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军阀:兄长走后,留给我一个奉军 > 第152章 国债开售,战前准备

可以预想,随着张凡在直隶和晋省开始土改,收缴土地,一些地主或者是士人阶层,必然会拿着国府赔偿的大量金钱,进入到实业领域,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投入都将会获得产出。

那个时候,才是张凡他们收获的时候,大量的工业产品,在提升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是给国府带来大量的收入。

不过,说实在的,面对地主阶层这种疯狂行为,张凡和赵楚先还是得承认,他们一开始对这样的局面,预估不足。

原本他们以为,国府购买土地的钱,那些士人和地主会握在手里一段时间,观望一下再说。

结果,现实的情况确是,钱刚发下去,然后这些士人和地主就挥舞着手里的钱,向国府提出租用土地,投资建厂的事情。这就导致,张凡他们又收拢了一笔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府资金不足的问题。

但是,这些重新收拢的钱,对于张凡他们要做的事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所以,国债计划,张凡和赵楚先还是决定继续进行。

第一期国债,赵楚先和张凡商量之后,决定先出售四千万的国债试试水。

毕竟,他们现在对于那些地主和文人阶层,对于国府的信心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出多了,卖不完,那么对于国府的公信力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10月初,赵楚先以国府的名义,委托帝国银行对外出售一笔四千万的国债,分四天出售,每天一千万的额度。

第一天,所有人都还在观望,对于这个新出现的国债,大家都不了解,所以购买者寥寥。

一个上午的时间,只卖出了400万的国债。

感觉到不对劲的赵楚先,立马派人去实地了解情况。在他看来,通过这些天的铺垫宣传,即便情况再差,第一天的国债也不可能出现卖不完的情况。

顶多也就是后面两天才可能出现购买力不足的情况才对。

怎么会在第一天,就出现了一个上午只卖出400万国债的情况。

当赵楚先派出去的人,去帝国银行门口大致了解了一下后,才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普通人对于这个国债,并不了解,以为是国府没钱,变相的找他们这些普通人收税。

所以,大家对于这种事,兴趣缺缺。

得知还是因为宣传不到位的原因,才导致一个上午只卖出去了400万,赵楚先有一些懊恼的直拍额头。

接着,第二天一大早,大夏日报就有刊登一篇,解读国债的文章。

这篇文章提到,现在国府出台的这个国债,并不是代表国府没钱,向百姓额外增税,而是一种国防国债。

简单来说,就是国府的资金已经有规划,每一笔钱该干什么,怎么用,都已经有了计划。

而为了预防一些计划外的突发情况,以国府的信誉作为担保,向百姓进行借贷,筹集一笔资金。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这笔钱不会被动用,只有遇到突发的情况,这笔钱才会被使用。

然后,既然是借贷,那么必然会有借有还,还会按照一定的利率,返回给借贷人。

一般来说,国债都是长期有效,随时可以向国府兑换。

这种借贷,相比较于民间的个人借贷来说,其实更有保证,只要国府不倒台,大夏不改朝换代,那么这笔贷款,国府都会认。

即便是总领大臣卸任,后继任者也会承认这笔钱。

在大致解释过后,普通的百姓和地主们,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所谓的国债,就是国府找他们借钱,而不是税收。

借贷是需要偿还的,而税收则不用。

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帝国银行刚一开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1400万的国债就被人抢购一空。

其中有四百万国债是第一天省下来的。

并且,还有很多来晚的人,还没有买到,这让这些人怨恨自己来的太晚,并且询问什么时候才会再次开售。

在普通人看来,国府向他们借钱,并且还是年利2厘,这已经算是很高了。

地主们手里有余钱,多买一点,就当是投资了。而普通人,特别是那些刚刚拿到地的农户,他们则是觉得,国府找他们借钱,可能就是遇到难事了。

如果国府因为没有钱,而倒台,大夏改朝换代,那么他们才刚到手的土地岂不是又要再交出去?

所以,为了保护他们手里的土地,也是为了保护国府,这些手里有那么几个钱的农户,也开始购买国债。

当天中午的时候,赵楚先就接到下面的人汇报,第二天所有的国债份额都已经卖空,他也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大笑了三声。

此时国府手里有了钱,就开始征兵的事宜。

按照张凡给出来的计划,这一次征兵,第一期需要新组建11个师,共计20万人。

其中直隶和晋省留下奉军四个师,并扩编到六个师,剩余的奉军将会被调往关外。

这样一来,留在直隶和晋省两地的兵力大概是在十四万左右,其中新兵老兵参半。剩余的四十万老兵则是调往关外,防备俄国和樱花国。

(原奉军共有48左右,此次入关,前后进入关内的奉军多大30万人,现在除了留下的四个师,7万人之外,其余全部调回关外。奉军编制,一个师1.8万人,标准德意志的大编制。)

与此同时,关外也要开启征兵,人数定在了13万人。

这样的话,第一期征兵结束,国府(奉军)将会拥有68万的兵力,其中关内14万,关外54万。

这还是第一期,第二期的话,就要视战争的激烈程度而定,如果关外打的太过于激烈,那么第二期征兵将会很快就开启。

如果奉军占据优势,那么赵楚先就打算把第二期的征兵推迟几个月,等待来年的四五月份在开始。

做好计划后,赵楚先就让人把计划送到军部,供张凡他们评估。

军部也是最近才成立,就是把内阁和军队分开。

不过现在还是张凡控制着国府,所以,军部的级别还是要高于内阁。

一些高知识分子的军官被派遣到了内阁,充当顾问。在必要时刻,可以随时接替内阁成员。

至于原因和具体形式,可以参考一下德三的模式。

(终于把铺垫写完,后面就是打打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