在数息之间逆开!

邓白漪以筑基元气,成功复刻阵图,逆拆道门山门大阵!

顷刻之间,山门上空,驭气之声,悬布天顶。

“斋主!”

“斋主!”

道门弟子,尽皆赶来相应。

唐凤书素白衣衫随风飘摇,两缕龙须鬓发也在劲风之中肆意翻飞。

她眯眼仰首,看到了一道道熟悉身影。

七斋斋主,但凡身居道门之中,不在闭关静修,便均来山门迎接。

……

……

唐凤书此次返回道门,未曾通知任何一人,十分突兀。

即便如此,道门众人,还是临时操办了一场相当隆重的宴席,准备为其接风洗尘。

只不过这场宴席被天下斋主强行叫停。

唐凤书向来讨厌繁文缛节。

于是这场接风洗尘之宴,就此作罢。

返回道门之后,唐凤书简单与几位斋主打了招呼,便带着邓白漪径直去了玉清斋,去拜访当今玉清斋主舒宁。

之所以拜访舒宁。

只是因为这一路上,邓白漪修行符术游刃有余,日日夜夜念叨着想要修行剑法。

天下斋的术法,主要是攻杀之术。

符术,阵术,雷法,乃至十八般兵器,唐凤书样样都会,但唯独“剑术”,她几乎从不沾染。

原因很简单。

那一世,年轻一辈唯一能压她一头的修士,就是一位剑修。

如她这般的天才,心比天高。

见过谢玄衣之后。

又怎会再提剑修行?

唐凤书答应过邓白漪,要教她修行剑术,能不能成为天上剑仙,并不好说,但这位未来大阵纹师任性要坚持一试,她身为天下斋主,总不好轻易食言……于是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将邓白漪丢入玉清斋。

玉清斋只收女子剑修,剑法犀利,杀力超绝。

如此。

倒也算是还了一桩承诺。

只可惜,来不逢时。

舒宁斋主正在阆苑楼阁内闭关静修,唐凤书索性直接带着邓白漪在玉清斋山头住下。

邓白漪好几次提出,要不修剑之术往后顺延,先回天下斋,若是舒宁斋主实在无暇,等上一年半载,她也不会介意。

但这些提议,都被唐凤书一一拒绝。

玉清斋弟子倒是热情,教了她简单剑式,还有一些基础剑招。

邓白漪觉得眼熟。

关于剑术的这些“道理”,先前谢真也教过自己一些。

邓白漪隐隐约约感觉,玉清斋所教授的剑法,与谢真传授的剑法,似乎颇有渊源,两者之间,仿佛有千丝万缕联系,至少有好几处思路都是极像极像的……得益于此,她修行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过去半年,邓白漪虽然与斋主在外游玩,可唐凤书与道门之间的飞鹤传信,却是未曾断过。

北海陵破碎,大世气运倒灌。

这半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波澜壮阔。

邓白漪一边在大褚群山之中游历,一边从飞鹤断断续续的传信之中,听完了“谢真”一步一步,登上大穗剑宫莲花峰顶的精彩故事。

这也是她主动要求修行剑术的原因。

她还记得。

昔日青州分别,谢真对自己说,再次见面,说不定自己已经成为一位驭气剑仙了呢?

邓白漪不知,要何年才能与谢真再次相见。

至于驭气之境,更是遥遥无期。

可至少,如今她已修起了元气,也拎起了剑。

……

……

“师妹。我若一直不见,你就要一直等下去?”

“有何不可?”

“这毕竟是玉清斋,我是主,伱是客。”

“七斋不分主次。”

整整七日,空荡冷清的玉清山,迎接了一场又一场大雨。

阆苑楼阁,静室之中,终于响起一声长叹。

舒宁敞开楼阁,邀请唐凤书入内一谈,七斋之中,天下斋位居榜首,七位斋主也是唐凤书实力最强,地位最高。但要论宗内位次,唐凤书却要算是舒宁的师妹,她们一同长大,一同修行,相识已有三十年之久。

“师妹,你是聪明人。既然敲响山门大阵,玉清斋无人现身,你便应当知晓……”

舒宁幽幽开口:“今朝今夕,我不愿见你。”

“师姐还在记念着当年之怨。”

唐凤书笑了笑,道:“斋主之位,拳脚说话。若有不满,随时可以打回来。”

“当年胜负,今朝已无意义。”

舒宁摇了摇头,轻声道:“我败给你,心甘情愿。不愿见你,不是因为那些细小间隙。”

唐凤书挑了挑眉,故作不懂:“哦?”

“你非要我挑明?”

