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183章 埋头建设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183章 埋头建设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解放战争的进度非常快,第二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铁头部队,从陕西,甘肃一直往西进攻,大量骡马,歼击车和汽车的加入,又有运五和轰六补充物资,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拿下了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

现在巴彦淖尔和东北的兵工厂火力全开,十八条轻骑兵流水线,每个月能出产一千架旋翼机,每个野战军团都能分到大约两百架,这些飞行的轻步兵快速收复着边境的哨所,而且对于边境哨所的物资补充也比过去要容易很多。

在青藏高原的哨所,以前驻扎十名士兵,用马队运送补给都非常困难,现在驻扎一个连队都非常轻松。

第二野战军团,第三野战军团,第四野战军团,从长江以北,排山倒海,一路南下,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底,已经和第一野战军团向上进攻的部队汇合。

双方碰头的那一刻,欢呼声响彻了南方的山谷,无数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和钢盔,不知道被那个兔崽子给捡走了,只能回去写检讨,再领一件!

第一野战军团只用两个月就解放了,广西,云南和贵州,以及四川大部。

到一九四三年年底,重庆终于投降,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沈莹在一九四四年三月十日,向北京递交了全国工业发展规划,整个工业发展制定如下:

一,以巴彦淖尔为工业源头,建立起黄河工业带,以金属冶炼和重工业制造为主。

二,以沈阳和长春为工业源头,建立渤海工业圈,以重工业制造和军事工业为主。

三,以山东和上海为两个基地,建立面向海洋的船舶工业,以海洋运输业为先导。

四,以长江为纽带建立长江沿线的工业带,分工协作,从上海出海,辐射东亚。以汽车工业,现代农业机械,为先导产业。

四,以广西,广东和福建为产业基地,这里有很多人有海外关系,轻工业产品更容易建立销售网络,所以建立面向整个东南亚的轻工业基地。

起义的**,人数之多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你们猜一猜,**在1943年年底到底有多少人?

北京最后觉得,挑选最优秀的士兵留下,大约只占军队人数的五分之一,依然有一百万军队。

剩下的四百五十万**,采取自愿政策,愿意留下的全部进入建设兵团,被强行抓丁想要回去的发钱,免费用火车和汽车送回故乡。

最后留下的士兵有一百五十万,他们先后组建,投入五个大型工业地带的建设。

这一次,中国有原子弹背书,直接就从沿海开始利用海洋和江河的大规模运输,构架起经济血管,效率远远高于另一个时空。

而后,交通运输部,也开始了中国地理大动脉建设工程,这一次首先开工的是一横一纵,全部是双线铁路。

一纵,是从佳木斯开始,沿途南下,穿越长春,沈阳,北京,一路南下连接起广州和南宁。

一横,是从拉萨开始,一路向东连接到上海。

于此同时,各个确立的省级机构,要用四车道标准公路联通主要城市,然后双车道联通所有县级城镇。

新疆的油田开始投产,一条能源铁路将新疆和大同连接,穿越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哈密,酒泉,兰州,银川,巴彦淖尔,一直到包头,连接原来的京包线,构建起一条以煤和油组成的国家能源生命线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这条铁路将新疆和中国的经济体系紧密相连。

最后,沈莹,仲文骢和黄老联名上书北京,希望最早进入和平状态的中国能够放开国门,吸收所有动荡地区的高技术和高知识人才,开始建立六个高知识人才城镇,提供最好的生活和物资条件,吸引外国科学工作者来中国工作。

这封联名电报如下:

“我们需要科学人才,要和美国进行全球人才竞争,要建立一个科学和经济可循环体系,大学负责创造新的研究成果,而依附在大学旁边的城镇负责将这些科研成果进行从零到一的转变,然后再依托全国的产业链进行从一到无穷的产业转化。

海外还有很多的中华学子,要用最好的政策吸引他们回来,同时我们也要敞开胸怀吸引全球的科学人才,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科学研究。

中华的科学,从明代以后就已经落后,我们必须要快速发展,否则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会再次被抛弃在后面。

我们建议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和西安,建立一个以五万人为基础的科学小镇,提供两层楼,提供暖气和全套生活配套,提供最高的福利待遇,前十年,由国家统一建设和生活扶持。十年以后这些小镇将转为自我经营,这些待遇只提供给科研工作者,要在中国树立起以尊敬知识工作为导向国家认同。

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五日,巴彦淖尔工业委员会。”

中央的反应很快,在四月一日就做出批复,命令工程兵开始建设中国的第一批高知识人才小镇,规划设计交给王胖子带领的设计院。

王胖子接到这个任务,他嘿嘿的笑了,五万人的小镇,那他娘简直是手到擒来啊!

