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44章 来把大的!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44章 来把大的!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野火在山口开始挖坑;

李英还在山间行进;

赵新新领着李英留下来的半个旅,坚守着阴山山脉里的三个堡垒群。

王胖子在山外,他,张小五,袁疯子三个正在召集阴山以北的部队,部队散的太开,就算要召集起来,也需要时间。

沈莹和叶小子在巴彦淖尔,他们命令前出的三千部队,沿着接触线开始构筑战壕工事,等待增援。现在,一队队游击队正在汇聚过来,他们也正在焦急的整备队伍的装备,准备随队出发。

二月二十一日,凌晨,第二十六师团的宫本淳,在壕沟群里眺望东方的山脉,他在等,等野火的部队发起死亡冲锋。

按照东条英机的安排,他和长冈宽治只需要攻占并守死五原城到四月。等到春天到来,就会有新组建的师团过来,下一步就是进攻巴彦淖尔!

现在,五原城他们已经拿下,所以宫本淳不急。

他认为,在平原上野战,阴山里面的八路军是不可能战胜大日本皇军的,更不要说壕沟防御战!

看着周围不断蔓延的壕沟和工事,老鬼子的嘴角挂着微笑,这里就是死地,是埋葬八路军的好地方!他们将是春天里,牧草最好的养分,这里将变成大日本帝国的牧马之地!

野火也不急,他现在已经通过李英送来的电台,知道五原已经失守,那么接下来他就要在这里和老鬼子们好好玩一玩!

昨天夜里,老人送来了十挺54式高射机枪。

老人非常严肃的介绍这款武器:

“54式高射机枪,仿制前苏联德什卡机枪,1954年生产定型,曾大量装备部队,后被77式高射机枪取代。54式高射机枪装备后,进行了多处改进:去掉原枪管上的散热片;在枪管上增设提把,便于枪管更换;重新设计了轻型三脚架,取消防盾和两个轮子,重量从127.5千克减少到53千克,并定名为65式高射机枪枪架;高射瞄准镜增加了副尺,使瞄准范围扩大了一倍,并取消了“两用测距尺”,改用望远镜测距。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闭锁方式,一次供弹,70发开式弹链节\/箱供弹,实施连发射击;采用柱形准星,半圆形照门,立框式标尺。

中文名

54式高射机枪

定型时间 1954年

口径 12.7毫米

全长 2328毫米

枪身长 1342毫米

瞄准基线长 1113毫米

全重 93千克

枪身重 33千克

枪架重: 55千克

初速 830-850米\/秒

理论射速 540-600发\/分

战斗射速 80发\/分

有效射程 1600米(高射)1500米(平射)

弹箱容量 70发

枪弹 54式枪弹12.7*108毫米

在越战期间,共有6000多架Uh-1伊洛魁直升机曾在越南服役,一共有2105架被击落。美军的1074名飞行员、1103名空勤射手和532名搭载士兵丧生。据越南方面统计,美军被击落的直升机中有50%是它击落的,被击落的战斗机中有40%是被它击毁的。”

这些高平两用机枪,被均匀的分配在战线上,保证能无死角的照顾到任何一个空中来客!

现在,野火就在这里耗,每过一天,他的防空火力就会强大一天,他倒要看看谁会先没有耐心!反正,军粮还有两个月的。

而且,他也在等,等北面的骑兵群南下,等沈莹他们准备好,这一次,野火也准备给日本鬼子来把大的!

这群王八蛋,真的以为我们是软柿子?

日本人的二十架战斗机和十架轰炸机昨天夜里,已经在机库里加热升温,上午已经起飞。它们的目标,就是野火他们的三营在山口的阵地。这一次,东条英机要彻底打垮祁连山师,为此他不惜动用空军。

同时,第二十六师团的75毫米口径野战炮,也已经准备好,他们将在空炸开始的时候,在十三公里外进行配合炮击,给予山口的敌人阵线,最大的伤亡和消耗。这个方法在中国战场上屡试不爽,对于国民党军队的人员,装备和士气极大的打击。

这一天的上午十点,对于祁连山师三旅的战士而言,一生都难以忘记!

