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181章 星罗棋布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181章 星罗棋布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朱可夫在库尔斯克发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行动,然而这一攻势却被保卢斯成功地抵御住了。尽管如此,苏联军队仍然在乌克兰东部广阔的平原地带展开了凌厉的进攻,并成功地切下了一大块土地。双方随即陷入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村庄争夺战之中。

每一天,无论是苏联还是德国,都在每一片茂密的树林、每一座宁静的村庄里展开激烈的战斗与厮杀。无情的炮火将整个乌克兰东部的村庄逐个化为废墟,四处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战火。

从表面上看,双方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只能依靠坚固的堑壕、坚实的碉堡、强大的装甲以及猛烈的火炮,在这片乌克兰战场上不断消耗彼此的国力。这场战争已经变得异常惨烈,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投降,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北,地中海沿岸所有的国家全部被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地中海已然成为德意的内海。

墨索尼里和小胡子在阿尔及利亚全境占领的那一天,同时在柏林和罗马进行了阅兵式和游行,欢呼西欧的统一,欧洲再一次重回罗马帝国鼎盛时代。

西部欧洲的各个大型城市,巴黎,维也纳,华沙,这一天都出现了胜利大游行,这些队伍里面,开路的全是全副武装,举着罗马鹰旗的德**队。

天空中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架架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和螺旋桨轰炸机如同钢铁巨兽一般从机场跑道上呼啸而起。它们穿越过法国西部那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庄园,向着远方的目标疾驰而去。

这些战机飞越了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如同一群凶猛的猎鹰扑向猎物。它们的任务是对英国的工业区进行无情的轰炸,将战火蔓延到这个曾经强大无比的国家。

如今,这种轰炸行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英格兰地区,而是逐渐延伸到了遥远的苏格兰和爱尔兰。每一次轰炸都带来了无尽的破坏与毁灭,让大英帝国的本土工业陷入了绝境。工厂被夷为平地,机器设备被炸得粉碎,工人死伤无数。原本繁荣的工业区如今变得一片狼藉,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大英帝国的本土工业,曾经是世界瞩目的焦点,支撑着这个庞大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然而,如今却已经奄奄一息,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为了重振英国制造业,英国政府决定进行一次工业人口大移民,从英国本土向着加拿大海外省,进行工业生产线 整个计划牵涉到七十万人口和一千三百套工业设备。

这个计划将由英美输送物资的部队来完成,从美国东海岸向英国运送物资完成的船队,将接上这些人和物资先前去加拿大,然后再回到美国东海岸继续运送物资去英国。

美国的胜利轮和护航轻型驱逐舰还在源源不断的下水,德国的潜艇部队也聚集在下西洋海域,每一天都有海轮被击沉。每一天,也有很多德军潜艇,被英美的护航驱逐舰击沉在大海之中。德国和法国的造船厂,也在疯狂的制造潜艇,来补充战场上的损失。

这是一场关于毁灭和制造之间的,终极对决。

美国太平洋舰队,带着缴获的日本舰队,浩浩荡荡的正在跨过印度洋,朝着红海航行而来,这一次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在吉布提登陆,汇合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两万英美军队反攻埃及,以便重新占据苏伊士运河,兵进地中海。

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因为日本军队的退出,接收领土的英国还刚刚从英国本土出发,这造成了一种突然出现的权力真空,民族解放运动如同风暴,猛地燃烧,如同熊熊的烈火。

原来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纷纷成立各自的政府,利用日本人在当地缴械的武装,组建起自己的军队。

丘吉尔大怒,命令英**队必须维护大英帝国的尊严,必须快速抵达,并武力镇压这些反抗的殖民地土着。

古老的东方,千里长江之上,千万面红旗迎着长风招展,百万雄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源源不断的跨过长江。

红旗漫卷南风,今日长缨在手,死死缚住苍龙。

红旗过处,炮火耕耘大地,冲锋号嘹亮,满山遍野的绿色军装士兵,越过山野,火力之猛,子弹之密集,士兵之勇武,**根本无法抵抗,触之即溃,毫无斗志。

国府军队在长江沿线,从未见过如何猛烈的炮火,有参谋军官重炮炮弹落地的爆炸身中,满身灰尘向军部发报,内容如下,“我参与过武汉保卫战,可今日之炮火,胜日军十倍,实不可人力可挡。士兵亦不想战,同为国人,心向安定。此国家统一的大势,已然不可阻挡,望军座三思!”

等军座回电时,命令其坚守时,这个部队已然溃退,长江沿线所谓的坚如磐石,万无一失的防线,被强渡的解放军半天就一脚踹倒,轰然崩解!

