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59章 大机枪主义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59章 大机枪主义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6:08:11 来源:小说旗

包头到五原,共有177公里。按照日本陆军的正常行进速度,大约是每天五十公里。

177公里,还没有实现全面机械化的日本陆军,他们需要走三天左右。

时间拨回三天前,在日军四个师团开始在出发地进行集结的时候,哲别就已经将情报发回了后方。

野火在军事会议上,提出了一下观点:“对于上万人的部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武器,而是辎重,特别是弹药和粮食,这两个一旦跟不上,那么越大的部队,崩溃起来就越快!”

杨植霖有些疑问,“难道不是指挥官,应该最先攻击吗?”

“不,在现代军事体系里,军衔制其实本来就是一个在指挥系统被打击之后,可以迅速重建的体系。所以,我们很难通过消灭一个指挥官,就让敌人停止进攻。”,野火回答道。

“我们拥有轰六,我们拥有随时随地发起轰炸行动的权利,所以辎重部队将是第一优先打击事项。”,野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我们这一次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杨植霖继续问道。

野火笑了,他问铁头,“铁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铁头没有想到,会有问题问他,憋了半天,他说,“干死他们!”

野火笑了,“对!我就是要干死他们,让他们全部都到碗里来。”

杨植霖呆了,他疑惑道,“你要吃掉十万日本鬼子?”

野火点点头,他的胃口一向挺好,所以他并不介意多吃一点。

“怎么可能?”,杨植霖惊讶的说道。

“老杨,你别急,听野火说说看”,严慰宽说道。

“我的计划很简单,一,敲掉敌人后勤;二,敲掉敌人飞机,三,守死五原城,耗光敌人物资;四,截断;五,反攻。具体计划如下。。。”,野火将所有人的任务安排如下,并与所有指挥官讨论其中的问题点,这个会议从下午三点,一直开到夜里11点,最终方案被确定了下来。

“十万敌人,每天要消耗的粮食就是五十吨,需要十辆卡车运输,破坏敌人的公路,铁路,卡车和物资仓库,是我们的重点。这场战争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持续打垮敌人的辎重补给,轰六,130毫米远程火力,火箭炮和地雷,将是我们战术实现的装备保障。”,这是野火最后的陈述。

时间回到四月四日,当天四个师团的运输车队都受到了攻击,共击毁和击伤车辆105台,让这四个师团的汽车总运力,下降了大约百分之三十。

日军对这种突然空袭,感到吃惊,在后方的航空基地快速起飞战斗机进行空中搜寻,但是无果而回。

同时,日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从绥远起飞,轰炸五原的防线。

这一天,野火依然禁止高射炮群开火。所有的部队全部进入大型防空洞,祁连山师需要彻底的迷惑敌人,让敌人觉得他们拥有空中优势。

第二天,凌晨五点五十,当天空露出鱼肚白,在绥远机场的飞机正在进行新一天的整备,准备继续轰炸五原。

就在岸田和藤田刚刚走出营房的时候,整个机场突然亮起了一朵朵爆炸的光芒,巨大爆炸和冲击波,将两人吹翻在地上。

这一次,轰六给绥远机场带去了90枚,100公斤级的炸弹,将十五架战斗机和三架轰炸机,五十四名正在检查和装弹的地勤人员,连同机场的跑道一起摧毁。

这时天空还没有全部明亮,没有人看清楚在三千米高空投弹的老六。

七点,九点,十一点,一点,轰六继续轰炸四个师团的后勤补给车辆。

这一天结束后,日军再次损失约总运力的百分之十五。到这个时候,四个师团的运力只相当于原来的百分之五十五。

第三日,四月六日,凌晨,时间为早上六点,绥远的机场刚刚修复,再次遭遇90枚100公斤的航弹轰炸,日军再次损失七架战斗机和一架轰炸机。

到此时,日军不得不疏散最后的八架战斗机和六架轰炸机,由汽车推送,分散放入周边的森林,并覆盖上大型伪装网。

但跑道再次被摧毁,但有人看见了飞机,确实是一架飞在三千米高度的轰炸机,防空机枪开始扫射,高射炮也开始射击。

那架敌机却猛地抬头,迅速飞进了云层,岸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这架飞机的爬升速度,快的吓人!

根据弹药量和飞行速度,日军航空兵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算,目前可能只有美国有这种体量的飞机。

所以。。。他们认为美国的轰炸机部队参战了!

第三天,日军辎重部队因为被隐藏,哲别们没有发现,轰六将目标正式转换为攻击仓库。于是,九点,十二点,下午两点和下午五点,绥远,包头,固原和武川的仓库区,全部遭到高空轰炸,到处都是熊熊大火。

傍晚,四个师团开始进入攻击阵地,在距离五原城市防线外十二公里外的地方驻军,大炮和士兵相继开始布置各自的阵地。

有经验的老兵们,知道这群小鬼子又要利用85毫米口径野炮的17公里射程,来不断炮击五原的防御工事。

预先埋伏在附近高地的哲别小组,第一时间在预估阵地发现了两个师团的炮兵阵地。

在日军将汽车分离,所有大炮全部布置好,并将前置弹药补给点摆好之后,一发炮弹突然落下,在阵地的三十米外爆炸。

然后,就是一片接一片130毫米的炮弹落下,两个日本师团的85毫米野战炮,被不断摧毁,潜伏在远处山坳里面的哲别,在不断的引导射击。

最后,根据要求,哲别甚至引导了三轮,对日本炮兵拖拽卡车的炮击。

四月七号,日本人的总攻开始,南边的三旅和北面的四旅,一队接一队的战士,从无数防空洞里出来,以十米左右的间隔在壕沟里快速前进,进入他们指定防御的堡垒和带有盖板,伪装网的壕沟群,等待着敌军的进攻发起。

