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434章 行宫养老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434章 行宫养老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5 来源:小说旗

到了那一刻,政府失去了民心,那还不如改朝换代呢?”

“国防部的军队,那是一兵一卒也不能调动。”

乾隆听到阿桂的话,浑身一阵冰冷,谨慎的看着阿桂说道:

“阿桂,你认为那秦始王说的是对还是错。”

阿桂摇了摇头说道:

“启奏太上王,我也不知道,但是秦始王说过;

大明联邦国防部是保护华夏族群的,没有打内战的义务。”

“如果未来有一天大明的政府,成了阻碍时代发展的障碍,那就应该被推翻;

大明的国防部会融入新政府,继续为华夏族群谋福祉。”

“他们是对是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明的百姓过的都很富足;

没有官员敢压迫他们。”

“华夏科学院的科技日益腾飞,我们的子民就算一百年后生活水平,也比不上现在的他们。”

“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太上王,恐怕您还不知道,大清科学院的三位院长已经离开大清本土了;

他们已经自费,回到华夏科学院继续深造。”

“我们大清科学院,八成要停摆了。”

乾隆听到阿桂的话,脸色难看的说道:

“本王不就让他们研究,挡住超视距重炮的造物吗?”

“这些年,不就少给他们拨一点研发经费吗?”

“用的着集体挂印而去,这就是弃国弃家,是可耻的叛国。”

刘墉苦笑一声说道:

“陛下,连如今的华夏科学院,也没有阻挡超视距重炮的装备;

如果怕车祸,就不允许造车;

如果怕空难,就不允许造飞机,如果我们怕沉船,就不去研究钢铁战舰。”

“那大清科学院,确实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因为,您把他们的信仰给摧毁了。”

“大清科学院有七千人,但是户部每年就拨款两百万两银子,这钱连发工资都不够啊。”

“他们愣生生研究出电炉炼钢技术,甚至做好了第一代工业母机的设计图;

但是,您要求他们设计出,华夏科学院都设计不出来的防御屏障。”

“否则,就不给他们拨款,大清的炼钢计划毁于一旦;

第一代工业母机,就此难产。”

“他们四年不领工资都熬过来了,但是他们得到您的批示后绝望了。”

乾隆听到刘墉的话,脸色难看的说道:

“他们为什么不说明这些,本王只是考验他们一番,用的着背弃自己的祖国。”

“还一个招呼都不打,就挂印而去,还懂不懂规矩。”

阿桂接过话茬说道:

“太上王,这还真不是他们不懂规矩;

华夏科学院严格意义上只是一座书院,就算是那位钱林院长,也不是任何品级的官员。”

“他们更像工部的匠人,只不过不归工部管辖而已;

不过,既然是学院,自然是归礼部管辖。”

他们,离开之前向礼部递交了辞呈,然后就踏上了前往海南岛的客船。

乾隆听到这里顿时傻眼了,喃喃的说道:

“他们就这样走了,阿桂,你是怎么知道这么清楚的?”

阿桂苦笑一声说道:

“启奏太上王,末将和刘墉、纪晓岚前往海南的时候,碰到了他们;

您知道钱林院长离开大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

“他流着泪对着这片土地说,我的祖国母亲,我钱林带领数千师兄弟,真的想把这个国家建设的更好;

奈何,技术我们能攻克,却始终打不破这人心啊。”

“抱歉了,我的三万万同胞,我爱你们;

我想用工业革命的烛火照亮这片土地,奈何这片土地的天空太黑了。”

“我这个大清科学院院长无能,无法再和你们风雨同舟了。”

“太上王,您听听吧;

连大清科学院院长,都对我们大清国的现状绝望了。”

“当年我们被大明的轰炸机轰炸,炸的乾清宫外边石走沙飞,我们那个时候就意识到;

相比大明,我们大清就是一条待宰的羔羊。”

“大明的飞机,一天就可以从海南飞到我们大清的京城;

那个时候,我们奋发图强,满朝臣公都想尽快培养学子,把我们大清科学院建立起来。”

“八年前,我们终于把大清科学院给建造起来了;

但是,仅仅八年时间,在我大清人治的官僚体系下,我们的大清科学院竟然走到了这一步。”

“太上王,难道您忘了我们头顶盘旋的轰炸机了吗?”

乾隆听到阿桂的话,也焦躁了起来,最后对阿桂三人说道:

“你们先回去吧,本王得仔细想想;

明天一早你们三个都来上朝,本王会给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阿桂苦涩的一笑,带着刘墉和纪晓岚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谭同郑重的说道:

“启奏太上王,他们三个看似忠君爱国,但是他们暗藏祸心。”

“他们这是要削去大清王族几乎所有的权柄,让历代大清王,以后只能做一个吉祥物;

大明的皇帝,现在就是这样。”

“我们大清和大明政务部,每年给皇族贡献两百万两银子;

然后,大明的皇帝也只能过养老的生活。”

“行政权、立法权、监督权三权分立,由各自的主官负责,这就是在架空皇帝;

仅仅留下的兵权,还被三位国防部副部长限制。”

“按定国侯的说法,我们大清出现白莲教几十万信徒造反,就意味着朝廷施政失败;

就该被推翻政权,定国侯这是被洗脑了吧。”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大明皇族除了皇帝这一支,还有一个长存世间的秦始王;

已经百年没有册封王爷了,现在大明的皇族都是平头老百姓。”

“最多皇帝的兄弟那一代人,在皇族内库领一些俸禄。”

“这样的皇族,和名存实亡有什么区别。”

“太上王,面对这样的代价您愿意效仿大明吗?”

乾隆听到谭同议长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阿桂、刘墉、纪晓岚,他们三个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

谭同听到乾隆的话,扑腾一声跪在地上说道:

“太上王,微臣也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