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147章 兵进东北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147章 兵进东北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蒙古草原的冬天,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寂静世界。寒风凛冽,呼啸着掠过无垠的雪原,卷起细碎的雪沫,如同薄纱般在空中飘扬。草原上的一切都被厚重的积雪覆盖,昔日葱郁的草甸如今只剩下一片洁白,远处的山峦也披上了雪白的外衣,与天空的灰白融为一体,模糊了天地的界限。

太阳在这个季节里显得格外吝啬,日照时间短暂,阳光微弱,无法穿透厚重的云层,给这片土地带来些许温暖。然而,正是这微弱的光芒,为这片雪域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雪地上反射出淡淡的蓝光,如同梦幻般的存在。

尽管冬季的蒙古草原显得荒凉,但生命力依然顽强。偶尔可见一群群的野生动物在雪地中穿梭,它们的身影在这片白色世界中显得格外醒目。牧民们的蒙古包在风雪中矗立,炊烟袅袅升起,为这片寂静的大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生机。这是蒙古草原冬季独有的景致,既有严酷的自然之美,也蕴含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蒙古草原十二月的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个季节非常寒冷,并且降雪非常频繁。

草原上,十二月份的平均高温大约在-13.5°c左右,而平均低温则可降至-22.9°c以下,人如果不动,站在外面真的可以被冻僵。

草原上,飞雪不停的落下,十二月份的天空仿佛就像是有一个洞,雪在不停的落下,野火真的很好奇,这么干燥的冬日,空气里哪里来的这么多水分子?

太阳就是稀罕东西,平均阳光时间只有短短的5小时,这他娘一路其实都摸着黑在走,幸好有指南针和无线电定位,这一望无际的雪,真的让人犯糊涂。

以前他们在冬日也有过军事行动,但祁连山师的军队只是短时间出击,大多数时候是窝在干燥的地洞或者掩体里度过的,柴油取暖器能把这些掩体烘烤的非常暖和,待在里面非常舒服,除了有人烤鞋垫的时候。

让野火好奇的是动物,这么冷的天气,居然雪原上有很多动物的脚印!生命真的让人敬畏,这片大地是所有生命的土地,确实在未来,应该给所有的生灵留下自由的天地。

祁连山师的骑兵们很有意思,他们基本一骑双马,其中的蒙古族士兵对于冬天和战马的理解比汉族人深的多。之所以进攻被推迟到12月底,是因为他们的建议,野火没有想到冬季里,蒙古族战士需要给战马准备这么多东西!

如果换成他,估计战马在路上要死一半!

蒙古草原的冬季非常寒冷,气温常常降至零下几十度,这对所有生物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战马作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需要任何防寒措施。

野火看到这些战士为战马做的保暖:虽然马匹有自身的保暖机制,如厚实的冬季毛皮,但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这些战士要制作一批保暖的马毯和马衣,还有一种供多匹战马挡雪的帐篷。尤其是在夜间或极端天气条件下,没有帐篷防护的战马,也会被活活冻死。

在寒冷的天气中,马匹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因此,需要提供高能量的饲料,如谷物和油脂,以确保它们有足够的热量来抵御寒冷。这群爷爷们,吃的居然比人还好!

冬季水会结冰,确保马匹能够获取到没有结冰的清洁水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中,水可能会结冰,蒙古族战士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停下来,用已经烧过的开水结成的冰块,加热溶解成水,供战马引用!这样能够保护战马的肠胃,这样严寒的气候和遥远的路途,如果战马拉稀了,那很快就会死去。

你见过给马做皮靴吗?冬季地面可能会结冰,这对马蹄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蹄部的护理,这些人会给每一匹战马的马蹄,包上皮毛。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马匹的体温和健康,但需要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也就是寒冬里要适当的活动,但是不能极速奔跑。

这些知识,让汉族战士们开了眼界,他们觉得蒙古族兄弟简直就像一个移动的知识宝库。他们相互之间越来越融洽,香烟,白酒,骂人,一群人混的简直就像亲兄弟。

野火他们有几个旅?

他们现在一共有战斗旅12支,炮兵旅六支。

这一次,铁头统领第三旅和五支新兵旅,加上两个炮兵旅,镇守在乌兰察布。

他们每一天,都在不断的敲掉张家口外围的小据点,战斗一天也没有停过,只是规模不大。

按照野火的话,“冬天也不要闲着,给我一支支拉出练兵!”

