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五零随军:我成了军官的包办原配 > 第29章 秦镇的风土人情

“我,我听说流淮河里的鱼肉质细嫩,味道不错,我去问问船家,看有没有卖。”戴长庚实在听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就往甲板上走去。

他走的慌忙,路过孟穗岁时,一双长腿都险些被绊倒。

“哈哈哈。”单倩倩看的捂嘴直乐,戴长庚跑的更快了。

蔡茹笑着摇了摇头:“你呀,人家还没结婚哩,这么调笑多不好。”

单倩倩笑了笑,倒是不在意:“嘿,这位戴同志瞧着不错,想想咱村有啥好姑娘,还真能给人介绍一下,到时候安西随军家属院就都是咱的熟人了,多好!”

蔡茹被她这般大的志向给逗笑了,说道:“那你好好想想。”

说完,她转头看向孟穗岁:“穗岁,等过了流淮河,咱们就到秦镇了,我叔叔早年出来干活,在秦镇娶了我婶子,落户了,我还想去看看他,成不?”

孟穗岁颔首,蔡茹一路上都充当了大姐角色,很是照顾人,她对她也有一些好感,这种时候自然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尽管她还挺着急追苏荷的。

双方有近两天的时间差,不知道她现在到哪儿了。

看孟穗岁同意,蔡茹松了口气,她笑着道:“放心,耽搁不了太久。咱们在火车上啃了三天干粮,嘴巴都磨出泡了,正好过河之后可以在我叔家吃口热乎饭。”

闻言,单倩倩眼神一亮,立马开始报菜名了:“那感情好,我想吃糟鱼!”

蔡茹笑着伸手戳了戳单倩倩的额角:“馋猫!”

在几人说说笑笑中,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秦镇就是建在流淮河畔的一座小镇,下地就是大青石地板,码头处有一层层石梯,几个妇女手里拿着木槌,正在河边洗衣裳。

孟穗岁跟在蔡茹身后,看着这座颇具风情的小镇,倒是驱散了这几天坐车的疲惫。

“糖葫芦!卖糖葫芦咯——”挑夫的声音在小巷里回荡,单倩倩忙循声过去,很是大方的买了四串红彤彤的糖葫芦,一一递到他们手中。

蔡茹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假大方,李勇那点儿津贴全叫你给花了。”

她和单倩倩从小一起长大,又要一起去随军,往后人生地不熟的,也只有她们两人能够相互依靠了,感情自然深些,这种越界的话说起来也毫无压力。

别看单倩倩比她还要大一岁,但因为上头几个哥哥,她是最小的,反倒是养出了一身娇惯爱撒娇的脾气,这不,听了蔡茹的话,还嗔道:“那你吃不吃?!”

“吃!为啥不吃!”蔡茹哼了一声,接过糖葫芦就狠狠咬了一口。

孟穗岁看着两人斗嘴,笑了笑,吃了一口糖葫芦,和上辈子的一样甜。

戴长庚一直沉默的跟在几人身后,不远不近,十分注意分寸,不过,看着手里的糖葫芦,心头也升起些许暖流,觉得孤身一人去安西也没那么无聊了。

蔡茹领着几人去了叔叔家,一栋收拾的非常干净的小院子。

孟穗岁目光扫过,心中有了结论:蔡茹叔叔家条件不错。

小院是崭新的,和她们老孟家一样,应该都是新盖的,建国后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不是家里有底蕴,就是自己有本事,不知道蔡茹叔叔占了哪一样。

一进门,蔡茹就看到在院子里杀鱼的妇人,兴冲冲喊了声:“小婶!”

她声音很大,妇人愣了一下,回头一看,眼里也迸发出喜悦,放下手里的鱼,把沾满腥气的手才围裙上蹭了两下,匆匆迎上来:“哎哟!你这孩子,咋不提前说一声!”

蔡茹笑着道:“寄信还没我走得快哩,刚好给你们一个惊喜嘛,再说了,上回从安西回来,我不是和你们说了么,来年开春我就去随军!对了,我叔上班去了?”

妇人点了点头:“上班去了,晚上才回来。”

说完,她又看向单倩倩几人,熟稔地伸手虚点了点她的鼻尖,道:“倩倩也来了,这回去随军,你个皮猴瞧着能不能在安西那地儿待住咯!”

单倩倩嘿嘿一笑:“我可是为了糟鱼来了,婶子可别小气。”

她这么一逗趣,妇人捧腹大笑:“你个馋猫,我家那点糟鱼全被你惦记上了。”

“那是当然!叔叔可是秦镇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手艺一绝,一般人可吃不上他做的糟鱼,我这是沾了小茹的光了!”单倩倩皱了皱鼻子,颇为理直气壮。

国营饭店大师傅,这个熟悉的词汇一入耳,孟穗岁眼神动了动。

她上辈子是干私房菜馆的,旁的可能没啥敏感,但要说做菜,她可太能拿捏了。

原本她还想着要不要找个关系进国营饭店里干活,毕竟是香饽饽工作,工资也高,但有了金手指之后,国营饭店大师傅的工作也没那么香了,就不和人竞争资源了。

“这两位是?”在与单倩倩寒暄过后,蔡茹婶子就看向孟穗岁和戴长庚。

孟穗岁对上蔡茹婶子的眼神,扯了扯唇角,不用猜她都知道,她肯定在心里想着,这两人站在一起,纯纯的帅哥与野兽,很可惜,她就是那个野兽。

蔡茹又给双方介绍了一下,气氛一时和乐融融。

“快,进屋去,走了这些天该累了,我把这条鱼收拾了就给你们做饭去!”蔡茹婶子是个热情利落的性子,也不觉得蔡茹带人来吃他们家的有什么不好。

孟穗岁几人厚着脸皮被邀请进屋里,窗明几净,颠簸数日的疲累都好转了。

单倩倩一进屋就躺在了炕上,懒洋洋撑着脑袋看向蔡茹,感慨道:“小茹,我可太喜欢秦镇了,每次过来都觉得很放松。”

蔡茹轻叹一声:“是啊,秦镇是个好地方,可惜国家不给投钱建桥。”

一条流淮河,贯通南北,道路不通,坐船不便,就影响很大,阻隔了与流淮市的经济互通,从秦镇往北,越来越穷,其实有大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不过,她们都是些小人物,建桥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相比单倩倩的松乏,孟穗岁和戴长庚就扮演了妥妥的工具人。

他们和蔡茹叔婶一家没交情,顶多算是个蹭饭的,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单倩倩有句话她挺赞同的,秦镇确实是个好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