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228章 铁幕落下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228章 铁幕落下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斯大林在二战结束以后,他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回顾整个二战和我们站在一起最后的盟友,只有中国!但我们为了获得他们的军事产能,也付出了很多利益,包括蒙古,也包括远东地区的矿山开采权。对于中国,我的情感非常复杂!”

是的,苏联对于东南面的大国,有着无比复杂的情感,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中国人将本来就不多的产能释放,给予了苏联很多的军事援助,子弹,炮弹,炮管,汽车,各种工业零部件,甚至粮食和轻工业产品,中国为苏联提供大量援助和交易。

中国更加拥有核武器和卫星,这让曾经骄傲的苏联,也不得不和他们联合研发下一代火箭发动机,他们资金上,甚至某些技术的理解上都能够和苏联互补。

可苏联,同样恐惧中国的强大,在苏联人的历史记忆里始终有着蒙古人强大时西征时的影子。蒙古人人数众多,横扫过东欧大地,极其残暴和血腥,只要稍有反抗,就会屠城!那时的俄罗斯尸横遍野,赤地千里,这就是他们的历史上的“黄祸”。

可1947年的苏联,青年男性战死无数,国家在经历长期战乱以后,经济和生产正在从战时经济,一点点向着正常经济形态转型,民生也很艰难。

1947年3月,苏联经济部长是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在苏共会议上的发言能够说明一切。

“战争让我们背负了沉重的枷锁!现在的苏联经济已经非常脆弱。

在1939年,我们的总人口为1.8亿,现在我们的总人口只有1.53亿,我们在战争中失去了2700万苏联公民,而且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

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苏联损失了近7000亿卢布的物质财富,包括2500座城市和居民区、3万多个工业企业、6万多公里铁路以及近2000个农业机械站。这些巨大的损失使得我们的基础民生设施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急需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工业基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煤矿、钢铁厂等重要产业部门被摧毁或严重损坏。我们面临着严重的工业产能不足问题,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和重建的需求。

七年的战争,让苏联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农田荒芜、牲畜大量减少。这导致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今天,战争已然结束,可我们人民的口粮依然要处于管制之中,百分之六十的人口营养不良!

为了支持战争,苏联政府大量发行国债并举借外债,导致战后初期财政赤字严重。

苏联需要自力更生,也需要国际援助,巨大的人力缺口,巨大的资金缺口,巨大的生产资料缺口,让今天我们举步维艰,难以有效推动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但斯大林没有想到,刺激这个国家经济开始抬头,开始发展的居然还是中国人。

按照战时签订的二十年矿山开采权协议,三十万中国建设兵团进入远东,他们按照计划开始一座座开采已经勘探完成的矿山,在远东的森林和荒漠地区建立起一个个小镇。

因为俄罗斯的严寒气候,一般的设备难以稳定工作,中国向俄苏联政府政府下发了一大批矿山开采设备,给俄罗斯经济注入了第一丝活力。

而那些中国建设兵团的小镇,物资充裕,大量苏联远东居民会开着卡车,千里迢迢的过来,采买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除了自用,还通过远东铁路寄给西部的亲人和朋友。

这让西部地区的人民敏锐的发现了商机,有官员建议,由政府出面向中国政府集中采买这些民生用品和粮食,这样价格会更便宜,而且可以用矿石和石油交换。这样一来,可以快速缓解整个苏联社会的民生压力。

这个官员对斯大林说道,“我们总不能让人民连饭都吃不饱,连一块毛巾,一个铁脸盆都贵的出奇!斯大林同志,作为一个老党员,我希望组织上能够考虑我的建议。这件事可以交由您组建委员会,由您来统一管理!”

这段谈话,让斯大林做出了决定,1947年4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商品互换协议”,中国的各种小商品,小五金,衣服,烟酒,糖果,涉及到的民生用品多达一千三百项。

中国的产能大爆发,原材料和电力逐渐充裕,开始向东南亚,欧洲,非洲,南美洲开始大规模出售民生用品,价格比西方企业便宜的多,各个国家的代理商生意爆火!

