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222章 缅甸终局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222章 缅甸终局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随着南海深处美国航母舰队的沉没,第二次仰光空战美国两个航空队被彻底消灭。

今天的亚洲,美军只剩下一个日本的航母舰队,十万美国陆军和第二十航空队。

棉兰老岛上有两万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军的第十二航空队,也刚刚抵达关岛,目前在等待命令。

现在,美国在亚洲的军事指挥部方寸大乱,短短几日,看上去无比强大的美国海空军,居然瞬间崩塌。

现在日本的航母舰队不敢出海,曾经随意驰骋的大海,今天仿佛处处都是危险,谁也不知道水下的敌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按照美国海军驱逐舰的报告,美国的声呐系统,只能听到海底的非常细小,且无法连续跟踪的声音。

最可怕的是,敌人鱼雷的命中率太高了,就算高速行进,做曲线航行的驱逐舰也无法摆脱。

美军航空队,同样也不敢轻易出动,现在的敌人太邪门,他们死死的被压在中低空,完全处于劣势就算了,真正的威胁来自轰炸机,所有出战的飞机,最终连自己的机场都无法保住,。

三个航空队彻底的覆灭,让剩下的两个美国航空队,如芒在背,再没有找到能够有效的空中安全策略,他们再也不敢窥视缅甸战场。

六月二十六日下午,美军最后一个完整的装甲师,在仰光北面,终于遇上了南下的援缅自愿军前锋部队。

这是双方陆军,第一次白天的战场交锋,利用丘陵地带进行防御作战的美国装甲师,依托壕沟和工事。

他们的任务是拖延自愿军的进攻,为围攻仰光的装甲师提供至少两天的时间。

美军想依托丘陵间的洼地,进行坦克炮集火,来阻止中国装甲部队的突击。

可失去空中优势的美军,这一次遇到的是一支完全不同的部队,美军的阵地和分散部署的坦克,只坚持了不到两个小时整个部队就崩溃了。

一个被俘虏的美**官,在他的日记里写到,“失去天空的美军,就不再是美军了?我们那些看起来坚固的阵地,在中**队的立体攻击体系下,如同冬日里的树叶,狂风一来,瞬间就凋零了一地!

在开战之初,中国人的炮兵和空军在阵地上扔下了上千吨的航空炸弹和重型炮弹,爆炸的威力极大,冲击波肉眼可见!

有一种可以低空轰炸的战斗机,它们贴着地面飞行,能够精准的把航空炸弹扔进壕沟,一枚炸弹就能让几十米的壕沟变成血肉地狱。

对方坦克的外部挂有很多方形模块,我们的坦克炮,反坦克炮,都无法击穿他们的正面,但他们能够一炮打穿我们的坦克,美国陆军的装备落后于德国,苏联,然而今天看来我们更落后与中国。

可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飞在空中的小飞行器,他们的火箭弹能够直射坦克和装甲车的顶部装甲,那里是最薄弱的地方,那些从天而降的火箭弹,能够轻易的撕开顶部装甲,然后在装甲内部爆炸。他们的大口径破甲火箭弹,在坦克顶部爆炸,金属射流在坦克内部溅射,烧穿血肉,引燃弹药,内部弹药的爆炸会将整个坦克炮塔掀飞。

飞行器里的机枪,杀伤力更加可怕,这种武器的出现,让壕沟战术彻底过时。他们排成三行十列,三十架小型飞行器组成长条行方阵,他们就沿着壕沟顶部两千米左右飞行,机枪扫过壕沟时,大口径子弹打穿头盔,将人的头颅打的粉碎,现场恐怖无比。

我就躲在壕沟旁的小洞里,看着外面的美国战士被成群打倒,子弹直接撕裂人体,到处是残肢,到处都是血。冲进壕沟的战士,根本躲无可躲,有人为了争夺小洞,甚至向自己人开枪。

我们原本需要坚守两天,可真的交手,我们只守了不到一个小时,阵地就崩溃了。我们四个人,就躲在壕沟旁的小洞里,根本就不敢进入壕沟,最后我们是在小洞里投降的。这样的战斗没有意义,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简直就像狼群,而我们就像是待宰的羔羊!”

