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军阀:兄长走后,留给我一个奉军 > 第148章 两条路,都挺难

而林茵这边,她在听闻以后军方提出军费申请,然后再由内阁和总领大臣审核,最后才是划拨。

这让林茵敏锐的察觉,只要掌握了内阁和总领大臣这个环节,那么军方就将被自己卡住脖子。

这就让林茵有点看不懂了。

你说张凡霸道吧,他的确很霸道,黄岐范这些挡路的人,他说陷害就陷害,说弄死就弄死了。

可是他这样一个霸道的人,却能将卫队的指挥权交还给自己一部分,有主动提出,军方以后将以索要军费的形式把主动权让出来。

以前的冯友昌他们,哪一个不是把军权,财权掌控在一起,百官们想要工资,都还的看冯友昌的脸色。

如果前线吃紧,军费不够的情况下,这些官员们也得跟着拿不到钱。

怎么到张凡这里,就反过来了?

这样让林茵想不通,但是她对张凡跟她说的那些话,开始思考张凡说的是不是真的。

难道真的会有人,愿意把到手的权利,再让出来?

林茵反正觉得自己看不懂,不过她现在也觉得暂时不着急跟张凡夺权了。

一方面她现在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想要在看看,张凡是不是真的能够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

不争权,不夺利,只想复兴大夏。

如果是,林茵觉得,他的目标跟自己是一致的,那么以后可以合作。如果不是,那么即便是死,林茵觉得自己也要反击。

而张凡呢,他是真的不希望管这些事,他只是单纯的觉得,按照一个正常的国家,去建设大夏。

如果提出军费申请和将所有财政掌控在自己手里,明显后者更爽,但是相对应的,他的事业多了。

他需要面对的敌人太多,没办法在民生上面分太多的心。

就像他跟赵楚先说的那样,他对于民生只想负责大概的方向,至于细节,则需要他去处理。

两个人非常明确地分工,张凡负责军事,并且提供国家发展的大体方向,赵楚先负责实施。

张凡觉得,在自己有生之年,内阁和国府是不敢卡自己的军费要求的,如果敢,他就敢把人换了。

至于他要死了话,他也打算将大夏改回和平发展的模式。那样的话,军队权力过大,反而对大夏不好。

所以,提前把军费这把刀先交到内阁手里,也算是避免到时候军方势力尾大不掉。

花了几天时间,张凡终于处理掉赵楚先这边的事,赵楚先也开始了他的工作。

现在的张凡也终于有时间把自己的目光重新看向战局。

此时,奉军在晋省和豫省的攻势已经停止了,双方还在拉扯,但是每天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随便攻了几次,就选择休战。

张凡知道,这是士兵们疲惫的表现。张凡上台之后,一直在军队中宣扬的是对外作战,所以奉军士兵对于对内打其他的军阀,热情度并不高。

反而是在打樱花国的时候,奉军上下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人说出来。

而一开始平定国内军阀乱战的情况时,除了一开始的两个月,奉军打的非常凶猛,到了中后期,奉军就表现出了疲软。

所以对于国内的军阀战争,张凡觉得是时候该结束了。

目前奉军的势力范围已经囊括了关外四省,整个直隶和晋省,还有部分豫省的地盘,相对于开战前,他所控制的范围已经大了不少。

光是想要消化这些地盘,奉军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同时,樱花国和俄国人又在边境上蠢蠢欲动,继续跟国内的军阀打下去,对于张凡来说,没什么好处。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他现在选择跟国内的这些军阀和谈,转头去打俄国或者樱花国人,那么这些人会老老实实在后面看吗?

如果自己跟俄国人还在交手,而冯友昌在这个时候选择偷袭自己,自己恐怕也很难抵挡啊。

毕竟,冯友昌的背后,还站着英吉利和樱花国人的影子。

现在的张凡,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用尽全力,先把冯友昌消灭,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全力反击俄国和樱花国。

如果选择第一个,先消灭冯友昌,那么就应该下达总攻命令,争取在一到两个月内,消灭冯友昌。

可是一两个月就想消灭至少还有二十多万军队的冯友昌,这比较难。

而且强行执行的话,对于奉军的消耗也比较大。恐怕在这之后,需要立马面对俄国和樱花国,士兵们没有多大优势。

可要是不选择消灭冯友昌,直接跟他和谈,这个快的话,一个月之内就能有结果。

可问题是,如果这么做了,张凡又担心冯友昌会在自己背后捅刀子。可以说,现在的张凡,无论怎么选,都不是最优的选择。

张凡突然觉的,说到底,其实还是自己手里的兵太少了。

现在这个时候,自己手里拥有的人口大概8400万左右,按照这个年代的民养兵,正常来说,他手里应该有80万大军才对。

随着科技发展,这个比例会扩大,可能会到十几亿百姓,只养两三百万大军的情况。

可是现在这个社会,科技没那么高,所以,养一个兵的成本没有那么大,正常来说,一百人完全养得起一个兵,包括他的武器装备。

所以,张凡在考虑是不是随着土改的进行,他应该招兵了。

按照参谋部的预计,从现在开始,到俄国人主动进攻,大概还有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自己完全可以先招募一批士兵出来应急。整个关外四省,先招募十万人作为预备队,参与到守卫的战列中,然后自己可以再直隶等地大规模的招募。

这些新兵,张凡也没打算让他们参与到对俄国的反击之中,他就想着,这些新兵,配合着老兵,能够守住直隶也就差不多了。

而奉军的老兵,则将绝大部分调回关外,配合在关外招募的新兵,对俄国实施反击。

张凡想了想,觉得这个可行。

依靠充足的物资保障供应,新兵们只要依托防御工事,打上几场,也就练出来了。

而且,自己也没有打算把所有奉军全部调回去。

奉军第一师,第二师依旧留在直隶和晋省,扩编师留下两个以扩编师为基础,直接扩充六个师出来,剩余的才算是纯新兵。

这样的配置,张凡觉得应该可以守住直隶也晋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