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235章 第一次交手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235章 第一次交手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五万吨的货轮还没有下水,最快也要到48年年底,现在蒋尚志用的是日本在战争时期建造的tL轮船。

八条这种货轮最快的速度只有19节,它们是除潜艇外最慢的船,现在十八节速度,它们已经非常吃力,油耗也很高。

为了让他们能够长时间追上舰队,蒋尚志只能让它们的负重从最高一万吨减低到8000吨左右,这八条快速运输舰里面有六条是油轮,纯粹为船队补充油料。只有另外两条是武器和物资补给舰,能够提供1.6万吨的辎重补给。

可十九节航速,将让舰队的作战陷入困境,美国海军能够轻易的追上这些货轮。

当天夜里,蒋尚志他们做完最后一次补给,重巡洋舰甚至为驱逐舰带上了备份燃料箱,留下两条驱逐舰做护卫。

第一舰队独自踏上航程,而所有的运输舰停留在一千公里以外,通过无线电沟通,和战舰保持平行移动。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他们在地方侦察机的视线之外,能保证安全。其次,一旦中美舰队一旦脱离接触,双方能再次对接。

4月23日夜里八点,第一舰队在距离中途岛还有四百公里的位置开始转向,他们向北方航行。

按照小东西的在入夜前的汇报,美军离中途岛还有五百五十公里,现在双方需要拉开距离。

现在,阴云密布,星月无光,大海上已经起风,海浪高达五米,巨浪涌起,将驱逐舰吹的摇摇晃晃,跌宕起伏!

航母舰队还在茫茫大海中破浪前行。此时,海况已经升级至六级,巨浪汹涌。

大海在这一刻变得狂乱,波峰高达4至6米,波谷深不见底。波浪在风力的作用下,不断叠加、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巨浪在风的吹拂下,浪花飞溅,形成一道道白色的水雾。这些水雾在夜空中被探照灯照亮,如同点点繁星,又似飘渺的烟雾。

航母都在巨浪中摇摆,船体时而冲上波峰,时而跌入波谷。甲板上的官兵紧紧抓住扶手,以防被剧烈的摇晃甩倒。船舶的龙骨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与海浪搏斗的艰辛。

舰队的导航灯、探照灯在夜空中闪烁,为舰队指引方向,同时也照亮了周围的海面,让官兵们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但目力所及,全是涌起又跌落的浪头,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搏斗,颠簸最剧烈的驱逐舰的船员们,将自己的身体,用绳索固定在各自的岗位上,将生命和自己的舰艇连为一体。

蒋尚志也将自己固定在北京号指挥舱的舱室里,他也在左右摇摆,努力维持着平衡,海军将领这一生要不但要面对战争,也要不断的面对大自然的考验。

为什么说,百年海军?

蒋尚志的脑子里,想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807年哥本哈根战败后,丹麦为了重建海军种植了棵橡树,这些树木在2007年终于被通知可以使用,可是。。。谁他娘,会在2007年还去造木头船?

早期的风帆海军,山里的大木头砍光了,真的要等一百年。。。

可这只是一个有趣的玩笑,现在的百年,其实说的是海军的建设不仅仅是建造舰船,它需要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工业和技术基础。这包括船舶制造、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积累。

这里的每一个分支,都是一门学科!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成百上千的人研究,需要上十万的劳动力建设,从第一个配套工厂,从第一颗螺栓开始!

大海不会跟你开玩笑,大海是残酷的,一条质量不合格的军舰,在恶劣的海况下可以直接断裂成为两截,里面的船员绝无幸免!

造船厂的船台,那只是表象!

一个国家的海军,真正比的其实是他们背后的千百家工厂,他们的态度和能力!

这条生产大动脉,要建立起来,要从无到有一点点建设,那就需要一百年!

甚至,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造船业,因为没有产业链,就不会有竞争力!就算造了船台,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蒋尚志就这么站着,在这一夜的狂风巨浪里站着,他作为这支舰队的最高级军官,他没有资格睡下。

这狂涛,暴雨,狂澜,到第二天上午十点才过去,不是大海平息,而是他们穿越过了风暴区,进入了一片安宁的海域。

美军舰队也在穿越风暴,他们一样选择了北上,双方相距一千公里。

下午三点,雷达上有亮点闪烁,航母汇报,“那不是我们的飞机”。

所以,美国人来了!

