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438章 学子们的选择

“想离开的,我们不会阻挡;

留下来的学子,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毕竟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国家里,我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对得起脚下的这片土地了。”

“每个人都去坚持自己选择的,就算未来输了;

也不会后悔。”

“傅大人,谭大人;

你们认为呢?”

谭同听到陈赫的话,苦涩的说道:

“陈院长,就不能让学子们都留下吗?”

“朝廷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不够吗?”

“傅恒傅大人,已经在拿身家性命支持大清科学院了,难道还不够吗?”

陈赫叹息一声说道:

“不,傅大人已经尽力了;

不过,这朝局不是傅大人能扭转的。”

“在人治和贪官治理的土地上,法律被无情践踏一点也不稀奇。”

“我们已经做好了,不会送礼被贪官污吏,他们把经费给我们卡死的准备;

两位大人,今天就这样吧。”

三天以后。

大清科学院的调查结束,剩余的三千人有一千五百人前往海南;

剩余的一千五百人因为家庭、贫困等各种原因,选择留在大清科学院。

在这一刻,学子们没有谁对谁错。

只有自己的选择。

但是,陈院长的眼睛里,分明看到了离开家乡这些学子们眼中的热泪;

如果有的选择,谁会背井离乡。

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那是邻里、宗族,世代生活的家乡。

他们就是因为对这片土地有最深沉的爱,才愿意背井离乡十年时间,然后又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

一转眼就是十八年。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

这群人拿十八年的时间去报效祖国,最后被逼的出走海外,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

有人或许就想问了:

“这户部,不是已经开始大规模拨款了吗?”

“为什么这群教授、研究院就不能再等等?”

“谁要是真问出来这话,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让他们绝望的从来不是什么经费不够;

要知道他们连四年不领工资的办法,都想出来了,还怕什么困难。”

“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国家的事件,是允成议长被杀;

那种残忍的死法,朝廷竟然都没有调查出来真相。”

“那可是朝廷的一品大员,还是大清王族的贝勒。”

“还有,就是刘墉、纪晓岚的被迫离职;

连军方的阿桂将军都受到牵连,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一件事情。”

“为国为民的官员都被打倒了,为大清科学院遮风挡雨的天,塌了;

大清科学院是允成学长一脉的改革成果,那些人不会让大清科学院好好活下去的。”

“可以预见的未来,大清的科学研究,必然是一条曲折的路。”

当只有一半的教授和研究员愿意留下的信件,送到户部尚书傅恒手里的时候;

傅恒手都是在抖的。

他清楚的知道,朝廷花十八年的时间,耗费八千万两银子;

集中了全国的大才子,才创建了这座大清科学院。

如今,却是要走到破碎的边缘了,一千五百人,这能干什么的;

就算傅恒这个门外汉,都知道人多力量大。

现在七千人跑的就剩一千五人,无用想,这些人都跑华夏科学院那边去了。

这么大规模的研究员出逃事件,恐怕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还没有毕业的两届学生;

未来两年也不会回来了。

这下麻烦大了。

想到这里,傅恒连忙带着陈赫院长的信件进宫。

一个时辰后。

当傅恒走到乾清宫,看到谭同正在陪着太上王欣赏新疆舞女跳舞的时候;

心里叹息一声:

“看到这一幕,本大人终于明白那些教授、研究员为什么执意出走海外了。”

乾隆看到傅恒的到来,连忙招呼他上前问道:

“傅大人,是大清研究院那边有回复了吧;

本王就说嘛,哪有人不喜欢银子的,只要钱给到位一切都不是问题。”

傅恒听到乾隆的话,苦涩的说道:

“太上王,这是大清科学院的陈院长送到户部的信件,您先看看吧。”

乾隆接过信件一看,脸立马黑了下来,怒声道:

“什么?”

“朝廷花了十八年的时间,耗费八千万两银子,现在只有一千五百人愿意留在大清;

这都是一群反骨仔,都是国家的叛徒。”

“傅恒,立马会同兵部调兵,把那些即将离开的研究员全都给抓了。”

傅恒听到乾隆这话,脸色顿时一白,焦急的说道:

“大王不可啊,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干了,剩余的一千五百人也保不住了。”

“更何况,他们都是研究员;

用的是脑子干活,如果把他们强留在在大清研究院,他们也不会研究出来东西。”

“强行扣押和杀戮对我们大清的损失更大。”

乾隆的目光落在谭同身上,黑着脸说道:

“你这差事办的真好啊,本王让你想办法稳住大清科学院那群刺头;

你给本王送来一批舞女,还说大清科学院已经摆平了。”

“现在只剩下一千五百人了,我的议长大人,你是不是该给本王一个交代。”

谭同听到乾隆的话,眼珠子一转,连忙说道:

“启奏太上王,这些学子已经生出离开京城的心思,我们给他们再多的银子也没有用;

所以这一次,微臣就借着这事把终于大清的学子筛选出来。”

“让他们先停下大部分项目,自己培养学子;

到时候这群新生的学子,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忠诚度一定非常高。”

“到时候,我们再派过去几个管理行政的领导;

他们就再也闹腾不起来了。”

“到那个时候,这群老怪物只能老老实实给我们朝廷做牛马打工,

这样,管理起来也方便多了。”

“不过,这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去培养新的研究员。”

乾隆听到谭同这么说,连忙点头道:

“谭爱卿啊,你说的对;

那些执意要弃国弃家之徒,还是让他们走吧,就算留下了也是大清的祸患。”

傅恒看到这一幕,脸色颇为难看,心里暗骂道:

“谭同,你这个狗东西;

连华夏科学院培养学子,都用了十年。”

“大清国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老学究,他们干的了这个活吗?”

“恐怕,想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