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432章 请乾隆放权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432章 请乾隆放权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5 来源:小说旗

“定国侯,你可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完成我们的目标。”

阿桂苦笑一声说道:

“如今的情况,只能是死谏了。”

“虽然没有多大希望,但是为了大清三万万同胞,还是得试试。”

纪晓岚也郑重的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事我们干了。”

就这样,三人打定了主意,随着海口号客轮北上。

三日后。

海口号客轮停靠在天津港,定国侯家的车夫一直在等几人归来。

三人回到京城直扑定国侯府,三人沐浴更衣后,阿桂取出免死金牌;

带着刘墉和纪晓岚向皇宫而去。

一刻钟之后,三人的马车来到宫门口。

阿桂就准备进去带着刘墉和纪晓岚进去,然而,却皇宫门口的侍卫给拦了下来;

阿桂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黑了,怒声道:

“我阿桂不但是定国侯,还是领侍卫内大臣,我说你们脑袋是不是驴踢了;

不知道跟着谁吃饭了吧。”

侍卫王斌看到阿桂发火,哭丧着脸说道:

“定国侯,您是奴才们的直属上官,我们怎么敢做这种事情;

实在是陛下有旨意,定国侯休假期间不得入宫。”

“小的们领圣旨办事,实在是没办法了。”

阿桂听到这个侍卫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看来,太上王要死保谭同那老小子三个月,为此宁愿放我阿桂的长假。”

阿桂想到这里,从怀里拿出免死金牌递给侍卫王斌说道:

“小子,你把本侯的免死金牌交给太上王,就说阿桂、纪晓岚、刘墉请求面圣。”

一刻钟之后。

谭同正在陪着乾隆在乾清宫欣赏歌舞,忽然看到侍卫副统领额尔金捧着一块丹书铁券;

慌张的走了进来。

乾隆看到这一幕,叹息一声道:

“谭同,把这些歌舞撤了吧;

麻烦来了。”

说完这些,乾隆的目光落在侍卫副统领额尔金身上,脸色凝重的说道:

“说说吧,是不是阿桂回来了。”

额尔金连忙说道:

“启奏太上王,定国侯、前都察院左都御史纪晓岚大人、前宰相刘墉大人;

全都回来了。”

“属下和侍卫们奉王命拦住他们。”

“但是,定国侯拿出来这道丹书铁券,让属下们送进宫,请见陛下。”

乾隆听到额尔金的话,苦笑一声说道:

“算了,带他们进来吧;

有些事情,挡是挡不住的。”

一刻钟之后。

阿桂三人出现在乾清宫的后殿之中,齐齐跪在地上,向乾隆叩拜。

乾隆叹息一声说道:

“你们三个人不是去江南去了吗?”

“这点时间,恐怕走不到江南吧。”

阿桂听到乾隆的问话,连忙说道:

“启禀太上王,我们三个本来打算去江南看看的,但是刚出城没多远;

我们谈到,为什么允成贝勒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我们谈了一个时辰也没有谈出一个结果,最后我们想到,同样的变法手段大明成功了;

所以我们就想去海南岛看看,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一趟,我们见到了秦始王;

他的话,让我们意识到大清的朝政出了大问题,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我们星夜返回京城。”

谭同听到阿桂三人竟然去了海南岛,怒声道:

“阿桂,你们三个可都是朝廷大员,没有太上王的圣旨就敢私会外臣;

还是自己去海南岛密谋私会,你们可知罪。”

阿桂看着谭同冷笑一声说道:

“谭同议长好大的官威,司法审案可是都察院的事情;

你是不是越俎代庖了。”

“你幸亏是生活在大清,你要是在大明当议长,一定会被送到最高法院,成为他们的业绩;

干预司法审判,并且还是议长,你八成要被判半年监禁。”

“然后,还得在被打三十大板。”

谭同听到阿桂的话,吓得浑身猛的一哆嗦,右手指着阿桂,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乾隆看到这一幕,摆了摆手让谭同退下。

然后,目光落在阿桂的身上,郑重的说道:

“阿桂,你们虽然私会外臣,但是是为了大清国,初衷还是好的;

你们没有任何罪名,不用听谭同的话。”

“不过,你们去大明海南岛考察,闹明白允成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吗?”

阿桂,苦笑一声说道:

“启奏,太上王;

完全弄明白了,只是我们不太敢说。”

乾隆听到阿桂的话,黑着脸说道:

“阿桂,你们三个就别来那些虚的了,我们君臣几十年,谁还不了解谁;

只要是为了大清国,今晚无论你们说什么都没有罪。”

“何况,你们三个火急火燎的赶回京城,连丹书铁券都带上了;

也不在乎这些了吧。”

“说吧,有什么想法就都痛痛快快的说吧。”

阿桂和刘墉、纪晓岚对视一眼,刘墉率先说道:

“太上王,允成贝勒当年可是大明政治学院的魁首,就算是在华夏科学院也称得上天之骄子。”

“他回到大清后,也受到了王权的影响;

心里产生了顾虑,所以才变法失败。”

乾隆听到刘墉的话,脸色顿时黑了下来,幽幽的说道:

“刘墉,当年允成变法本王可是全力支持他的,本王连自己的贴身侍卫都派给他了二十个;

就是为了一心兴盛我大清。”

“本王都做到了这个地步了,他还有什么顾虑的。”

刘墉叹息一声说道:

“太上王,允成贝勒顾虑的根源在您身上啊。”

“太明的变法之所以成功,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变法,而我大清的变法只是走走过场;

这才给了以谭同为首的混蛋玩意,反扑的机会。”

谭同听到这话,差点没气死。

然而,乾隆瞪了他一眼,目光落在刘墉身上说道:

“刘墉,你继续说。”

刘墉看到乾隆如此重视,这才再次说道:

“太上王,根源在于;

大明议会制定的法律,大明的皇帝是不能修改的。”

“秦始王亲口对我们说,大明崇祯皇帝,想修改他们的第一版律法条款;

结果被秦始王打的半个月下不来床。”

“我们当时颇为不解,就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