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240章 被逼出来的地上运输线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240章 被逼出来的地上运输线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五月二十三日以后,美国和欧洲的运输线开始频繁受到重创。

美国海军也开始了他们的报复,他们也以英国潜艇基地为依托,开始出击袭击中德海上运输线。

这让中德之间的运输不得不暂时停止,等待驱逐舰的护航再出发。

这一下,对于中德之间的贸易影响非常大,但德国不愿意再次参与战争,双方最后经过约定,由中方先派出六条驱逐舰组成的大型运输船队向德国进行贸易,一个月后这些驱逐舰再护航德国航队向中国贸易,这影响了中德之间的贸易规模。

到此时,中国提出了连接和苏联远东铁路,通过苏联铁路向东欧运输货物,中苏决定在东欧的核污染地带用氢弹清理出一处沿海地带,中德苏合力在苏联和德国之间建立起一条火车线。

沈莹的报告详尽而令人振奋:“依目前形势来看,如此行事不仅能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三个国家紧密相连,进而实现三国经济体系的完美融合与贯通。若中国、德国和苏联三方携手合作,那么我们完全有能力构建起一个规模空前庞大、地域横跨欧亚大陆的巨型经济体!在此方案下,虽然相比海运而言,其运费可能会略高一些,但所带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运输速度足足快了一倍之多,且不会受到海运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法国方面的反应。当听闻中国、德国以及苏联即将共同修建铁路这一消息后,法国竟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表示他们同样非常乐意投入资金并积极参与到这条铁路的建设之中,期望最终形成由中国、德国、苏联和法国四方共同打造的铁路运输系统。

现在,局势很明朗!

在广袤无垠的亚欧大陆之上,那些实力强大的国家正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共同谋划着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一个以铁路系统为核心架构起来的全新关税体系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谈判。而这个新兴的关税体系将会借鉴现有的海运贸易关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贯穿欧亚大陆的铁路大动脉实际上只需集中精力建设其中至关重要的中苏以及苏德两段线路即可。由于这两个路段所需的人力充足,一旦工程全面铺开,其修建进度必将如疾风骤雨般迅猛推进。

然而,横亘在眼前的一道难题却是苏联那别具一格的铁路系统。众所周知,全球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铁轨宽度均为 1435 毫米,但唯独苏联与众不同,他们所铺设的竟是 1520 毫米宽轨道铁路。如此一来,中国、法国以及德国三国的铁轨规格便与苏联存在明显差异。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各国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列车驶入或驶出苏联国境之时,将进行一次集装箱吊运作业。为此,四国决定统一采用标准化的铁路集装箱来开展货物运输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大型吊车高效便捷的优势,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从而确保整个铁路运输流程的顺畅无阻。

这个铁路联盟对于这四个大国来说意义非凡,它们对此都给予了超乎寻常的重视程度。经过深入探讨与协商,四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以下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

首先是第一阶段,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陆运关税联盟,并精心开辟出一片绝对无污染的区域。同时,要全力打通连接中国、苏联以及德国之间的铁路通道。这条铁路线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还能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紧接着进入到第二阶段,在此阶段中计划修建苏联国内的第二条铁路线。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新的铁路线将会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标准轨道规格。并且,由四国共同出资投入建设资金,而日后则通过收取运费来逐步偿还这笔投资。对于苏联而言,相当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一条崭新的火车线路,这无疑会显着增加其国内的运输能力,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如此美事,又怎能不让人欣然接受呢?

最后迎来至关重要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将要正式开启支线的修建工作。这些支线将如同血管一般不断延伸拓展,分别通向西欧、中欧以及中亚等各个方向,从而构建起一张覆盖整个亚洲和欧洲大陆的庞大铁路运输网络。一旦全部建成通车,它必将成为推动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强大动力源泉,为沿线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乃是一条因中美战争而应运而生的铁路。这场激烈的战争,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逼迫着人们去寻求新的出路和发展方向。于是乎,这条铁路便横空出世,成为了连接两个大国之间的重要纽带。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条看似普通的铁路线竟会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悄然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亚欧大陆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分散各地、各自为政的经济体,逐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资源共享与合作不断深化。

这条铁路不仅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更拉近了人心的距离。不同国家的人民通过这条钢铁巨龙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推动着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国家的人民通过这条钢铁巨龙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推动着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正是因为这条铁路,四国投入了资金,四国都在维护这条铁路线的正常运行,只要铁路开通,四国作为原始投入者都能获得收益。

一次明亮的爆炸,掀开了波罗的海南边的海岸地带,四个国家投入了三十万建设工人,开始沿着铁路线疯狂开建。

这个时代修建铁路的速度已经很快,第一条单线铁路三个月就已经开始通车,六个月后复线开始开通,亚欧大陆开始全线贯通!

中德法轻工业和工业品,苏联的粮食,能源和矿产,日夜不停的在这条铁路线上飞驰,集装箱和火车工业被这条铁路带动。

1949年,四国经济都开始快速增长,而美国因为海运中断,经济开始快速衰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样的老牌欧洲国家,竟然也于 1949 年 6 月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了铁路同盟。自此以后,那来自这两国海港的货物便如潮水般源源不绝地启航,一路乘风破浪,向着遥远的南美洲进发。

要知道,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都属于拉丁语系,彼此间有着天然的语言优势,可以实现顺畅无阻的交流与沟通。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长久以来在南美洲深耕细作,拥有着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各类企业。如此一来,他们在当地的根基深厚无比,影响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觑。

而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强势介入,原本在美国产品面前还稍显逊色的竞争对手们瞬间变得强大起来。这些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商品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紧密的商业联系,迅速抢占了南美洲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美国的产品在这片广袤大陆上的市场竞争力却在不知不觉中日渐式微,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与此同时,由于西太平洋地区爆发的那场激烈战争,使得美国原本强大的对外干涉力量被消耗殆尽。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令美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使其军事资源面临严重短缺。在此背景下,南美洲各国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纷纷采取行动,开始逐步废除长期以来赋予美国企业的诸多特权。

这些特权曾经让美国企业在南美洲市场如鱼得水,获取巨额利润。然而现在,随着特权的取消,美国企业不得不面对更为严格的市场规则和竞争环境,其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空间急剧压缩。这直接导致了美国来自南美洲的收入迅速减少,对国内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更糟糕的是,美国过去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向世界各国的政党和政客提供大量的资金援助,以此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但如今,随着自身收入的锐减,这种资金援助也难以为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枯竭。失去了金钱的支撑,那些曾经依赖美国援助的政党和政客们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疏远,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因此而急速下降,其昔日的霸主地位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1949年7月,丹麦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8月,荷兰退出。

到1949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只剩下英美两个国家,名存实亡!

经济有时候比战争的威力更大,亚洲和欧洲大陆一旦建立起一个经济同盟,美国的影响力在飞速衰退。蓬勃发展的经济,让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获得了现实好处,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的环境进入了一个黄金期!

穿越众敏锐的发现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要立刻利用这个时间点,推动亚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建设。

于是,1950年《亚欧大陆政治经济安全宣言》发布!

两次世界大战,给这片大陆带来了巨大的牺牲,美国和英国采用离岸平衡手的政策,一直在分裂欧洲,在人为制造动乱和战争!

1951年,亚欧大议会成立,共同安全宣言发布,口号是“亚欧是亚欧人的亚欧,不允许任何其他势力干涉!不接受任何外部势力的政治捐助,一旦发现剥夺政党和政客的参政权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