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坏我名声?直接造谣! > 第233章 设计导弹和卫星,大西北的爆炸

李卫东站在宽敞的实验室中央,目光坚定地看着中央的工作台,脑海中却已经开始勾勒出未来的蓝图。

眼前的这台第三代计算机将会成为炎国科技的中流砥柱,但他也清楚,仅仅依靠这台计算机,无法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

要想在全球科技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更强大的武器,而火箭导弹和卫星技术,正是其中的关键。

他开始细致地研究起火箭和导弹的技术资料。

火箭技术的核心在于推进系统。

要让火箭升空,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

火箭发动机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管高速喷出,从而产生推力。

伸手拿起一张图纸,上面详细绘制着火箭发动机的结构设计。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燃烧室和喷管。

燃烧室是火箭发动机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为了确保燃烧室能够承受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必须使用耐高温的合金材料,并在设计中考虑到散热问题。

喷管的设计同样至关重要。

喷管的形状决定了气体喷出的速度和方向,直接影响火箭的推力。

李卫东仔细研究着喷管的几何设计,喃喃自语道:“喷管的喉部截面积必须精确计算,才能确保喷出的气体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超音速,从而产生最大的推力。”

手指在图纸上滑动,划过了燃料系统的设计。

火箭的燃料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混合燃料。

固体燃料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存储和运输,但推力较小,且无法调节。

液体燃料则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力,且能在发射过程中进行推力调节,但其燃料和氧化剂需要分开储存,结构更为复杂。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在思考一种最优化的燃料配比方案,这不仅决定了火箭能否顺利升空,更关系到整个火箭系统的稳定性。

燃料的选择是火箭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既要考虑推力,又要考虑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

李卫东知道,必须从化学成分、燃料密度、燃烧热值等多个方面进行反复试验,才能找到最佳的燃料组合。

为了确保火箭的飞行稳定性,姿态控制系统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部分。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大气阻力、重力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姿态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调整火箭的喷管方向、喷气口的开关等手段,实时修正火箭的飞行轨迹,确保其按照预定的轨道飞行。

随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火箭的结构设计。

火箭的主体结构必须坚固轻便,既要承受巨大的推力和振动,又不能影响火箭的重量和飞行速度。

李卫东心中暗自思忖,或许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强度高,重量也较轻,非常适合用来制造火箭的壳体。

在解决了火箭发动机和结构设计的问题后,李卫东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火箭的电子系统上。

火箭的电子系统包括导航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

导航系统的目的是确保火箭按照预定的轨道飞行,控制系统则负责调整火箭的姿态和速度,而通信系统则用于火箭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系。

李卫东知道,卫星技术的核心在于轨道设计和姿态控制。

卫星要在太空中保持稳定的轨道运行,离不开精确的轨道设计和高效的姿态控制系统。

轨道设计首先要考虑地球的引力、太阳的引力、月球的引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确保卫星能够在预定的轨道上长期稳定运行。

姿态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调整卫星的姿态,使其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李卫东决定采用微型喷气发动机作为卫星的姿态控制装置,这种发动机可以通过喷出少量的气体,精确调整卫星的姿态,确保其在轨道上的稳定性。

在完成了火箭与卫星系统的初步设计后,李卫东不禁感到一阵疲惫,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要进行无数次的试验和调试,才能将这些设计变为现实。

……

然而,就在李卫东为火箭与卫星技术全力攻坚的时候,远在大西北的一片荒凉之地,一场前所未有的宏大实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黄沙漫天,狂风呼啸,大西北的戈壁滩上,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成功引爆炎国的第一颗蘑菇蛋。

一座座简陋的帐篷在风沙中屹立,那是科学家们的临时指挥所。

帐篷内,几十名科学家正围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进行着最后的推演和讨论。

沙盘上布满了各种标记和符号,模拟着即将进行的核试验场景。

“各位,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一位头发斑白的总指挥用力拍着桌子,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激动,“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气和决心!”

站在他身旁的几位高级技术人员神情凝重,目光中透着坚定与自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他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刻。

在试验场外围,军队已经做好了严密的布防,确保试验不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士兵们全副武装,眼神中透着一股肃穆与敬畏,仿佛他们即将见证一场历史性的时刻。

几辆载满仪器设备的卡车缓缓驶入试验场,车上的技术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安装和调试。

一根根电缆被小心翼翼地铺设在地面上,连接着各个观测点和控制中心,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紧张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座高耸的塔架上,塔顶上,安放着炎国第一颗蘑菇蛋。

这是一枚代号为“596”的蘑菇蛋,内部装满了高度浓缩的铀-235。

这种放射性物质一旦发生链式反应,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摧毁整个试验场。

为了确保这次实验的成功,科学家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夜以继日地工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无论是核材料的提炼,还是爆炸装置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就在试验场的地下掩体内,指挥中心的气氛格外紧张。

总指挥站在中央,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盯着控制台上的各项指标。

几位科学家则围在一旁,低声讨论着最后的技术细节。

“时间到了,准备引爆!”总指挥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一声雷鸣。

“明白!”控制台前的技术人员立刻开始操作,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输入最后的指令。

随着一声低沉的轰鸣,整个试验场仿佛都在这一瞬间静止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座塔架,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震撼时刻。

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划破了天际,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塔顶的蘑菇蛋瞬间爆炸,释放出一股巨大的能量,瞬间将周围的空气点燃,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

火球迅速膨胀,仿佛要吞噬整个天空。

紧接着,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地面升起,直冲云霄,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天地之间。

大地剧烈震动,仿佛天地在这一刻都为之颤抖。

远在数公里外的观测点,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在狂暴的冲击波中剧烈摇晃,发出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

指挥中心内,总指挥的目光依旧紧盯着控制台上的数据,几位科学家则紧张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尽管外界的震动如此剧烈,但他们的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成功了!

观测点上,几位年轻的技术人员望着远处的蘑菇云,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激动的光芒。尽管他们知道这只是一次试验,但他们明白,这一刻将永远载入历史的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蘑菇云逐渐消散,天地间重新恢复了平静。但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却久久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就在此时,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李卫东也收到了来自大西北的消息。

当他得知炎国第一颗蘑菇蛋成功引爆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

这不仅仅是炎**事力量的一次飞跃,更是自立自强的重要一步。

此刻,李卫东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是时候开始制造自己的导弹了。

只有拥有强大的火箭导弹系统,才能真正扞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立刻将这个想法与黄部长进行了沟通。当黄部长听到李卫东的计划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卫东,你是说……我们不仅要造蘑菇蛋,还要制造导弹?”黄部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是的,黄部长。”李卫东坚定地点了点头,“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导弹系统,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战略主动权。”

黄部长沉默了片刻,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显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计划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半晌后,他终于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卫东,我支持你的决定。国家需要这样的力量。”

李卫东听到这话,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但他知道,制造导弹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决定将自己手中的一部分技术资料交给黄部长,希望能够为大西北的火箭导弹研发提供一些帮助。

当黄部长接过李卫东手中的资料时,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没有多问,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心中下定了什么决心。

“卫东,你放心,这些资料我会妥善处理。至于你那边的卫星研发,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黄部长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坚定与信任。

李卫东微微一笑,目光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制造导弹,还要开发出属于炎国自己的卫星系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