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211章 中国轻骑兵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211章 中国轻骑兵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这世界大国都有空降兵(Airborne troops),又称“伞兵”,是指以伞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是军队中一支独特的兵种。

这个兵种的发明者是苏联,1927年,苏联开始使用空降兵,它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不得不承认,苏联确实是一个拥有军事强国思维的国家,他们发明和创造了很多军事兵种和理论。

其他国家也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空降方式,英国和美国除了有空降兵,也还有一种用滑翔机进行空投的部队。

可1945年6月23日夜里,中国援缅自愿军却给全世界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空中突击方式。

现在的军用轻骑兵已经进化出了很多种类,分为野地起降型,水上起降型和雪地起降型,三种版本。

同时,新版本的旋翼机,其功率被放大,除了能搭乘三名战士以外,后部还增加了一个铝制货框,可以再携带50公斤的补给。

野地起降型的轻骑兵,轮胎被放大,轮胎内部的气压降低,这样可以增加轮胎的接触面,可以在河道外的沙地,简易土路,甚至只要是平坦一点的野地也能降落。

轻骑兵,满载降落的时候,只要三十米距离就能停下。

后座位两个战士会飞快跳下,然后从铝制金属框里抽出补给包,轻骑兵就能再次起飞。

卸掉人员和载重的轻骑兵,起飞距离也只需要三十米,就能拔地而起,再次返程。

这一次,轻骑兵因为需要快速返程,所有后面的铝制金属框内携带的是一个自封式油箱,这种油箱被子弹击中,会自动封闭弹孔,阻止燃油泄露。

五百五十公里的航程,为了躲避雷达的侦察,也为了不给敌人反应,用机枪开火的时间,这一次轻骑兵军团的五千架轻骑兵,拉出了一条横向的飞行阵列。

夜空中,旋翼机的黑夜标识灯被点亮,机头,机尾,两侧各有两个灯泡,用来标识长度和宽度。这些灯的外罩被特别设计,它们的亮度用肉眼只能在二十米左右看清,超过二十米光亮会慢慢减弱。

机群在夏夜的星空里,缓缓的展开。它们迎着夏夜的微风飞行,横向不断展开,一直到,形成了一个正面一千架领头机,每架领头机的后面,跟着四架旋翼机。

这个飞行在离地五十米高度的空中突击阵型,宽度展开达到了十公里,他们就像一条漂浮在天地间的隐隐约约的光带,以一百三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直扑仰光城而去。

这些在五十米高度,130公里速度,极速贴地飞过的五台摩托车的嗡嗡声,来的极快,去的也极快。

地面上的巡逻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嗡”的一声从他们的头顶飞过,消失在星空里。

但美军仰光总部还是接到了几个无线电报告,说是有什么东西飞过了头顶。

凌晨值班的美军,致电了雷达站,让他们观察一下雷达,可雷达上毫无反应。

这个时期的雷达,被安置在地面高处,比如山坡上,其观察距离有限,另外这些雷达会自动忽视地面杂波,还无法有效探查和分辨贴近地面的空中目标。

当然,直到今天,这种贴着地面几十米高度的低慢小目标,也是一件非常让雷达系统头疼的事。

凌晨一点一刻,五千架满载人员的轻骑兵,已经接近仰光城外,这个时候的仰光灯火很少,只是一座横亘在星光里有几点灯光的黑影。

祁连山指挥旋翼机在仰光城外三公里的一条土路上降落。

第一批旋翼机降落,其他的旋翼机开始盘旋,等待无线电里喊道他们的序号和降落编号。

轻骑兵发明了一种大机群空降办法,第一批旋翼机将第一批引导人员放下,然后迅速起飞。

这些引导人员带有一根一百米长电线和电池。

他们两人一组,一人站在路上,一人拖着电线飞速奔跑,当线路到底就停下,接通电池,电线上的小灯泡亮起。同时铺开一块四型的大布,用自己的大手电筒照在这块布上。

这时,高空上盘旋的旋翼机们,就能看到,下方一个一个的一百米跑道在快速成型,而且每个跑道都有手电筒照出来的数字。

接下来,就是有指挥人员在报数,“轻骑兵152,降落7号跑道”,“轻骑兵153,降落八号跑道”,“轻骑兵154,降落九号跑道”

随着,降落的数量的增加,跑道数量也在增加,开阔野地里被排查过地面,也可以拉开跑道灯。

十五分钟后,六十条跑道全部成型。

每一批可以降落60架旋翼机,每架旋翼机降落和起飞,用时不到十五秒。

25分钟之后,5000架旋翼机已经全部返航

凌晨两点,留下一千士兵,构建阵地,防御这片降落地点。

祁连山将95—1步枪的消音器和微光夜视仪装好,对着几个营长笑了笑,说道,“走!咱们去逛逛仰光的夜市!”