发展最快的就是东南亚,这里的华侨很多,随着美军的第二次战败,东南亚各个政府和官员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力。

一名印尼官员对手下说,“不要轻易冻结和扣押中国商品,你们要明白菩萨军的背后是中国,菩萨军可是一言不合就开打的主!”

是啊!到现在,这群疯子还在棉兰老岛上和美军打的有来有回,连美国佬的舰队都收拾不了,谁敢得罪这群杀神?”

是啊!

东大在背后有一只手,这只手握着一把斧头,看上去这群人笑眯眯的,全球都在做生意,全球都在撒钱,可谁要是敢伸手去摸胡须,那绝对是找死的节奏,斧头分分钟会落在你脑门子上!

呃。。。你还别说,真有人找死来了!法国和美国已经谈完,他们居然派出了舰队,要接手美国扶持的越南南方政府,条件是法国参加美国,英国,意大利和西欧一群小国组建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这东西居然在这个时候还能复苏,确实让穿越众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实力,但这一次少了德国,德国人不再玩这种条约游戏,他们已经厌倦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让这个民族彻底觉醒。

德国政府对美国外交官说,“你们要玩,那是你们的事,我们不再参与任何军事组织!”

当今之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新的世界格局正逐渐崭露头角。一方是以美利坚合众国为首,凭借其强大的金融实力与经济影响力,将英国、法国以及一众欧洲小国紧紧捆绑在一起。通过向这些国家的亲美政党源源不断地输送资金支持,并利用自身先进且广泛的情报收集能力,美国得以在德国以西的众多国度中大行其道,肆意扩张其势力范围。

然而,与之相对的另一方,则是以古老东方大国——中国作为关键纽带所联结而成的阵营。其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紧密合作,三者之间已然悄然构建起了一个隐形的经济同盟。在这个新兴联盟的推动下,三国的经济犹如腾飞的巨龙,迅速复苏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无论是工业生产、贸易往来还是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战场上,美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竟然连续两次惨遭大败。这一沉重打击使得美国高层不得不重新审视亚洲地区的战略格局,并对未来的行动计划做出重大调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美国决定采取一种看似巧妙实则充满风险的策略——他们主动让出越南南部这块关键地域,将其拱手相让给法国。而法国呢?在美国眼中,它就像是一个愚蠢至极、不自量力的家伙,被轻易地推到了战争的前沿阵地。

然而,美国政府内部那些精明的智囊们早已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和推演,预见到了后续事件发展的大致走向。他们深知,以法国目前的实力和军事策略,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但这恰恰正是美国所期望看到的局面。因为一旦法国战败,它将会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被迫与美国紧密捆绑在一起,寻求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法国在越南战事中的失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也将获得绝佳的机会,可以进一步深入干预法国的整个政治体系。届时,美国及其领导下的北约势力必将在欧洲大陆乃至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巩固自身的霸权地位。

1947 年 3 月 17 日,那是一个看似平凡却注定要改变历史走向的日子。美英两国悄然地完成了一项名为“铁幕”的机密计划。这项计划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被深深地埋藏在了政治舞台的幕后。

随着计划的完成,一场悄无声息的操控行动在整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展开。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势力,如同看不见的手一般,巧妙地操纵着各个政党,使其按照既定的步骤缓慢但坚定地向前推进。这股力量如同一股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浪潮。

就在这时,一道冰冷的“铁幕”缓缓降下。它无情地横亘在德法边境,将曾经紧密相连的土地分隔开来。那道铁幕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阻断了人们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在辽阔的太平洋上,另一道铁幕也悄然落下,将世界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

这个世界还是如此固执!

没有妥协的空间,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你如果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往来,那么你就是敌人!

不同的理念、利益和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形成了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壁垒。各国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猜疑和敌意弥漫在空气之中。曾经乍现的和平的曙光,再次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冷战的阴云笼罩大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