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帝请听我指挥,我带大周称霸天下 > 第51章 向文天的调查,刘老汉慌了

京都的天气渐渐凉了,街上的行人慢慢穿上了厚些的秋装。

姬瑶漫步在皇宫内的园林中,虽然武者的体质不会生病,但也感觉到一丝微凉,宫女适时送来的外套。

“算算时间,向秘使应该也到大沽了,也不知道他摆不摆得平。”姬瑶的心里稍微有些嘀咕,不过转瞬间就释然了。

“呵,他若摆不平,大周也就没人摆得平了,百官的活阎王,只有叫错的名,没有起错的外号。”淡笑一声,姬瑶裹紧了衣服,转身回到了屋中。

大沽城。

随着向文天带来姬瑶的口谕,在场众人的心情各不相同。

姬武脸色深一阵浅一阵,跳出来说道,“向秘使,假传口谕可是要掉脑袋的,这里距离京都约有半月的路程,我出来前都没听说过有来自大沽的奏折,陛下从哪里能得知这里的消息,你莫要胡说八道了。”

向文天淡笑的表情微微收敛,眼中满是严肃之色,掏出来腰间一块巴掌大的金牌,“虽不知什么原因,但陛下的确让我传达如此口谕,武世子你是在质疑我监察院吗。”

明晃晃的金牌上赫然写着监察院三个铭文大字,文字上下雕刻着荆棘与柴刀,背面则是大周的图腾,一只展翅翱翔的凤凰。

这是先皇御赐的监察院金牌,代表着对监察院秘使的绝对信任,荆棘与柴刀,即是让他们时刻谨记,权利是来源于皇帝,也赋予了他们惩戒百官的权力。

金牌在手,除了女帝,无人可以质疑向文天。

“哼。”姬武冷哼一声,抱着双臂瞥了眼吕轻侯。

吕轻侯心领神会,笑呵呵的走到向文天身前行了一礼,“向秘使初来乍到,恐怕还不了解事情的原委,这镇水钦差陆玄因失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三宗罪,如今已然引起了民愤,不杖刑,不足以服众啊。”

见吕轻侯又提起陆玄的三宗罪,关心着他的陈石三人面色一白,围观的民众也出声开始起哄。

“对啊,什么秘使来了就不打了咋着,这人不是个罪人吗。”

“就是就是,当官的犯了错,立马就有更大的官来保,这就是官官相护。”

“死了那么多人,一句话就不追究了,世子大人你要为我们主持公道啊。”

...

向文天看着激动的人群,无奈的摇了摇头,解释道,“诸位百姓,本官其实在三日前就已到了这大沽城,奉陛下口谕,秘密调查陆钦差在大沽城的工作情况。”

“经过本官的调查,这三宗罪完全是空穴来风,陆大人对大沽城所作所为,绝对称得上是尽职尽责。”

向文天这一句话说出人群直接就炸了,怎么一个明明白白坐实的恶人,就被洗白了呢。

“向秘使你可不要胡乱替这狗官开脱啊,我们这可是有人证的,这位老者都说了,陆玄犯下的种种罪责,差点让他死球了。”吕轻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陆玄此刻心情也是无味陈杂,既不想挨这八十大板,又不想因此得罪武世子,只能装死,希望无论结果怎么样,世子别再误会他。

向文天点了点头,看着已经紧张发抖的刘老汉,说道,“这位老人家可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看这大沽城所发生的一切,却不了解内情。”

“就说这第一罪,为何城中有五日的粮食,赈灾粮又能提前到达,还不发出来解决饥荒问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经过我的调查,因为当时到的根本就不是赈灾粮,朝廷的赈灾粮是直到钦察大人来后的第十天才堪堪运到的。”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秘使大人,您说赈灾粮没到,那分给我们的粮食是哪里来的。”百姓们无不心中疑惑,忍不住问道。

向文天着看了眼陆玄,严肃的表情下竟然隐含着欣赏,“这多亏了陆钦察,他设下了一个坑杀粮商的局,从那些哄抬粮价,致人饿死的粮商手中,为大家夺来了珍贵的粮食,也因此得罪了大沽城内的商人,你们说,这样的官,何罪之有。”

人群中,本来一直隐藏在暗处的齐东强听到了向文天的解释,虽然早有猜测,这令齐家倾家荡产的青金石,其实是陆玄故意设下的局,但如今得到证实,一口热血瞬间上涌,直冲脑门。

“噗。”

“啊,有人吐血了,快送医馆!”

齐东强一口鲜血喷出,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陆玄一瞬间顿感如芒在背,感觉有无数双眼睛紧盯着恨不得杀了他。

尴尬的苦笑一声,脚步挪动,站到了纳兰嫣然的身后。

“嗯?陆大人你这是干什么,我背后有脏东西吗。”纳兰嫣然对陆玄的怪异举动,有点摸不到头脑。

“嘘,纳兰大人别回头,你没感觉到有很多人在用想杀了我的眼光看我吗,陛下不是让你保护好我嘛,快警戒,我怕有人冲出来给我一刀。”陆玄压低着嗓子,显得十分紧张。

王雪卿不禁捂嘴轻笑,“陆公子你想出如此毒计之时,就没想过会被别人报复嘛。”

想过,他当然想过,可琢磨着等粮商们反应过来,他早就回京都了,谁能想到现在就被人捅出来了。

向文天显然不准备就如此放过陆玄,继续介绍着他的‘丰功伟绩’。

“至于这第二罪,我经过缜密调查,的确有陆钦差的责任在,但撤离的指令早早就已经下达,可城中百姓却连一半都没撤走,其中缘由我想陈石陈大人更清楚,我希望之后你给我详细汇报下。”向文天严肃的说着,吓得陈石急忙低头应是。

“但虽有过失,可却没有造成损失,大沽城上下万余名将士们的口供,陆钦差于镇水一线,指挥防洪工作,在海河决口之前,一人一剑一诗,斩孽龙,平海河,保住了十余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当为天人!实乃我大周能臣,当记一大功。”

“本官所说的真假,各位百姓可去那海河堤坝上看一看,那写着镇水诗的石碑上,还隐隐有着才气未散,让家里的小孩子摸一摸,可以开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