九千士兵,全副武装,背着自己的背包,举着带有消声器和夜视仪的步枪,开始朝着仰光城摸去。

美国士兵和救缅军在城外的营地,就在一公里外,营地外面就是进入仰光的公路。

这个营地,今天刚刚被轰炸过,在夜视仪里,整个营地破破烂烂,看上去有些凄凉和无助。

营地有两层沙包工事,每一层都有两个站岗的士兵,从这一点看来,美国人的防御还挺严密。

祁连山趴在土坎上,通过枪上的微光镜观察了一下,放下枪,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原野,满满当当都是士兵蒙着网兜子的头盔。

他对三个营长,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分开两个营,把这个美军营地包了。然后安排八个狙击手,把这四个守卫干掉。

祁连山作战有他的特点,那就是狠,比如他的部队干掉守卫,通常都是两个同时瞄准一个,只打脑袋。

很快,八个哲别狙击手就位,将包裹草管的88狙击步枪架好,瞄准目标。

他们的副手,右手拿着步谈机,靠在耳朵边,左手悬空。

祁连山等到两个营包抄到位,轻轻的对着步谈机说道,“打!”

副手,立刻轻拍哲别的腰部,“噗”,“噗”,“噗”,八声狙击枪的声音响起。

微光夜视镜里,祁连山能看到,四个站岗美军,脑袋后都有血箭爆出,然后仰面栽倒。

一个排的士兵,匍匐着,快速爬到门口,四个士兵站起来,就站在刚刚美军的位置。

其他人,继续向着营门内摸进去。。。

不久,步谈机里有声音传来,“迎面已经占领,安全。”

祁连山挥了挥手,又一个排匍匐着从土坎上,爬了过去。等到,守门的士兵用打火机点烟,打火机连续点火三次。

祁连山拍了拍身边的营长,营长挥了挥手,大量的士兵开始匍匐前进,逐一进入了营区。

接着,营区里面有“噗噗”的声音不断响起。

祁连山翻身坐到土坎后面,用钢盔遮住,点了一根烟,狠狠吸了一口。

现在就看手下士兵的了,这要是还打不下来,那全体都要去吃屎了!

十分钟,这个美军营地的战斗结束,但是最后的美军还是被惊动,枪声,手榴弹的连续爆炸声,12.7毫米机枪的咆哮射击声,还是惊动了仰光城里的美军。

祁连山果断下令,“留下一个营,在这边建立防御阵地,另外两个营从旁边一条路摸进去。六零迫全部给老子,分散架在三个营中间地带。”

轻骑兵装备的是93式60毫米口径迫击炮,这炮比一般部队装备的89式60迫,射程要远的多。它的最大射程:5564米;最大射速:20发\/分。

当然,轻骑兵部队还带有107毫米口径的火箭筒,分为杀爆弹头和破甲弹头两种。

美军赶来的是一个装甲连,五辆坦克和七辆半履带运兵车,屁股后面还跟着一辆吉普车。

战斗进行的很快,埋伏在山坡后面的轻骑兵们,先用穿甲弹火箭筒两发一个,快速点名一百米外的五辆坦克。

然后,95式步枪,在黑夜里清晰的将所有跳下半履带车的美军逐一点名。

美军死的无比郁闷,他们朝着四周黑漆漆的田地和山岭,胡乱开枪,可总是不断有人倒下。

想爬回半履带车,刚刚站起身,就会被远处两三挺,带微光夜视仪的12.7毫米机枪组点名,上半身直接被打断,鲜血喷了一地,没有曳光弹,他们死都不知道,到底是谁下的黑手。

只有最后的那辆吉普车,在五辆坦克被点名后,立刻调头,跑了。。。火箭弹都没能追上,真的是技艺高超。。。

凌晨四点,除了埋伏在城外降落区1000人,空中突击部队,已经全员进入仰光城区,城市里到处都是枪声,爆炸声。

美军军官们,全部慌忙朝着海边的机场撤退,整个美军指挥系统全部乱了。

当祁连山带着人走进美军仰光指挥部,指挥部里一片狼藉,明显有手榴弹的爆炸痕迹,七八个美军军官躺在那里,浑身都是弹孔,很多资料都没有来的及烧毁。

七八部电话,铃声在不断响起。

祁连山,走上前去,拿起一门电话,就听到电话里,叽哩咕嘟的一阵鸟语,他说了一句,“老子是祁连山,现在仰光归老子了,告诉那个杜鲁门,别在亚洲搞事情,不然,老子会去华盛顿找他!”

然后,“砰”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祁连山看了看墙上的地图,他发现几个高地上标着红点,于是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红点,对着身边的通讯兵喊道,“发电报,把这几个坐标告诉空军,让他们轰了这几个地方!就说那里有雷达!”

祁连山是靠猜的,他反正看到自己这边的雷达就安装在山上,反正空军的炸弹又不是他的,轰就轰了,他又不少根毛。

于是,美国的雷达兵真的是惨了,夜里执勤的士兵,就被眼睁睁看着雷达上的原本混乱飞行的一群亮点,突然直直就向自己这边飞来,拼命大喊,“我们暴露了,Fuck!”

这一夜,美军丢了仰光,丢了雷达站,指挥部里的大型通讯系统丢失,整个指挥系统彻底混乱。

前沿阵地的美军,立刻派出装甲部队,回援仰光城,可他们没有发现,就在前方山区里,有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正在黑夜里疾行,冲着他们的阵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