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248章 镇守西北的人选

“他们,已经回来了,各地的贪官污吏被一扫而空。”

朱樉听到朱祁钰这么说,狐疑的问道:

“不是还有几个行省都是顽固分子,特别是山西和山西两个省,他们前几年;

阻击脱脱不花的大军,立下大功。”

“还喊着,自己的钱全都捐给了守边的将士,抗击瓦剌大汉脱脱不花的军队了!”

“他们一辈子为国尽忠,在朝廷京城被草原大军围困,西北没有援兵的时候;

是他们散尽家财支持边军,才挡住了草原铁骑。”

“谁要是敢拿他们立威,以前几年拿那几个小钱的事情,治他们一个贪污罪;

他们也不用朝廷动手了,直接带着全家撞死在边军烈士陵园,正大门那块纪念碑上。”

朱祁钰听到朱樉的话,苦笑一声道:

“老祖的消息果然灵通,他们仗着前几年对国家有功绩;

堂而皇之的在当地捞银子。”

“可怜西北的数省百姓,不知道被他们盘剥了多少遍。”

“派往西北的钦差们也是有点麻爪了,数次上书,要缓和这两个省查贪腐的力度。”

朱樉听到朱祁钰这么说,古怪的笑了起来,沉声说道:

“太子,你看此事该如何解决?”

朱见深听到朱樉这么问,瞬间就明白了老祖宗这是在考自己,连忙说道:

“老祖宗、陛下,见深以为这两个省地处边境,比较特殊;

京城保卫战之时,朝廷京无力它顾。”

“这些官员,不管是忠心还是被逼无奈,确实守住了西北的边境防线;

导致他们收获了一波民心。”

“这种情况下,他们破财免灾支持边军很正常;

所以就算他们战后贪污,两省百姓也会忍了,毕竟那些官员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朝廷此刻去查贪腐,没有民心支持;

还有当年的事情,边军军民怎么可能不对朝廷怨恨。”

“一加一减之下,这两省整肃贪官根本进行不下去,目前最优的办法就是把钦差撤回来。”

朱祁钰听到朱见深的话,看向朱樉说道:

“老祖,太子经过南京之事终于长大了!”

随即,朱祁钰转身看向朱见深道:

“太子,你的办法不错,可是那两省百姓终究是朝廷的子民;

朝廷也不能对他们不管不顾啊!”

朱见深听到朱祁钰这么问,郑重的说道:

“当然要管,我们要等一个时机,等到两省百姓对当地官员的感激之心耗尽;

等到两省官员把当地百姓刮的民不聊生。”

“等他们想起来朝廷当年的反腐行动,那个时候就是钦差卫队重新入驻两个行省的时候。”

“不过,这里面牵扯到十万边军,必须要牢牢把控在朝廷手里;

否则容易生乱。”

“这需要朝廷派遣一位镇得住两省边军的将军,还有,朝廷要在河南、河北;

建设大量的粮仓,随时做好调粮进入两省赈灾的准备。”

“老祖宗、叔叔,你们觉得见深说的对不对。”

朱祁钰抱起朱见深惊喜的说道:

“太子说的很对,这些事**速则不达,只能徐徐图之。”

“以后咱们大明朝,交到你手里,朕也放心了。”

“既然,太子说西北两省需要大将军镇守,咱们朝廷的武将你差不多都知道;

给朕挑一个出来如何!”

朱见深听到朱祁钰的话,缓缓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叔叔,朝廷无一人能担负起镇守西北的任务,就算是于谦和石亨这两个将军也不行。”

“他们的威望在京营,和西北边军诸将不熟,恐怕很难完成任务。”

“如果真要在京城选一个人出来的话,只能是老祖宗了!”

“他是第一代秦王,西安的秦王府必然全力支持老祖宗,以秦王府在边军的影响力;

困难度直接降低一大半。”

“再加上皇室老祖宗的身份,晋王府八成也会全力配合;

只要老祖宗镇守西北,这西北两省当可无忧。”

“要不了三年五载,这两省的问题就可以解决掉。”

朱樉听到这里,瞬间乐了,调侃的说道:

“呦,我们的太子殿下,开始给本王安排活了;

不过,你小子说的对,西北目前的乱局只能有本王去一趟了!”

“你爹可真坑啊,土木堡大败的后遗症到今天都没有结束,你小子以后当皇帝了;

可不能再给大明朝挖坑了,本王不想到处奔波,还想享两天清福呢!”

朱祁钰听到这里苦笑一声说道:

“老祖,恐怕西北之事,真的需要你走一遭了;

京城您可以放心,您留在宫中的特效药效果挺好的,朕应该可以撑到您从西北回来。”

朱樉苦笑一声道:

“陛下,好好培养朱见深这小子,这趟西北之行本王不可能再带着他了。”

次日,朱樉回到了鸡鸣寺。

看着,日渐衰老的朱允炆和朱高煦兄弟,苦笑道:

“你们这几个小家伙,也老的不像话了,恐怕大限就在这两年了!”

汉王朱高煦听到这话,吐槽道:

“二叔,你当我们都能像您老一样,在红尘中得见长生啊!”

“我们差不多都八十了,再活下去岂不成老妖怪了!”

朱樉看了一旁的朱祁镇一眼说道:

“这个狗东西,当年土木堡惨败留下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结束;

西北需要本王去镇守三五年。”

“你们八成等不到本王回来了!”

赵王朱高燧立马惊喜的说道:

“二叔啊!”

“你终于出远门了,真不容易啊;

你看管我们了大半辈子,这最后两年的时间终于归我们自己了。”

“可惜啊!”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朱允炆只是笑了笑说道:

“二叔,贫僧圆寂之后会把方丈之位传到慧静手里,他会协助您继续镇守鸡鸣寺。”

“哎!”

“你们三个倒是看的真开,本王这是送走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真到了这个时候,本王还真有那么点伤感。”

朱允炆反而宽慰道:

“二叔,世人谁能不死,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承;

小侄的两个孩子在早年就已经融入民间,传下了我这一脉。”

“至于高煦、高燧两兄弟,他们的王府都搬去了北美大陆;

这些年,通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