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224章 年12月欧洲惊变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224章 年12月欧洲惊变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谁也没有想到,历史再次展现了它的韧性。

那个柏林的小胡子,在经历过46次刺杀之后,终于把自己的幸运全部用完。

一个从苏联战场撤回德国的残疾老兵,一名德军狙击手。在1945年12月25日,德国柏林的一次演讲时,用一把德军狙击枪,在一千米外的城市水塔上,将会场上激情澎湃,咆哮演讲的小胡子,一枪打死。

这个德国老兵,为了准备这次暗杀,他在那个水塔上,计划了整整两个月。他甚至以维修的名义,用水泥和砖头水塔上修建了一个隐蔽层,可以勉强爬进去一个人。

大会开始前,负责检查的德国党卫军,他们爬上水塔,就站在这个老兵的头顶,走来走去,认真检查,也没有发现这个隔层。

子弹从前胸射入,巨大的动能将小胡子的心脏打爆后,再次从后胸飞出,当场就死透了,毫无医治的可能。

第二天,整个意大利也乱了,大批饥饿的人民,开始冲击意大利各地的政府,要求停战!

墨索尼里下令,调动罗马城守军,进行军事镇压,可这就是意大利悲剧的起点。

12月26日夜里,罗马人民集会游行,大量人群冲进军队,枪声响起,罗马这一夜到处都是血。

这一次镇压,导致被枪杀和踩踏而死的人数,超过一万,这里面有很多意大利士兵的家属。

意大利的军队内部暗潮涌动,12月30日,第一支意大利起义军在那不勒斯开响了第一枪。接下来,整个意大利都乱了,意大利的军队开始相互征伐。

与此同时,南斯拉夫,捷克,法国,民族解放力量也同时爆发,驻外德军被彻底拖入了内乱。

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经年累月的战争,饥饿,物资极度匮乏和小胡子的离世,彻底压倒的德国人民最后的坚忍。动乱开始蔓延向德国本土,饥饿的德国民众开始在各个城市里静坐,各个工厂开始停产,德国的工业生产陷入停顿!

英国,在一九四六年一月,正式和德国,意大利签署休战条约,条约约定双方的海军和空军休战一年。

斯大林无比愤怒,他咆哮道,“苏联必须强大,任何盟友都不可靠!”

二月,意大利叛军俘虏墨索里尼。德军进入意大利,开始营救墨索里尼,并协助平叛。

可这一次的意大利军队,却打的异常顽强。

德军的后方工业停顿,前方物资补给困难重重,战争陷入亚平宁半岛的泥滩。

苏联人的喷气式飞机开始大批量参战,米格15和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在东欧上空互有胜负。

但这个时候,苏联人保家卫国,同心协力的精神,其广阔的国土,背靠中国工业体系的补给,开始在空中战场上一点点压倒德国空军。

由戈林组建的德国政府,在处理内部事务上,缺乏个人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

德军本身也开始四分五裂,大量的德**队统领,也开始站出来,呼吁全面停战!

德国再次秘密派出外交使团,赴苏联讨论停战协议!

西欧,到此时,同时被核战争威胁论,大面积饥饿,治安彻底恶化,政治解体和工业产能停顿,大量的民众开始厌倦战争!

在中国的德意科学家,为了朋友和学生的安全,安排了大量德国和意大利的工程人员和科学家,经由瑞典,向中国进行技术移民。

德国,意大利和瑞典政府,最后秘密和中国通过了一系列科学合作协议,同意了将近两千七百名科学家的中国移民计划。

按照协议,这三国的科学家可以在战争结束以后,可以自由选择是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欧洲。同时,他们的科学研究,将要和他们本来任职的大学分享。

第一批两百名核物理和热动力系统科学家,乘坐瑞典轮船,穿越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终于在一九四六年的三月抵达缅甸皎漂港。