“我第十二师团于四月八日凌晨六点,开始全面进攻,两个中队在三公里的防线上进行散兵火力侦查,共发现碉堡七十二座,三层阶梯式壕沟,敌军有60毫米小口径拍击炮增援,会在其阵地前方一千米进行火力屏蔽,迫击炮数量很多,炮火很猛。”,这是开战之后,第十二师团河边正三中将对东条英机的汇报。

“支那军队的防线很严密,拥有大量壕沟和碉堡,我们的随军85毫米野战炮难以破开其加固型碉堡,请求独立150口径重炮联队支援。”,第十四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

第二十三师团长,小林恒一,则提出,“支那军队的火力很密集,从观察点可以看到,支那军队在这条前沿放线上就拥有三层壕沟和碉堡工事,是否可以考虑集合所有师团的装甲车,在南北两线进行集群突击!这样步兵跟随突进,可以直接进入壕沟战,可以大量减少阵地前的伤亡!”,他在与苏联的战争中体会过大装甲群突击的力量。

“需要航空兵用重型航弹来破开敌人的碉堡群,否则伤亡必然惨重!”,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山宝宗武中将。

既然要吃掉敌人,那么就先要消耗敌人,不能把敌人都吓跑了。

野火只同意使用壕沟里的60毫米口径迫击炮参与阵地防御,其他重型火力要等待通知。

马连忠现在已经是营长了,他猫着腰从阵地的壕沟里,冲进营指挥所,满身都是尘土,那是日本人85毫米野战炮掀起的尘土。

摇了摇身体,将满身的灰烬震落,他的耳朵被炮火震的嗡嗡的,大声问另一个灰猴子一样的通讯兵,“三连那边怎么样了?”。

一阵炮弹落下,钢管搭建的顶棚上有灰落下。

通讯兵,一边下意识的往下蹲了蹲,一边喊道,“三连那边的炮弹打的有点快,他们要迫击炮炮弹。”

马连忠跟身边的辎重班长说道,“黑皮,你把警卫班也带上,给每个连再送一个基数的炮弹。”

黑皮说道,“好咧!”,转头大声喊,“警卫班和辎重班跟老子走。”

转身,带着一群人,从指挥所的地道里,跑去了地下掩体里的前沿仓库,这片阵地已经被他们营全部掏空的,到处都是地道。

一直在用潜望镜观察的营副,突然喊道,“第三波鬼子上来了!”

马连忠站起来,去看第二台潜望镜,三点五公里外有一群鬼子,躬着腰,正在越过一大片低矮处的土包,成散兵线在快速接近。马连忠连续偏转着潜望镜,快速数了数刺刀上的膏药旗。

他和营副一起叫道,“一个大队!”。

马连忠的眼睛里,有着杀机,这家伙把野火给他的六挺67式轻重通用机枪全部集合起来使用。

现在,野火已经开始重视阵地重机枪,除了每个排,拥有六挺56机关枪,一挺高射机枪,野火又为他们增加了八个人和八匹马的编制,为每个排配置了两挺67式通用机枪,本质上就是两挺重机枪。

67式机枪以重机枪为主,兼作轻机枪使用,也可对空射击,配有三脚架和固定两脚架。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一次供弹,实施连发射击。

67式通用机枪参数:

口径:7.62毫米

全长:1650毫米

枪管长:605毫米

瞄准基线长:670毫米

全重:24千克

枪身重:11千克

枪架重:13千克

初速:840米\/秒

理论射速:700发\/分

战斗射速:300发\/分

有效射程:1000米(重型)

800米(轻型)

弹箱容量:250发

枪弹:53式枪弹

7.62x54毫米

马连忠叫过来副营长,“老李,你去后面的机枪阵地,把前段时间咱们琢磨的手艺活,亮一亮,给鬼子们送个礼!”

老李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转身就跑,快的就像个兔子一样。

重机枪的有效射击距离是一千米,但这并不是其杀伤距离,而是瞄准器的可瞄准距离,重机枪在两千米依然有恐怖的杀伤力,只是弹道会成为弧线下坠,散布开。重机枪在三千米的距离上,依然有杀伤力,而且这时的子弹是下坠的,散布成一个巨大的原型面积,这就是超越射击。

当然,在这里马连忠的营在相对高地,他们只需要抬高一点重机枪的射角,就能对那些三公里外的小山包,进行集火射击。

按照战前的演练和测试,马连忠给所有前面的小山包都做了编号,这是他跟炮兵营学的。

六挺阵地上的重机枪,被编成两组,部署在阵地两侧的高地上,通过步弹机联系。

他们会躲在碉堡里,根据营副指定的山头编号,快速查图和角度参数。将机枪对准那个山头,调整好机枪射角。接着,重机枪组的四个人,只管一直打空五百发子弹,换枪管,等电话,屁事也不要管。

十几天前他们已经测试过十几次了,子弹确实能覆盖三公里到四公里以外的那些小山山顶和山包背面。他们将七八块两公分厚的长木板,分散摆在那里,每挺机枪打完五百发,就能保证那些木板上都能有几个,被洞穿的枪眼子!他娘的,鬼子的衣服和皮肤,能比两公分的木板厚?除非是他们的脸皮!

李营副都三十好几的人了,现在在交通壕里,跑得那个激动,简直就像是一个去抢棒棒糖的孩子。他兴奋啊!因为这玩意是他听军事会议,关于索姆河战役的案例,自己想出来的。

结果马连忠说干就干,将前面的二十几个小山包都标了记号,还做过几个测试。

今天就要实现这个“大机枪主义”,太牛逼了,必须兴奋,必须happy!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