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突然,远处传来了嗡嗡的轰鸣声,那是日军轰炸机的引擎声。守军士兵们抬头望去,只见数十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如同死神的使者,从云层中钻出,它们那机身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狰狞。

“警报!敌机来袭!”哨兵的尖锐的哨音,划破了阵地上的宁静,守军阵地上的士兵们迅速进入坑道和掩体。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大型壕沟里的十挺高射机枪,开始咆哮,他们迎着敌人的轰炸,发出自己的怒吼。

日军轰炸机开始俯冲,投下了一颗颗致命的重磅炸弹。地面上,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烟尘滚滚。阵地被炸得支离破碎,战壕被夷为平地,连夜挖掘的简易掩体被炸得粉碎。士兵们在爆炸的冲击波中挣扎,有的被气浪掀翻,有的被飞溅的弹片击中。

紧接着,日军的大炮也开始了猛烈的炮击。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阵地上,每一次爆炸都像是大地的怒吼。防御工事在炮火中显得无力,他们只能依靠着残破的阵地,用血肉之躯去抵挡这无情的攻击。

然而,守军的意志并没有被摧毁。在硝烟和火光中,高射机枪兵,他们依然坚守着阵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去反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即使面对死亡,也绝不退缩。

这场轰炸持续了半个小时,当最后一架轰炸机飞离,炮火也渐渐平息,阵地已是一片废墟,那些幸存的士兵们从坑道里和掩体中三三两两的走出来。

野火的耳朵已经听不见声音,刚刚的爆炸震的他整个人都是麻的。这里不是阴山工事,这里连夜挖掘的工事,不够坚固,日本鬼子的轰炸一定会带来恐怖的伤亡数字。

最终的伤亡数字,在下午才统计出来,野火拿着名单的手都在颤抖。

这一次轰炸就带走了六百七十名战士,他们甚至连反击都做不到,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而高射机枪阵地更是损失惨重,他们被战斗机轮番扫射,十门防空炮,有六门被摧毁,八十人的防空机枪组,伤亡人数达到达到五十三人,这个伤亡率高的可怕!

同时,这个刚刚组建的防空部队,他们也击落了三架低空扫射的敌人战斗机,也给日本鬼子带去了伤亡。

“挖,向下挖地道,另外每个班组还要挖猫耳洞,每隔十米要有一个猫耳洞”,野火就在这里跟敌人死耗了,他到要看看日本陆军到底有多少飞机能和他们玩?

英子的四联装高射机枪组,今天夜里就能抵达,四十门四联装高射机枪,看看到底是你们的飞机厉害,还是我们的阵地防空厉害!

这天夜里,野火再次获得二十门单管高平两用54式高射机枪,同时英子的第四旅抵达。

这天夜里,六十门高射机枪被分散布置进各个阵地,现在这个阵地就是一个刺猬,等着和日本陆航来一次对决!

第二天,日本的轰炸机没有出现,只有两架侦察机,在高空不断掠过这片阵地,他们应该是在做再一次轰炸前的侦察工作!

可他们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再次给了野火准备的时间。

二月二十三日凌晨,阵地上的防空火力增加到了八十门,对空火力再一次增强,同时壕沟群也在不断完善。

中午,二十架战斗机,加十二架轰炸机抵达。为了保证轰炸精度,也是为了给前天战死的飞行员报仇,他们再次压下机头,开始进行精确俯冲轰炸。但现在,整个天空都不再是他们熟悉的模样!八十挺防空机枪,它们发射的14.5毫米和12.7毫米的高射机枪子弹简直就像是在空中形成了一道道钢铁洪流的鞭子,狠狠地划过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机身。将这些愚蠢又傲慢的日本飞机像打火鸟一样,一架接一架轰下来。天空中到处都是拖着烟柱,坠落的飞机。特别是轰炸机坠落时,巨大的机体撞击地面,弹药殉爆时,带起的巨大爆炸声,连远处开炮轰击的第26师团都能听到。

这一次连东条英机都震动了,参与轰炸任务的日本飞机,最后返航的飞机只有三架战斗机和五架轰炸机,这是日本陆航在中国战场上,损失最严重的一次。

最后,日本陆航不得不停止轰炸行动,只安排高空侦察机拍照,协助第26师团做炮击数据对比。

但是,敌人的90式75毫米野战炮在远处的射击,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麻烦,他们的炮击,还是会造成人员伤亡,这一点让野火束手无策!这种炮击,成片落下之后,才能传来炮声,而且是不定时的,给部队在造成持续性伤亡,这样非常影响士气!

野火,王胖子,赵新新,叶小子,沈莹,严慰宽,王姐和老陈,通过无线电进行了一次远程会议,商讨接下来的行动和如何应对鬼子的远程炮击。

目前,对于人员保护能够采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再将S形壕沟挖深,同时修建带有厚的土木结构的防炮交通壕。

但这样依然会有炮弹落入战壕,会在一小段壕沟里,造成杀伤。不能一直这样被动挨打!