两架A1战斗机,出现在五千米的中空,附近正在巡逻的四架歼一扑了下去。

蒋尚志笑了,他下令道,“继续往北航行,飞行员准备接敌!”

歼一战斗机,在一个小时前就已经发现美军舰队,是他们故意将美国海军航空兵引过来的。

美国舰队并没有起飞A1机群,而是甩开运输机,军用作战舰艇开始全力向北追逐而来。

这个时候,美国的实力开始显现,美国的战列舰和航母全部都能提速到30节。

而北京号只能提速到27节,双方的距离在一点点拉近!

蒋尚志向副官下达命令,“命令海军航空兵把“意大利人的浪漫”送出去!”

嗯,中国海军没有研发航空鱼雷,而德国和意大利人的其他鱼雷技术,都需要在极其近的距离,贴着海面投入水中,这样战斗机飞行员会有危险。

最后,在一堆意大利人给的技术资料里,海军鱼类研究所发现了一个奇葩!

嗯!一个只有意大利人才能想的出来的奇葩!

这东西叫FFF!

嗯!你没有听错,它就叫FFF!

长的无比可爱,胖胖的,很敦实的样子!

叫做鱼雷,可这东西的投放方式,也很浪漫,可以在高空投放,胖胖的小家伙会晃晃悠悠的落入海面。

FFF鱼雷采用了降落伞制动,降落伞放在弹体内,鱼雷可以在4、5000米的高度投放,降落伞自动打开,原型中将降落伞绳连接在鱼雷中段,生产型改为连接在鱼雷尾部,它可以把鱼雷下坠速度降低到100米\/秒。鱼雷采用电机推动,用蓄电池供电,鱼雷入水1米深后即可启动电机开始航行,它的初始航速13.5节,续航时间约30分钟,航速会不断地衰减。

问题来了!

降落伞怎么控制方向,要是鱼雷的方向反了,打个毛线?

高空投放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稳定鱼雷航向,如果采用直航鱼雷设计,稍有偏差可能就错开目标很远距离,当时情况下这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设计团队放弃了直航设计。FFF鱼雷有2种航行模式,一种是Z字形航行,顾名思义在它入水后以Z字形航行,还有一种是螺旋航行,鱼雷入水后围绕落水点以螺旋路径向外航行,走出盘式蚊香般的轨迹。

你没有看错,这玩意会自己转圈圈,在一片海域里自己转着玩,哗啦啦的自己转着玩,但是船舶只要进入它自己玩的大圈圈,那你就要倒霉了。

中国海军人员发现了这个大宝贝,仔细研究了一下意大利人的这种浪漫,于是一种中意结合的奇葩出生了!

这东西的原型只有350公斤,弹头重120公斤,对于火力不足的我们来说太小了。

“给我加大到350公斤!”,一个中国研究人对意大利设计师说道。

意大利人目瞪口呆,回问,“那这家伙会有多重?”

“一吨!”,中国鱼雷研究员说道。

好吧!这下一个一吨重的胖子诞生了!

可一个原日本鱼雷设计师看到了设计稿,说道,“可惜了!圆不够大,速度也不够快,换氧气引擎看看?”

这个一吨重的胖子,带有一个听音器,只要有声音进入它的蚊香盘范围,它就自己开始嗨!开始进入自转模式!

它自己玩的地盘有多大呢?是一个半径为五公里的蚊香线路,它会在这个圈里自己转,速度是恐怖的52节。

三十架歼一贴着海面飞向美军舰队,在他们前方100公里处散开,往高空飞去,并在拔高后,在广阔的海域上,以五公里为间隔投下了三十个大胖子,横向展开距离达到了150公里。

美军战斗机开始追逐,他们只看到有降落伞落在海面。

“中国人在干什么?”,一名飞行员在无线电里问道,“海面上有漂浮的降落伞!鱼雷?可这还有一百公里,怎么可能?”

胖子先是落进一百米的深海,降落伞分离,然后慢慢的上浮,停留在水深六米处,就那么可爱的漂浮着,等待贵客的光临。

美军的速度很快,三十节速度跨越100公里,只用了1.8个小时。

美海军舰队的正面,也达到了五十公里,它们开始接近那群可爱的胖子,中意的合体浪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