他们在这里乘坐飞机,直飞合肥,在这里将组建第一个民用核能研发中心。

沈莹在合肥接待这群科研人员,给他们的生活做出了最好的安排,各地的科学家小镇再一次扩建。

沈莹做出如下安排,

一,我们提供科研助手,跟随外国科学家从事他们的研究方向,跟随学习。

二,中外为某些项目,建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共享科学成果。例如,核电站。

三,有一些重点项目,只允许中国本土科学家参与,如火箭,卫星,导弹,电子工业等。但可以向外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所,下发分解开的研发要求。

沈莹在给中央的电报里,如此写到,“很高兴!我们能够接收到如此多的科研人才,这些科学家将帮助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快速成长,同时也将加速中国现在的科研项目。我们能够站在西欧科学家的肩膀上,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科研团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三月底,双座型歼11和“蝙蝠”轰炸机同时起飞,巴彦淖尔试飞中心,一片欢腾。

仲文骢推了推他的眼镜,对着孙子涵感概的说道,“蝙蝠中型轰炸机,是一个好的开始!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你们第二次自研,你们做的歼一,非常优秀!现在,让我来看看你们设计的蝙蝠!”

蝙蝠,原型为德国的飞翼式轰炸机,经过修型和扩大,其飞行半径为3000公里,装载弹药量为六吨,弹药架为全新设计可以和轰六的弹药通用,采用两台斯贝发动机,带有第一代隐身涂层,巡航速度为0.8马赫,飞行高度可以达到米。

蝙蝠的设计,加入了可变形V型尾翼,起飞和降落时,尾翼升起,帮助飞机调整姿态;高空平飞时,尾翼落下和机身融为一体。

至于歼11,拥有1700公里作战半径,四门机炮两门内置,两门外挂,载弹量五吨,带有第一代战斗机专用自研雷达,两台斯贝发动机,最高速度1.7马赫,最高升限米。

大西北仲文骢工作的导弹研究所,也正在测试,第一批小型雷达制导火箭弹,用的就是叶子双和夏期期开发的技术,只是这一次要小型化,还要加上另外一种导引发射,热成像红外引导模块,目前还在研发过程中。

接下来,是一年的试飞期,试飞小组将和工程师一起工作,他们的作用无比重要:

? 验证设计:试飞员通过实际飞行来验证飞机设计是否符合预期的性能参数,包括速度、航程、机动性等。

? 测试系统:试飞员负责测试飞机的各个系统,如动力系统、航电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确保它们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 安全评估:试飞员需要评估飞机的安全性,包括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程序和飞机的极限飞行条件。

? 边界测试:试飞员会进行边界条件测试,即在飞机设计参数的极限条件下进行飞行,以确定飞机的性能边界。

? 故障模拟:试飞员会模拟各种故障情况,以测试飞机的故障检测和应对系统是否有效。

? 人机交互:试飞员需要测试飞机的驾驶舱设计,包括控制界面、显示系统等,以确保飞行员能够方便、安全地操作飞机。

? 飞行手册编写:试飞员的测试结果和经验会用于编写飞行手册,为飞行员提供操作飞机的详细指导。

? 培训飞行员:试飞员有时也会参与飞行员的培训工作,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 收集反馈:试飞员会收集飞行过程中的反馈,这些反馈对于飞机的后续改进和升级至关重要。

? 风险管理:试飞员在飞行测试中承担着高风险,他们的工作有助于降低未来飞行员在实际飞行中的风险。

试飞员的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飞行技巧,还需要深厚的工程知识和勇气,他们有可能会遇到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架飞机的背后其实有很多试飞员血洒长空,他们的工作对于飞机的研发和改进至关重要。

仲文骢对于歼11,是有底的!

但是,他对于“蝙蝠”的飞行性能,还是有些不确定,在他所在的时空,美国人的b2时不时的飞行事故,让他为蝙蝠轰炸机捏了一把汗。

1946年的欧洲,一片动荡!

1946年的中国,欣欣向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