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19章 朱樉的敛财之法

雕版的正面刻上面额!

分别是:

“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和一百文!”

“还有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还有一千两的特别版!”

“中央三分之一处留白,本王有大用。”

“其他的部分,根据你们制作雕版的方式自己来刻!”

“那个,秦王殿下,雕版需要多大尺寸,雕版大师洛天问道!”

“一寸宽,三寸长就可以了,这种雕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刻好!”

秦王朱樉问到道!

“这个,一个时辰足矣!”

洛天师傅自信的说道!

一个时辰后,朱樉看着两块雕版,感慨万千:

“古人的雕刻手艺太厉害了,雕刻的图案都堪比打印机了!”

拿起雕版就离开了宝钞局,回到了王府之中,看着观音奴在忙前忙后的伺候着自己;

朱樉叹了一口气:

“古代王爷的小日子可真**啊,让本王都乐不思蜀了!”

第二天早朝,朱樉看着一众官员在打口水仗,一直都在打瞌睡;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王景弘喊退朝,直接跳了出来:

“且慢,本王还有要事!”

“诸位大人不用担心,本王今天有大喜事,咱这有一个千古留名的机会;

不知道你们要不要。”

孔正祥一众大臣听到朱樉这么说,齐齐后退直摇头:

“秦王殿下,我等无福消受,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诸位大人,等本王说完你们再决定!”

“大明宝钞的弊病已经被我本王解决,不日即将面向全国开始投放。”

“王景弘,弄张桌子和宣纸还有印泥上来!”

朱元璋看到秦王朱樉又在闹妖,无奈的向王景弘点了点头!

不一会的功夫,老太监王景弘走了上来:

“秦王殿下,您要的东西老奴已经安排好了!”

诸位大人,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朱樉从怀里拿出两块雕版放在印泥上;

然后盖在宣纸之上。

孔正祥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一两银子的样板画面,随即撇了撇嘴!

“王爷,这个雕版是个半成品吧,中间还有一个空缺部分,没有刻呢?”

“不错,宝钞还没有最后定版!”

“这些宝钞制作出来后,最少都要在大明王朝流通数百年,甚至流通到后世。”

“如今制作宝钞的所有事务,父皇已经全部交给本王来安排了。”

“如今,宝钞币值板面共有十一个,我计划把对大明贡献最大的十一个人;

印在这大明宝钞之上。”

“这十一个人的传说,会随着大明宝钞的发行走进千家万户,真正的与国同休;

历史上的众多名臣将军,也不过是史书上的几句话而已!”

“孔大人,这种千古留名的机会,你不要就算了!”

(⊙o⊙)啥?

“秦王殿下,这可为真,还有这种好事!”

孔正祥的双手直接抓住了秦王朱樉,心情澎湃:

“这他娘的,真的是千古留名的机会啊,绝对不能放过!”

一众朝臣也是像饿狼一样盯着朱樉!

“朱樉,你这个逆子,那宝钞上只能印朕的头像!”

朱元璋在金殿上咆哮道!

“那好啊!”

“老头子,我这发行宝钞还缺三百万两银子,只要你能拿出来;

这全套宝钞都印制你的头像!”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顿时熄火了!

“那咱不管,最少得给咱保留一个头像,否则你这宝钞还是别发了!”

(⊙o⊙)啥?

“爹你想白嫖,这没可能,大不了一拍两散!”

李善长一众朝臣,眼看这两父子要闹掰,自己千古留名的机会也要泡汤,顿时急眼了!

“秦王殿下,你这宝钞不是可以放十一个头像吗,应该给陛下留一个的!”

“我等,能参与这种千古留名的盛事,已经很难得了!”

一众朝臣也是争着替朱元璋说话,看的朱樉古怪无比。

“既然你们都愿意做好人,本王为了让你们千古留名,重新设计发行宝钞;

算算增加不少费用,现在还有三百万两银子的缺口,没有着落呢?”

现在本王公开募捐,谁对大明和宝钞局的功绩最大;

就可以随着大明宝钞一起千古留名。

“好了,本王累了!”

“你们谁有想法,下朝了可以来找本王,估计以后的几百年间就这一次机会了;

你们自己掂量着来!”

朱樉这货挑起来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倒是直接跑路了。

满朝臣工,都眼巴巴的看向朱元璋,意思是这事靠谱吗?

“王景弘宣读圣旨!”

朱元璋沉吟道!

“奉天成渝,皇帝诏曰,即日起,由秦王朱樉主持大明宝钞一应诸事。”

“朝中各有司衙门,需配合秦王朱樉铸造大明宝钞相关事宜!”

“钦此!!!”

“这算,什么圣旨,怎么奇奇怪怪的,宋濂听到这奇葩的圣旨嘀咕道!”

“奇怪个屁,老家伙让开,这是天底下最好的圣旨!”

“兄弟们想办法,这十个名额咱们武勋必须全部包圆了!”

蓝玉向朱元璋磕了一个头,拉着徐达和汤和就冲了出去,看的一众官员目瞪口呆。

“卧槽!”

“这好事,可不能被那群莽夫给抢了。”

户部侍郎孔正祥直接急眼了,越过尚书吕昶看向丞相李善长:

“那个丞相大人,你要想想办法,咱们文官也要青史留名啊!”

韩国公李善长叹了一口气:

“现在秦王殿下发行大明宝钞明显缺钱,本相虽受封韩国公,家里却没有多少余粮啊!”

“诸位同僚,那可是三百万两,你们有办法?”

吏部尚书张继业轻咳一声:

“我张家在南岭地区传承了八百多年,历经数个朝代还是有一些家资的。”

“我张家自认为没有开国将军们对大明的贡献大,因此捐银八十万两;

请求丞相大人向秦王殿下谏言!”

“放屁!”

“我清河崔家,自隋唐时期传承至今,吾崔亮代表崔家出一百万两白银子;

资助秦王殿下洪武宝钞的发行。”

“不对,这个时候应该去找秦王殿下,不能在朝堂上耽误事了!”

礼部右侍郎崔亮直接跑出了奉天殿,一众大臣看到这一幕全都跑了出去;

直接把朱元璋、太子朱标几人看傻了。

“那个父皇,你说二弟这次能敛多少财!”

太子朱标喃喃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