六月二十六日傍晚,在仰光废墟里战斗的美军装甲师,也走到他们命运的终点。

在那如血的夕阳余晖之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令人震撼的一幕:数千架轻骑兵飞行器宛如一群矫健的飞鸟,它们以整齐而又迅猛的姿态成片地出现在辽阔的天空之上。这些飞行器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光,与背后那片被染成了金色的绚丽晚霞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气势恢宏的画卷。

看着夕阳下,空中飞来数千的轻骑兵飞行军团。仰光的中国守军阵地,响起海潮般的欢呼,他们浴血奋战,他们用血肉守护仰光城,现在,援军终于到来。

祁连山站在夕阳下,看着飞过头顶的轻骑兵,对着步谈机大声喊道,“给我炸死这群王八蛋,将这群王八蛋赶进大海!”

这些造型奇特、线条流畅的旋翼飞行器在空中灵活地穿梭着,它们被巧妙地划分成了一个个紧密协作的战斗小组。每个战斗组都由整整十架飞行器组成,远远望去,它们就宛如一群轻盈敏捷的蜻蜓一般。

只见这些“蜻蜓”们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和精准度,围绕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持续地盘旋飞行。每当它们飞临目标上空时,便会毫不犹豫地扔下一枚枚威力巨大的炸弹。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如同一阵狂暴的火雨倾盆而下,瞬间将下方的土地化作一片火海。

与此同时,飞行器上装备精良的重机枪也开始喷吐出致命的火舌,密集的子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出,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而那些更为强大的火箭弹,则带着尖锐的呼啸声轰然射出,准确无误地命中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原本坚不可摧的钢铁巨兽转眼之间就沦为了一堆扭曲变形的金属废墟,散发出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

战斗持续到夜晚,随着59坦克部队抵达,缅甸的美国孤军只能撤退去海边。

夜里十点,被围困在海滩上,最后的一万美军和最后数千救缅军发出明码投降电报,缅甸战争结束。

麦克阿瑟也在这天夜里十一点,正式被解除职务,失魂落魄的乘坐飞机,返回美国。

接替麦克阿瑟的是马歇尔将军,他临时接受任命,飞往东日本福岛,负责重组亚洲军团。

与马歇尔同机降落的还有巴顿,他负责重整陆军。

美国国会在第二天下午,大量议员疯狂叫嚣,“亚洲和太平洋是美国核心利益,我们必须进行反击!”

这一天上午,美**工集团开出了近三十张支票,同时在这一天下午,他们获得了三十五亿美军的军事预算,用于重建美军损失的战争单位。

1945年,美军在这一年的军费开支为890亿美元,而同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为2175亿美元,军费约占国民收入的43%,厉害啊!

同年,十二穿越众的控制下,中国的军费开支,只用到了国民收入的8%。来至于英俄的订单,系统的产品,让1945年战争中的中国,还能进行国家建设。

中国国内的基建和工厂建设还在进行,民生生活水平还能在战争中不断的提升。

与此同时,那支佩戴着洁白如雪围巾的菩萨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接管了缅甸全国的政权。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后,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和平与安宁的曙光。

随着政权的平稳过渡,缅甸社会逐渐步入正轨,开始全力投入到生产活动之中,积极开展各项民生建设工作。田间地头,农民们辛勤劳作,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忙碌地生产着各类商品。城市街道上,商店、餐馆重新开门营业,人们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繁荣。

菩萨军的影响力如同春风一般吹拂过边境,悄然蔓延至印度东部地区。众多印度东部的部族听闻菩萨军的赫赫威名和治理成就后,纷纷派遣使者前来,表示愿意加入这支正义之师,并请求协助他们修筑道路以便更好地与菩萨军展开贸易往来。一时间,双方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项目不断涌现。

在阳光炽热、热浪滚滚的六月底,泰国政府突然发布了一项震撼全球的声明:他们明确表示不再欢迎美**队继续在其境内驻军!这一决定犹如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地区军事格局的平静。

紧接着,更令人瞩目的消息传来——泰国方面有意将原本属于美军的重要军事基地转租给中国的海军与空军部队使用。这个决策无疑展示出了泰方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以及双方之间深厚友谊的有力证明。

泰国政府发表声明:“长期以来,中泰两国始终保持着密切且友好的关系。这种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个世纪之前。无论是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还是政治互信等诸多领域,两国都展现出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积极态度。”

随着这一转租计划的提出,不仅进一步加深了中泰两国间的紧密联系,更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了强大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