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五零随军:我成了军官的包办原配 > 第64章 沙尘暴的连锁反应

她摇了摇头,说起正事,声音严肃地道:“你是想着苏荷既然和秦君英在一块了,那你索性也顺了她的意,和秦恪在一块?!穗岁,这个想法真的太大胆了。”

虽然早有猜测,可看孟穗岁没有反驳,蔡茹还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样算下来,不就是真正的“换夫”?这真是太荒诞了!

孟穗岁眼角忽然淌出一行清泪:“只是一个想法,如果这个时候苏荷真的已经和秦君英在一起了,那小茹姐,我怎么办?我千里迢迢跑到安西,难道要灰溜溜地回去?”

她是真心难过,原本的一切计划都因为苏荷的设计被推翻,都要重来了。

看着她的模样,蔡茹心头一软,坐在她身边,看着她腰上的血迹,心疼不已。

“穗岁,你的想法没有错,我也不是指责你,只是,你了解秦恪吗?你知道他有三个孩子吗?你知道他以前那段感情是怎么回事吗?我是怕你贸贸然做出决定,未来会后悔,毕竟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这么草率就下决断,你明白吗?”

蔡茹长叹一声,她就是怕孟穗岁为了气苏荷,所以才做下决定,那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对于两个被蒙在鼓里的男人来说,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但这件事的开端是苏荷,不是孟穗岁,她自然也说不出什么责备的话来。

她只是心疼,心疼她经历这么多,还要想办法留在阿勒坝。

孟穗岁听着蔡茹的话,覆下睫毛,在眼睑下形成一片沉郁。

她缓慢地点了点头:“我明白的,我都不知道,但我可以尝试着去明白。”

如今她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要确定秦恪真是系统绑定的人,她不会犹豫。

蔡茹看着她,沉默片刻,颔首道:“好,我会帮你的。”

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地道,但和苏荷相比,孟穗岁真的要比她好上一万倍,会做菜,会外语,有责任,又沉着冷静,除了长相上稍差一些,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女人。

总归都是媳妇,换了也就换了,反正头一个做出这事的是苏荷,对吧?

而且仔细想想,秦恪真的不错,长得比秦君英好看,比他高,虽然都是团长,但秦恪所处的是独立团,是具备实战经验的指挥官,不久后的将来可能还会往上升!

这些种种思索起来,似乎要比秦君英更优秀,除了有三个孩子,和一段不为人所知的感情外,其他方面也没什么,不算是亏了她们家穗岁。

蔡茹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忽然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

她道:“穗岁,咱们还是确定一下苏荷有没有去阿勒坝吧?万一她没去,你和秦恪……那咱们有八张嘴也说不清了,到时候回了乡里,苏荷再添油加醋说些什么,那你的名声咋办?苏荷身上又没钱,咱们走的匆忙,她不可能比咱们更早到的。”

孟穗岁完全不担心,不过,她还是抬眸看向蔡茹,轻声附和:“小茹姐说的是。”

蔡茹松了口气,颔首道:“行,那这样,明天我让启山回去看看,打听一下,如果没有的话,那穗岁,你就提前去阿勒坝,一切都原原本本,这样才算是天定的姻缘。”

孟穗岁轻嗯一声,两人算是说定了,收拾一番后,就洗漱睡觉了。

不过,躺在床上两人都有些睡不着,都想到了单倩倩,从大木县过来的这一路上,一直都是她们三个人睡在一起的,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

“穗岁,你说,咱们可以改变安西,让这样的灾难不再发生,是真的吗?”

蔡茹声音很小,很轻,带着些许难言的哽咽。

“真的,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变好的。”孟穗岁的声音也很轻。

*

翌日一早,一阵铜锣敲打的声音响起,惊醒了晚睡的两人。

蔡茹一激灵,从床上坐起来:“怎么回事?是不是出事了?”

孟穗岁眉间蹙着,起身开始穿衣裳,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这么急促的铜锣声,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昨晚才刚刚说过一切都会好,如今情况就出现了异变。

两人一出门,就看到许多人围在街上,看贴在墙上的布告。

孟穗岁和蔡茹也不敢耽搁,忙跑过去看,当看到布告上的消息时,两人如遭雷击。

“安西农田沃土遭沙尘暴波及,耕地毁坏三万余亩,春麦夭折,今年将会是极为困难的一年,望乡亲们节衣缩食,努力耕种,改变情况。”

这样一封布告,预示着今年的金沙镇乃至阿勒坝,都会处于一个缺粮的状态。

没想到这一场沙尘暴不仅害了这么多性命,竟还有如此严重的连锁反应。

“这可怎么办?”蔡茹脸色发白,有些惊慌:“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是将将吃饱,阿勒坝都是沙土,土质不好,都是这些年启山他们这些当兵的用各种办法改善土质,才换来了一些农田沃土……如今这样,多年的努力都没用了……”

她是在阿勒坝待过的人,自然对这里的情况十分了解,她非常清楚三万余亩农田,对阿勒坝十几万的军垦军人来说有多重要,情况远比布告上说的要更加严重!

孟穗岁也有些僵硬,这可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安西本就是处于一个需要开发改良的地方,三万余亩农田一朝成空,原本种植好的春麦尽数被卷走,沃土遭到损坏,重新覆盖沙土,波及范围会很广。

在孟穗岁和蔡茹为这事上火的时候,周围金沙镇的老百姓也都开始哭爹喊娘。

这是一个“以粮为纲”的年代,粮食就是人类的命根子,出了这种事,没人能保持冷静,但不管怎么样,日子都是要过的,悲痛过后,老百姓都拿着粮袋往粮店跑去。

金沙镇第一粮店,成了老百姓心中唯一的“圣地”,都希望赶在情况更加严重前,再多买些粮食,哪怕只是红薯芋头,最起码不用挨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