舒宁叹息道:“崇龛大真人乃是我的授业恩师,他老人家对我恩情极重,极深。未来若真迎来‘坐化’,玉清斋是要奉命下山,去寻转世灵童的。他对我的教诲之恩,我要终其一生,来进行偿还。”

“……”

唐凤书陷入沉默。

道门很大,有七斋那么大。

但站在道门高山之巅的,就那么两位。

一位,是她的师父,当今道门掌教。

另外一位,便是舒宁师父,崇龛大真人。

这两位关系,类似于大穗剑宫的纯阳与通天,而且两位掌教,都因为不可言的原因,常年闭关,几乎不问世事,宗门内大小琐事,都交付给师弟打理。当年道门掌教匆匆露面,裁定七斋比斗结果,将“天下斋主”交给最终胜者唐凤书手中,便重新闭关。

自此之后。

道门便由崇龛大真人,一手主掌。

七斋上下,对这位大真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恭敬”,以及“服帖”。

崇龛大真人的修为境界,比大穗剑宫的通天掌律更高!

试问阳神之巅。

整座天下,加上妖国,又有几人,能抵达此等境界?

只不过。

有一人是例外……那便是唐凤书。

唐凤书向来桀骜,自是不会听从崇龛大真人的调令。

天下斋主的确有这般任性的资格和权力。

只不过时间一长,二人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的愈发加重。

七斋斋主,都试过劝解。

但很可惜。

唐凤书不管不问,我行我素。

这位天下斋主,和道门临时掌教的“矛盾”,让七斋领袖,心思忧虑,其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调解。

唯独一件事。

唐凤书死活不愿低头。

舒宁痛心疾首呵斥道:“师妹……你可知,外面那些流言蜚语,都已经传到了道宗?”

阆苑楼阁昏暗之中亮起一抹灯光。

油灯下。

一本泛黄纸质绘本被就此丢出。

唐凤书接过绘本,瞥了眼书上封面,轻轻笑了笑,道:“不过是外人编撰的故事罢了,有何值得在意?”

“他不要名声,你也不要名声。”

舒宁怒道:“难道道门也不要名声?师父早就怒不可遏,你在玉清斋躲得了七日,还能躲一辈子?”

“拜入道门之时,我曾听说,道门修士,需要出世。”

唐凤书感慨道:“声名如浮云,钱财如浮云,因果如浮云。行善事,积善德,做善人。我如今所做的哪一件事……不符合道门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舒宁语气之中,愤怒加重了不少:“青州卷宗,早就传到七斋了,外人不知,难道我们还能不知,你与那姓陈的私自去了北海?”

微微停顿。

舒宁苦口婆心劝道:“听师姐的,趁早与他断了往来,妥协一些,师父怒火也会消散许多,想来你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缓和许多。”

“师姐在乎的是道门声名,他在乎的未必只有这些。我退了一步,便有第二步。难道我欠了他的,要处处都听他的?”

唐凤书举了举手中绘本,轻声道:“积世之名难销。就算道门能够封我手脚,难不成还堵住天下苍生口舌?”

“那是后话。”

舒宁叹息道:“天下之口,并不难堵,若是你点头,师父自然堵得住。这些时日道门琐事众多,他老人家在后山枯修,状态并不太好……好不容易回宗一趟,你不妨主动低头一回,至少前去看望一眼吧。”

“倒也不是不行。”

唐凤书道:“师姐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舒宁警惕起来。

“此事倒也简单,绝对不会让师姐为难。”

唐凤书开门见山道:“我在外面收了一位弟子,是個修行符箓之道的好苗子。我希望师姐可以帮我教她剑术。”

“……?”

这一番话出口,舒宁有些茫然。

她有些困惑地看着唐凤书,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没听错吧?

一个修行符术的好苗子,让自己教导剑术?

“没错。就是你听到的那样。”

唐凤书轻轻道:“天下杀伐之术,我大多都会一些。唯独剑术,我不愿学,也无从去教。”

舒宁皱眉问道:“这是何理,我不明白。若按你所言,你收下的这位弟子,天赋异禀,擅长修行符术,那她便该踏踏实实修行符术,你若将她送去长生斋,或者送去香火斋暂修,都是一个好去处,可偏偏送到我这,修行剑术对她有何裨益?”

“或许并无裨益。”

唐凤书淡然一笑:“只是天下之事,并非全都看利弊。”

“你是她的老师。”

舒宁依旧不解:“不看利弊,看什么?”

“看她乐意,也看我乐意。”

唐凤书笑道:“师姐,这世上总有些事,是要不计后果去做的。不管结局,总要试试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