国府的电报室内,收到的电报一份接着一份,全是阵地失守,部队溃散的电报。随着电报一封封送进政府办公大楼,大楼的警卫,总能不停的听到,“娘希匹”的叫骂之声。

甘肃处处烽火,铁头的装甲军团横扫马家军骑兵,机枪和重炮把骑兵轰飞,人马俱裂,修建了两年的防线,如同破布一样,一碰就碎。

马家军被杀的失魂落魄,瞬间变成一盘散沙,西北马家在各自家族的机场里挤成一团,亡命的冲上飞机,直飞重庆。

第二野战军的重炮群开始咆哮,几十万士兵杀出山西和陕西,第二战区的防线同样一碰就倒,到处都是溃退和被围歼的电报,更多的部队就地起义,大势已去,谁又可以阻挡?

西南的战争无比诡异,广西,云南,不断有县城失守,到处都是敌人的防御战场。

国府军事参谋人员将一个个城市,用红色的小旗子标上,放眼望去,每一天都有七八个县转换颜色,到处都是一片红色,蓝色的**孤零零的几个,显得异常的扎眼和绝望。

有师级军官将自己的军帽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声喊道,“这怎么打?集结重兵,就会被轰炸。不集结重兵,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小部队去进攻,半个小时就没了声音,那不是战斗,那就是送咱们的兵去死,这战怎么打?这么打下去,除了死人,还有什么意义?”

他解开纽扣,跟副官说,“给我发报,老子不打了!”

副官小心翼翼的问,“师座,给谁发报?”

看了他一眼,像是看一个蠢货,“给重庆发报,你觉得他们会同意我们不打吗?”

副官立刻明白了。

他高兴的立正,敬礼,然后乐滋滋的跑去电报班。这仗他也打够了,起义,必须起义,自己人还打个毛线!老子又不是重庆的高官,老子大不了回老家去种地!

师长是有些矛盾的,这么多年谁手上没有红军的血,但继续这样打,死的都是中国人,死的都是他手下的兵,已经没有意义,他站起来自言自语道,“死就死吧!给自己的弟兄们要找条活路!”

他转身提笔,写下一封电报,“我从军十五年,也打死过红军,有账只管算在我头上。今天我投降,是为了手下的士兵,这群士兵是好样的,他们都打过鬼子,他们都在抗日战场出生入死,流过泪,也流过血,他们也都是中国人,别为难他们!”

野火收到了这封电报,他手指在桌子上弹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于是拿起笔,准备写电报,致电北平,询问关于起义部队的安排。

杨植霖正好看到,他走过来,说道,“不用问了,北平已经有安排,原则上就地起义的部队,不予追究。北平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休养生息,凡投诚的部队就地整编,由第一野战军负责指挥和调用!”

于是,野火直接发报,“中国人不杀中国人,命令你部就地停火,接受整编,随时待命!”

广西,云南,一支支国府的军队,放下武器,两天内整编完成,开始不断汇聚,如同滚滚铁流,向着其他**防区推进。

这就像是雪崩,当山头上的第一块雪崩塌,山下的雪块就会依次解体,就算是坚硬的冰块,也无法阻挡千百吨的大雪重压,会被碾碎,解体,然后再次被冰雪推动,顺着雪峰的陡坡,轰然垮塌!

也有死硬的部队,但上百架轻骑兵和战斗机,带着五十公斤和一百公斤的重磅炸弹,沿着壕沟开始轰炸之后,再撒上漫天的劝降字条,人心也会散了!

其中,有一些字条上写着一个问题,“你们为了谁打仗?”

中**人是不怕死的,但他们要知道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而死!

跟日本人死战,那是保家卫国!

可今天为什么人死战?

为了大地主?

为了资本家?

为了外国在中国的买办?

这样的战斗,有意义吗?

这样的死,对的起谁?

在北京号的指挥室里,西南的大地图上,那些已经解放的城市越来越多,军事参谋部有时都来不及标定。

严慰宽一直就站在这张地图前面,作为保定军校的学生,他这一生跌宕起伏,九死一生。他看过饿死在窝棚的一家人;他看过赤脚在雪地里行走的孩子;他看过乱兵冲进村子,无法管束;他看到过,饿得受不了吃棉絮的战士;他看到过,马路边无数卖儿卖女的流民。

他也在巴彦淖尔看到了希望,那里不种鸦片,那里的黄河边全是庄稼。那里,至少不会饿死人,沈莹做的很好,蒙汉游击队会给予流浪的人最基本的温饱。就那么一件棉衣,一碗粥,严慰宽甚至能在那些人的脸上,看到笑容。

在巴彦淖尔想种地,就去登记,可以提供农具和田地,政府会按照开垦的田地支付粮食和银钱。想做工,政府会安排最简单的工作,派人手把手教你,提供吃住。

这个时代终于要落幕了!

这场大戏,到今天终于要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