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130章 为了未完成的事业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130章 为了未完成的事业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召唤开始了,数值也清零了,可是。。。人呢?

七个人站在机场上,除了远处散开的守卫,一个人也没有出现!

人呢?

这一下,所有人都懵了!

系统现在整什么幺蛾子?

“系统卡bUG了?”,叶子双问道,嗯,小时候,玩游戏他会在电脑里卡bUG凑积分。那个时代啊!已经遥不可及!

这时有一个警卫跑过来,向着他们敬礼,然后走到叶子双面前,说道,“机场外,有一个女学生,说要找你!”

“找我?”,叶子双有些懵,为什么找我?

野火意识到什么,他站起来说道,“叶小子,去把姑娘领过来!”

过了一会儿,叶子双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民国女学生装的姑娘走了过来。

这个姑娘长的很漂亮,衣服浆洗的很干净,留着短发和刘海,有些紧张,却也并不是害怕。

这姑娘走进帐篷,她认得沈莹,中北大学奠基的时候,沈莹也参与了剪彩。

她曾经跟自己说,有一天她也要像沈莹一样,做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她有些紧张,但还是向前一步,向沈莹微微鞠躬,说道,“沈部长,你好!我叫夏期期,是中北大学的新生。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我看到了梦里有一个老人,她已经垂垂老矣!她靠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她这一生没有做好,这关乎到中国的兴衰,让我帮她完成。她让我在今天下午,到这里来找一个叫叶子双的人!我本来有点犹豫,但想了整整一天,最后还是来了。”

沈莹笑着说,“你认识我?”

“认识的,中北奠基的时候,我看到您了!”,夏期期说道。

“所以,你是第九人?”,叶小子问道。

“第九人。。。”,夏期期有些不明白。

野火尽量显得温柔一点,说道,“夏期期同学,你好!你试着,闭上眼睛,看看有什么不同?”,野火认为,这就是第九个人,一定是她,不然不会出现在这里!

所有人都看向夏期期,这让她有些紧张,她看向沈莹。

沈莹点了点头。

于是,这个姑娘闭上了眼睛,良久她睁开,眼睛大大的,显得有些疑惑。

叶子双急忙问道,“看到了什么?”

夏期期还没有从震惊里醒来,她再次闭眼,想确认一下!

闭着眼,她的睫毛在跳动,声音有些微微的颤动,“109厂,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好多,好多零件,好多好多设备,这是什么?等等,最后有一行字,“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黄老,腾的站起来!

他说道,“这句话,是华罗庚1950年回国时说的,我听所里归国的老专家说过!”

中国微电子中心!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这代表什么?这代表计算机!这代表人工智能,这代表超级计算机,这代表互联网时代。

夏期期睁开她那双美丽的眼睛,她还不是太明白什么是微电子,但那些设备,在她看来一定很贵,很贵!

1950年华罗庚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被任命为数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挑选夏培肃、王传英等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设计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1956年春,在总理领导下,国家制定了我国科学发展的12大任务。之后由华罗庚教授为主任,成立了科学院计算所筹建委员会,组织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专业训练班赴苏联实习。也是在这一年,夏培肃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控制器,编写出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随后1958-1964年的发展时期,我国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根据苏联提供的m-3计算机,经过局部修改后设计出dJS-1机(104机),1958年完成了对这一电子计算机的安装调试,该机器可以运行简单的执行程序,被命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为几十次\/秒。

1959年,又以苏联m-20计算机为蓝本,由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等机构,研制出大型通用电脑104机,该机仍旧为电子管计算机,程序单个字节长度为39位、运算速度为1万次\/秒,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计算机共生产7台。103机、104机都是电子管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军事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工业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而在1965-1972年发展阶段,我国计算机事业受到西方大国的封锁,中苏关系恶化、三年自然灾害严重打击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科研活动开始转向军事国防、军工产品的研发。但计算机工业部门通过自力更生,仍旧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以军事应用为目标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产品逐渐问世。

面对国外晶体管禁运的现实条件,经过1958-1960年几年的努力,建立起生产晶体管半导体的109厂,也就是中国科学院109厂,当年就生产出2万多支晶体管、3万多支二极管。先后在华北计算所研制出108机、108乙机、121机,1965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之后又推出109乙机改进的109丙机,为我国两弹一星试验、产业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被用户称为“功勋机”。

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起步阶段其实就曾经被封锁,但那一代人一直在跋涉,只是后人们忘记了封锁是什么?

他们停下了最底层的研发,将所有体系全部嫁接在外国的技术体系之上,他们曾经迷航!

那个时代,中国的计算机工业并不落后,人们是在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一步步摸索制造,那些最底层的基础,他们其实已经全部掌握。那个时代,我们能够自我规划和设计军工需要的各种计算设备。

沈莹看着夏期期说道,“夏期期,我代表巴彦淖尔给你两个任务!”

夏期期听懂了,她立刻站直了身体。

沈莹继续说道,“第一,关于你的能力和你今天听到的所有谈话,必须保密,一直到你生命的终结!这关乎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命运,你能答应吗?”

“我能”,夏期期严肃的回答道。

“第二个任务,就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体系,这将对我们的军工和科技有巨大的帮助!但那很艰难,你要用你一生来完成,你愿意吗?”

夏期期能听懂,她所掌握的应该非常重要,她再次回答道,“我愿意!”,她就是为了那个老人,为了这个国家而来的,她真的愿意!

夏期期并不知道,那位老者就是夏培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之母!她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只因为华罗庚先生的一句话,只因为她是中华的儿女!

从现在起,这站在帐篷里的八个人,和还趴在餐桌旁流口水小姑娘,他们将一起踹开那道门,那道西方殖民主义进化到资本主义,一直高高树立的科技封锁之门!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有光,所有人都知道计算机是什么?他们将永不停止,他们将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接过那位病床上老人递来接力棒,跑下去,永远的跑下去,跑进未来。。。

当一个又一个人走上前,向夏期期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夏期期呆住了,这些都是她崇拜的人啊!这些都是他们大学里,每一天都在议论的人啊!现在,他们就站在面前,这让她激动!

在听说他们都来自未来,从未来而来,迎着日本人的炮火,来重铸这个国家的命运,她也举起小拳头说道,“我也可以,我可以的!我们一起!相信我,计算机我一定会造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