这点工程量,在他看来,简直就不是一件事。他直接用五天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录,从房子的规划,到园林设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从下水道,到公共游泳池,从电影院,到商业街,从公共汽车站,到公园,反正现代社会高档社区有的,他统统都列了上去。

带着三十几个工程师开始分工协作,用了两个月完成了所有设计,甚至还参照南北方不同的文化设计了园林。

为了施工方便,所有的小洋房倒是统一设计,两层楼,带地下室,带花园还带两个停车位的车库,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住他娘一百年,没有问题!

一张张手绘的设计稿,一幅幅手绘的内装图被翻拍成照片,然后做成一本本印刷材料,寄往北京。

北京收到这份设计方案的时候,所有人都啧啧称奇,这地方莫不是神仙住的地方?领路人笑着说,“还是读书好啊!大家都要鼓励孩子读书,读的书多,有知识,就应该有好的待遇,是应该立一个榜样!”

当规划获得通过,很多大学的教授都收到了这个规划,所有人都感慨道,“华夏数千年,没有见过哪个朝代,如此重视学者,没有讲过哪个朝代如此重视知识!中华是有希望的,把这些规划告诉海外的游子们,让他们回来看看吧!”

中国从1944年,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时代,三百五十万工程兵,加上各地组建的建设队伍,一年参与建设的总人口数,达到不可思议的一千五百万。

同年,因为大规模的农具下乡工程,大规模工业制造的人力水车,金属农具,简易牛车,都可以向村子购买,分三年用粮食偿还。

随着战争结束,沈莹甚至一次性将五千辆各种卡车直接从军转民,连同汽车兵和机修兵一起,分派去所有乡镇,支援当地建设。每个县都可以分到两台汽车,这些汽车按照军队规定,按照计划,每周都要前去各个通公路的村子,免费提供运力服务,帮助村民从城里运送物资来村子,也帮助村子运送产出去城镇。但是这是借的,汽车和人员,一旦发生战争,要立刻归队。同时,养护汽车和人员,镇里面要出钱。

沈莹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减少国家负担,同时也向地方提供运力,支援地方建设和培养汽车驾驶维修人才。

沈莹没有想到,就这两台车,居然把各个村子的劳动力都调动了,没有道路的村子居然自发组织修路,毕竟汽车一次运五吨,农民要用多少马车和人力才能运这么多东西出去?

一年时间,很多村子自发修建了公路,让汽车可以从临近的村子进来,可以帮助他们将农产品运出去。

一个社会总有聪明的人才,很多镇政府发现农村建设有需求,而且每年提供资金养护车辆,这些钱五年就能买一台汽车。于是提出了购买卡车,跟农具一样分期付款,五年付清,还支付利息。

沈莹做了批复,“可以”。

于是,当一个县突然多了五台车,其他的县市就坐不住了,一打听,居然可以分五年付款。

周边所有乡镇坐下来,一算账,泥马?我们也要,先来五台!

一传十,十传百,随着汽车在各地的运输,分期付款可以购买汽车的消息,在整个中国大地上在迅速扩散,连西南的大山里,也有村庄跑到市里发来电报,他们路程更远,人力运输更困难,愿意主动修路,购买汽车。

于是,中国汽车业的第一批大规模民用订单的电报,像雪花一样飞来,一年的总订单量,一次性超过十万台。

北京的工业委员会,拿到这份统计完的订单,所有人都震惊了!

从来都没有想过,中国能有这么大的购买量,从来也不曾幻想过,汽车工业在中国会有这么大的民间订单!

十万台,是什么概念?按照这时的载重能力,每台车可以装载五吨,一天跑一次短途运输,那么一天能够提供五十万吨运力,一年能够提供这个国家万吨运力。

1944年的美国能制造多少卡车?

