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211章 前线将士的遗言

这包袱里,竟然有英国公张辅的金牌令箭和兵符,还有大将军印信;

还有一封英国公张辅的书信。

朱祁钰看了一遍,便潸然泪下,随即看向兵部尚书于谦道:

“于谦,你把英国公的书信给满朝臣工念一下吧!”

太监总管王诚,接过朱祁钰手里的书信,把书信交给了于谦。

于谦看到书信的内容,瞳孔猛的一缩,郑重的念道:

“启奏陛下,微臣张辅辜负陛下信任,致使五十万大军兵败土木堡;

看到陛下已经突围,不胜欢喜。”

“京师三大营如今一战皆亡,望陛下以后亲君子远小人;

此次兵败,大半的责任都在太监总管王振擅权乱政。“

“为大明之千秋记请陛下诛杀王振安抚民心,同时调集山东、天津、河南数省大军勤王;

这样才能保京城不失。”

“微臣已经前往边境要塞,喜峰口;

微臣和喜峰口的两万将士,将死守喜峰口,直至全部战死在要塞之中;

微臣保证,十日之内瓦剌大军不会越过喜峰口要塞半步。”

“希望朝廷早做准备,尽快完成京城的防御!”

“这个信兵是喜峰口守将聂英的孙子,聂家三代从军,父亲早年战死在边关;

这一战,老将军聂英将率领麾下将士与喜峰口共存亡。”

“他带回了喜峰口将士的花名册,望朝廷打赢京城保卫战之后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万事万物终有始终,面对瓦剌的数十万大军,前线将士拿命换来的时间也有限;

吾张辅愿与边关将士共存亡。”

“喜峰口全体将士将用血肉之躯,为大明铸造一座血肉长城,为大明流干最后一滴血。”

“陛下珍重,愿我大明的国运长盛不衰,能顺利渡过此劫。”

于谦读到这里,眼泪也不自觉的流了出来,最后喃喃的说道:

“英国公张辅,逃出了瓦剌大军的包围圈后;

前往喜峰口防线,和老将军聂英用命在死守喜峰口要塞。”

“诸位大臣,我们京城的准备也要加快了,不能让喜峰口将士和英国公的血白流。”

满朝臣工听到英国公张辅的书信,脸色也是黯然;

他们没想到侥幸逃脱一命的英国公,竟然毅然决然的选择战死。

朱祁钰这个时候凝重的说道:

“于谦,英国公和喜峰口守将聂英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有没有办法把他们救回来。”

于谦听到朱祁钰的话,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

“如果他们愿意活命,用不着我们救,如今英国公把虎符和金牌令箭都送了回来;

就是在告诉朝廷,他要拿命堵住喜峰口。”

“至于聂将军,他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寄回来,只让聂满把喜峰口将士的花名册送了回来;

就是在告诉朝廷,喜峰口的两万士卒会死守要塞。”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未来的战争,喜峰口所有将士都会一战而亡。”

“那里有瓦剌的八十万大军在攻城,也先还率领大军封了边境;

朝廷救不了喜峰口的将士。”

一旁的聂满听到这里,眼泪直接流了下来,喃喃的说道:

“英国公大人,您骗了俺,你只说让俺帮您送信;

没说喜峰口已经陷入如此危险的境地,满城将士死战,俺聂满竟然临阵脱逃。”

“俺对不起爹的谆谆教诲,俺是个孬种!”

朱祁镇听到这话,心里也是酸酸的,随即看向聂满郑重的说道:

“聂满,你不是孬种,你是我大明的英雄,英国公和你爷爷率领将士们血战喜峰口;

朝廷也需要了解喜峰口的进程。”

“喜峰口将士的精神不能一战而亡,等到未来咱们大明收复喜峰口之时;

我们还需要人镇守这处要塞。”

“聂满,未来朕希望你能像你爷爷和父亲一样,把喜峰口将士的精神发扬下去。\"

朱祁钰这个时候走下玉阶,来到聂满的身前,亲手把他拉了起来;

然后把他的手,交到了于谦的手里道:

“于大人,这是忠良之后,多教教他,他是喜峰口将士的选择,是他们留下的精神种子;

朕希望未来喜峰口将士的精神仍在。”

于谦这个时候郑重的说道:

“陛下,只要于谦还活着,就保他无恙。”

散朝之后,关于喜峰口将士的事情传遍京城,那些对朝廷征兵有抵触的人;

感觉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

喜峰口两万将士拿命在为京城争取时间,而自己竟然怕死,连征兵处都不敢去;

瓦剌大军真要杀进进城,那还有自己的活路。

从这天开始,京城征兵的速度骤然加快,三天的时间就招募了十万大军;

此刻,距离朱祁钰登基已经过了七天。

此刻,京城九门大开,临时拼凑的十五万大军开出九门;

京城仓库封存的200门红衣大炮,也已经推上城墙。

诸多将士日夜在城外操练,等待这瓦剌大军的到来。

此刻,喜峰口的城墙之上,也先登上了喜峰口的城墙,看到了战死多时的英国公张辅;

还有喜峰口守将聂英的身前。

莫尔森将军看着这两个人的尸首,也是叹了一口气道:

“启禀太师,这两个人在临死之前,击杀了我们草原五十多个勇士;

将士们都不敢向前与之厮杀。”

“最终末将只好下令,将它们乱箭射杀。”

也先听到这里,手中的马鞭直接抽在了莫尔森的身上,怒声道:

“将军百战死,我们应该给他们战死的荣誉;

你这样万箭齐发,把咱瓦剌的脸都丢干净了。”

“告诉本太师,这两个人都是谁?”

莫尔森将军听到这里,连忙说道:

“左边这个是喜峰口守将聂英,右边的这个是大明的英国公张辅。”

也先听到这里,郑重的说道:

“据大明京城的内线消息,这张辅可是此次明军大军的三军统帅;

价值仅在大明小皇帝之下,没想到他竟然逃到了喜峰口要塞。”

“莫尔森,准备两口楠木棺材,带上这两人的尸体,本太师要给明军送一份厚礼。”

这个时候,鞑靼大汗图尔图说道:

“太师,脱脱不花大汗按原定计划,已经出兵陕西,牵制住了大明整个西北区域的军队;

我们,现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