现在,双方的阵地大约隔着九公里,赵新新建议再往前掘进一条两千米的通道,然后再在前面横向挖掘坚固的炮兵阵地,然后用1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还击。

结果,后来他们才发现。日本鬼子也在向前不停的挖掘壕沟,用来将九二式步兵炮和他们的94式90毫米迫击炮送进有效射程,可那玩意只能打出三公里不到,所以他们有的挖了。

二月二十五日,经过2000人两个夜晚的疯狂挖掘,两条两公里可以通行160迫击炮的前沿炮阵地被挖掘出来。这些160和120的重型迫击炮被放在地下四米的炮位里面,上面覆盖了树木和厚达两米的土层,只留下一个四十厘米的炮击孔,后方留有人员和排气通道。

这些炮位在开炮时,装填好的人员要全部离开,用拉绳开炮,不然炮击的声音会震坏耳膜。

十六门160毫米迫击炮被分散放入炮位,同时依托这些炮位,士兵们还在不断向前挖掘,用来建立三层间隔一百米的步兵防线。

夜晚,哲别们分成十二个小组,共二十四人,潜伏到敌人阵线大约1.5公里外,用望远镜和步谈机引导炮火攻击。

这其中还发生了枪战,鬼子也在向这边派出侦察兵,双方互有伤亡。

最后,抵达侦察位置并开启无线电联络的只有七个小组,有三个小组牺牲在了雪地上,还有两个小组因为哲别负伤,不得不撤回。

二月二十六日,报复来了!

这一次,是按照哲别的编号来进行集火炮击的,也就是说首先有编号最靠前的哲别汇报炮击坐标,然后16门160毫米的迫击炮对着同一目标(大约100米乘100米的方格)开火,持续三分钟,共发射48枚重型炮弹,这就是赵新新的大炮兵主义,加量不加价。

然后转换目标,换下一个哲别提供坐标数据。

日本人的阵地布置在九公里外,从来没有想到过八路军有能够跨越如此长距离的大炮。

他们的壕沟挖的也不像野火他们那样深,因为在中国战场上,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真正受到过大规模炮击的威胁。以前国民党的重炮群总能被日本航空兵发现,然后被日军的空军和远程火力压制和摧毁。

上午七点,哲别发现在日军东线阵地上的一个高地上,有两个重机枪组,有七八个日本兵正在交谈,有的还在不停的跳跃跑步,大约是太冷的缘故。

于是,他计算了距离和方位,轻声向着后方汇报。

接下来,是一枚炮弹落下,离得有点远,哲别回复了炮击数据。

然后,一发发炮弹从天而降,将整个日本人的阵地全部笼罩,由于距离太远,迫击炮的炮弹有些偏差,炮弹的落点大约平均覆盖了大约700米乘700米的范围。41公斤的炮弹,每一颗落下都带起一朵巨大而明亮的火球,弹片横飞,覆盖半径为六十米范围的杀伤圈。

这一次炮击,把日军第二十六师团给打懵了,前线阵地警报声,口哨声,响成一片。

披着白色伪装披风,白色兜帽,哲别组的两人,往后挪移,一边将两边的雪搂过来抹匀,一边慢慢的退到身后土坡的下方,这里在敌人的视线以外。

副手将哲别用草席盖上,覆盖昨夜准备好的一大堆荒草。然后,用雪掩埋,副手横跳出三米,就开始朝着荒原的来处拼命的奔跑,雪地上留下了一连串的足迹。他只要能跑出两千米,那边就有第二层观察点,会引导五公里外,前沿阵地上的120拍击和107火箭炮群提供的支援。

一个日军的军曹,大声叫喊,阵地上日军开始向着周围的荒草和土坡开始不停的扫射,这个时代没有无人机,没有卫星,八路军也没有飞机,日本人知道他们周围一定有眼睛。

接下来,一排鬼子的散兵线开始向前推进,开始寻找雪地上的足迹,他们沿着发现的足迹开始大声喊叫,一大群鬼子汇聚过来,沿着足迹开始追赶。

哲别没有动,过了很久,他听到了啸叫声和爆炸声,那是107火箭炮。。。

这样的事情,在日本人的阵地上不断的发生着,到处都是炮火纷飞,炮弹会突然落下,毫无道理,伤害巨大!

双方的散兵,也开始在荒原里交火,哲别还发现了正在向前挖掘的日本战壕,引导了炮火攻击。

而日本人的飞机,同样也发现了开火的大炮,炮口的烟雾还是暴露了炮位。

但85毫米野炮很难摧毁这些开口很小,深达四米的坚固炮位,除非他们重兵突击,冲进这些壕沟。

战场变得异常复杂和混乱,到处都有枪声和炮声,战斗开始渐渐进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