1944年,美国能够制造卡车大约是二十万辆多一点。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收到相当于美国一半的产能需求,当和平到来,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有了希望,这个国家就立刻爆发出对新事物无穷渴望。

工业部就这件事,开了会议,甚至请了各个乡镇的三十多位代表,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是否五年能够支付货款?

一个老农民说了一句实诚话,“养牛也要花钱,还会生病,还要养到成年才能拉货。牛车拖的少,来去也慢,还要动用劳动力跟着牛车行进。这农忙时节,牛还要下田,越是需要运东西的时候,越没有运力,两三个村子凑一凑,用养五头牛车的钱,就能买一台车,到时候一起用,为啥子不干?”

好家伙,这真是朴素的道理,是啊!中国需要运力,中国渴望运力,既然老百姓需要,那就要造!

可汽车制造的生产线不够啊!

现在把巴彦淖尔和东北的产能全算上,就算扩产,一年也只能生产五万台,还有整整五万台的产能缺口!

沈莹笑了,她说道,“首先,将日本的生产线利用起来,然后苏联和英国在我们这里购买武器,用这笔钱直接向美国下汽车生产线和工程师订单,现在太平洋一片通途,给我们半年时间,十万台汽车的生产线,一定能够满足,而且我们还要提前量!这种势头,要保持住,汽车产业能够带动的企业非常多,不但要保持住,还要向东南亚出口,先向支援抗日战争的海外华侨赠送一百辆中国汽车,让他们在东南亚跑起来,建立中国汽车的口碑,五年分期让他们也可以购买,并在亚洲销售,这片市场我们要了!”

于是,所有的订单电报,都得到了回复,只是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但最晚的订单,到1945年年初,也能交付。

原本,沈莹觉得这生意,要等第一批交付以后才能慢慢再次增加,可她真的没想到。

四月交付了三千辆,六月第一批交付地区的订单又来了,而且数量居然翻两番,这简直不可思议!

(大家不要有疑问,按照原来的历史,1950年中国的卡车产量一年就是60万台,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建设需要。只是沈莹他们并不知道历史数据,所以这些暴涨的订单需求,确实让他们吃惊。)

同样,轻工业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整个中国物资极度缺乏,那时的老百姓靠农田的产出购买物资,每一次要到收获时才有一点余钱购买家用和农具,可现在村子里有一份分期付款购买的报纸,老百姓可以分三年购买农具和家用,而且随着工业的成长,税收也少一些,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置办新农具和家庭用品。

这爆发出来的轻工业需求,所有的工业无论如何扩产,都满足不了需求,中国的民间轻工业投入,简直无比兴旺。所有的城市都在投入轻工业作坊,这个时代只要投入,就会有回报,收入比农业高出很多。 城市居民都合伙建立小工厂,向政府纳税,也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

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六年,野火他们看到经济增长率,所有人都觉得这数据真实吗?

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2%?

(真实历史,1950-1952年,Gdp增速分别为22.3%(1952年)和16.6%(1951年))

这个时期,由于沈莹这个大神级的存在,大量的农村资金得以保留,轻工业发展的速度更快。

另外,苏联和英国的军火需求,中国的军火更便宜,赵新新和野火几乎就包圆了这两个国家的需求,黄金就像水一样流入中**工,中国自己的军工的投入,几乎就像不要钱一样。

而且,居然这些军火还能带来积分,这下把穿越众笑昏了!

一边数钞票,一边赚军功,这世界突然变得很可爱!

英国佬,居然真的重新占领了印度,但是在缅甸,却被打的灰头土脸,现在一边要和德国开战,天天被轰炸,加拿大的人口又太少,军工恢复的很慢。

于是,英国人提出,要分期付款!

王胖子这时跳出来,说道,“沈莹啊!你看是不是一半让英国人分期付款,一半让他们用澳大利亚的那些土地和山地做货款。这时候,他们应该还没发现那里有大规模铁矿吧!让他们把西澳大利亚州卖给我们,要所有地权,那里现在还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英国人肯定会卖!”

于是,英国人真的卖了,他们卖了很多岛屿给美国人,也不差这块屁也没有的地方,穿越众再次笑疯了。

现在,南中国海被收进腰包,海里有足够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被收进腰包,我们还缺啥?

啥也不缺,开干吧!

在英国人签约的第二天,沈莹就向澳大利亚派出矿业勘探公司,沿着澳大利亚一路勘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