野火带走了六个战斗旅和四个炮兵旅,他们从乌兰察布北上,爬冰卧雪,经过锡林格勒,进入兴安盟,一路上都有蒙汉游击队在接应和带路。甚至有些人手充足的地方,有人会在森林区,搭建起蒙古包等待大军的到来。

第一支部队抵达扎兰屯的时候,已经是一月十五日的中午。接下来,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旅抵达。

最舒服的是空军,抗联用了整整一个月,在大山里修建了机场。

他们先用十匹战马组成的雪挡,将大雪拉开。然后,用上千人力夯实土地,为了不堆积积雪,他们不停的清扫大雪,甚至会用上珍贵的盐水。

第一批降落的,是送来物资和武器的轰六,抗联很多战士都是第一次看见这些巨大的铁鸟。

当第一架轰六降落时,无数抗联的战士们,将狗皮帽子扔上了天空,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欢呼,除了祁连山的人力和物力补给,他们其实已经独自战斗了太多年!

这一次听说祁连山师要来,要解放整个东北,他们是最高兴的,很多老兵在飞机落下的那一刻,泪水多的,都来不及擦。

杨司令,一个大男人,死死抱着野火,眼睛里有泪,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等了太多年,我们等了太多年啊!”

是啊!东北,你等了多久?

从九一八的那一声枪响,你就一直站在风雪里等待,你究竟哭了有多少次?你站在高山上,曾经一遍又一遍呼唤东北军,你曾经一遍又一遍呼唤南京,呼喊重庆,可永远是沉默,永远只有沉默。就连东北的子弟兵,那几十万东北军也一去不再回头,是你们忘记了家人吗?是你们忘记了父母吗?

无数东北的壮士倒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无数东北姑娘被日本人糟蹋,无数的血染红了每一片土地和白雪,可始终,这片大地之上有人,就这么孤独的,这么倔强的站着,十一年,日日夜夜的呼喊着。。。

今天,

今天终于有人来了!

无数穿着绿色军装,红色领章,身披白色披风的战士,他们跨过白雪皑皑的蒙古大漠,他们踏过静谧无声的层层林海。

一队又一队士兵和战马,踩过咯吱作响的厚厚雪层,从山林深处,从高山之上,从崎岖的山道间,排山倒海,无穷无尽的走出来。

那一门门装甲大炮,那一辆辆铁甲战车,那一架架铁翼飞鸟,那一辆辆卡车,仿佛无穷无尽的到来。

东北老乡们,每一天都站在山道边,泪眼婆娑的看着一支又一支部队,从老林子里出来。

这天很冷,可沿路村子里的人,都不愿意回去,就站在风雪里看着。一些姑娘和老人,趴在雪地里哭,撕心裂肺,嚎啕大哭。

野火让后勤士兵,将一袋袋粮食放在村庄旁边,没有老百姓去拿,很多老百姓甚至掏出最后的口粮,送给他们,一个老人拉着他们的手,跪着喊,“老总啊,你们不会再走了吧?”

被拉住的干部,本来就是逃难的东北人,他突然就红了眼睛,紧紧握着老人的手,哭着说,“俺们不会走,俺们永远也不会走!”

东北的乡亲啊!

中国对不起你们,我们来晚了!

中**队回来了,我们永远不再离开!

野火这一次带了多少人?步兵八万人,炮兵两万人,这还不含沿途送物资的蒙汉游击队的两万人。

十万大军,兵出雪原,剑指齐齐哈尔!

野火拉着杨司令的手,在小雪里登上山顶,指着眼前的苍茫大地,说道,“今年,我们要结束日本人在东北的存在,第一战,齐齐哈尔,第二战,长春!任他千路来,我便一路去!”

这是推演的结果,雪地行军有困难,加上自己这边拥有精确重火力和空军优势,那么直接硬碰硬,快打快,以最快的速度进攻,以最大的火力投射,以最猛烈的方式,告诉整个东北,告诉东北人民,告诉那些还在**队伍里的东北老兵们,中**队回来了,我们战斗在东北的最前线,我们一往无前!

咔嚓!

新华社记者,拍下这张照片,野火指着远方,杨司令看向远方,远方是一片白雪覆盖的山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