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 第448章 反贪风暴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448章 反贪风暴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5 来源:小说旗

“秦始王,你真是我们大清的恩人。”

朱樉看着乾隆叹息一声说道:

“大清国,是本王主持分封下来的,也是大明的一个属国;

是华夏族群的一部分。”

“让本王看着百姓受苦,本王也于心不忍,然,你们大清朝廷此次让本王很失望;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可三。”

“你们大清,多尔衮求过本王一次,你乾隆又求过本王一次;

如果下次,再出现什么大规模民怨,导致百姓造反。”

“恐怕你们连盛京老家都回不去了,你们会被暴怒的百姓撕碎;

彻底在华夏族群的本土之上献祭。”

“执掌朝局要心怀天下,没有这种气魄,你们爱新觉罗家早晚会出事。”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两个时辰之后,本王的专机就会起飞回海南,飞机会在南京江北机场降落。”

“你们要是安排钦差大臣前往南京,两个小时后;

在皇宫外前门大街集结。”

“还有,前门大街下午需要起降本王的飞机,帮本王清理一下现场吧。”

就这样,朱樉离开了皇宫。

率领自己的车队离开皇宫,直接在前门大街靠近宫门的地方停下。

此刻,皇宫之中。

嘉庆脸色难看的说道:

“父王,我们大清都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需要五千万人吃一年的粮食才能扭转危机?”

乾隆苦笑一声说道:

“永焱,父王出去这一趟;

从京城出发,到北直隶,穿过河北途径河南,进入江南省。”

“最后从山东归来,这一路上百姓都是食不果腹;

除了北直隶不需要赈灾,剩余的各个行省都需要赈济。”

“我们大清已经被这群狗东西掏空了,现在就看看这群官员是要钱还是要命。”

“毕竟,四万万两白银大清的户部可拿不出来;

整整缺了一半。”

嘉庆听到乾隆的话,浑身猛的打了一个寒颤,喃喃的说道:

“他们忙活一辈子了,怎么可能甘心这么退场,除了极少数的官员愿意返还全数家产;

剩余的恐怕都会留下不少。”

“不对!”

“父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事?”

“他们九成九的官员都不可能放弃家产和官位,您一开始就没有准备放过他们。”

乾隆看着嘉庆叹息一声说道:

“永焱,你长大了;

这些祸国殃民的玩意早就该杀干净了,地方上的管理或许可以再等等处理。”

“但是,京官绝对不能再烂下去了。”

“毕竟,金殿中的这些官员烂一个,下边就会烂一大片,这影响太严重了。”

“前殿的百官看在那瞪着眼睛,看那正大光明四个字;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家族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

当天下午,户部尚书傅恒带上七八名官员带上乾隆的王命,前往南京城;

负责长江沿线几省的赈灾事宜。

三日后。

纪晓岚、刘墉、和珅联袂走进乾清宫后殿,乾隆看到他们的到来,连忙问道:

“几位爱卿,这几天如何;

那群狗东西,上交了多少银子?”

纪晓岚苦笑一声说道:

“启奏太上王,他们一共上交了一千两百八十万两银子。”

乾隆听到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惊讶,最后叹息一声说道:

”纪晓岚、阿桂,你们动手吧;

封闭京城九门,从七品以上的官员开始抄家。”

“家里一万两银子,不行估计额度太低了,就按三万两银子算吧;

家里三万两银子以下的官员,全部把财物还给他们。”

“家里三万两银子以上的官员,并且不能说明银子来路的,全部诛灭全家。”

“贪污五十万两银子以上的,诛灭全族。”

“至于百万两以上银子的,直接给本王诛灭他的三族。”

纪晓岚听到乾隆的话,连忙说道:

“谨遵太上王王命,不过如果贪墨银子超过千万两银子的,又该如何处理?”

乾隆听到纪晓岚的问话,苦涩的一笑说道:

“纪晓岚,本王希望我大清没有这么大的蛀虫,不过你要是真的发现这种大蛀虫;

不用请王命,直接诛灭他的九族。”

乾隆说完这话,目光落在刘墉的身上,郑重的说道:

“刘爱卿,这么一搞,京官将会大规模出缺;

你和你儿子刘少聪该去一趟大清科学院了,那五百学生本王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刘墉连忙向乾隆行礼,然后和纪晓岚和阿桂一起离开了皇宫。

此刻几家的后人都驾着马车,在宫门后等待。

刘墉向阿桂和纪晓岚拱了拱手,带着自己的儿子刘少聪向大清科学院方向而去;

刚到大清科学院门口。

刘墉就看到了学生们们脸上的笑容,也是送了一口气:

对着自己儿子说道:

“少聪,看来这大清科学院恐怕是我大清的最后一片净土了。”

刘少聪苦笑一声说道:

“父亲,这全靠户部尚书傅恒拿身家性命在保他们,同时太上王也下过最严的命令;

禁止任何官员进入大清科学院。”

“就算是户部批复研发经费,都是那位陈院长亲自带着教授们去户部谈的。”

就在这时。

华夏研究院门口的禁卫向刘墉走来,向他直接敬礼道:

“大人,太上王曾经有严令,禁止任何官员进入华夏研究院。”

“除非您拿到了太上王的王诏。”

刘墉感慨一声说道:

“或许,这就是大清科学院,不受外界污染的原因吧。”

说完这句话,刘墉从怀里拿出乾隆赐给他的金牌,郑重的说道:

“中书省宰相刘墉、吏部尚书刘少聪奉王命前来大清科学院。”

几位禁卫和路过的学子连忙下跪,高呼太上王万岁。“

随即,禁卫就把刘墉的马车,带到大清科学院院长陈赫的小院里。

当陈赫看到刘墉来到自己的小院的时候,立马老泪纵横,惊喜的说道:

“老大人,您终于从乾园出来了;

咱们大清天上的乌云终于要散了,不知道阿桂大人、纪晓岚大人被太上王放出来了吗?”

刘墉看着这个陈赫苦笑道:

“没想到,当年我刘墉从华夏科学院接回来的学子,如今也执掌大清科学院了;

你们这批人干的不错,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