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军阀:兄长走后,留给我一个奉军 > 第161章 群情激奋的各界

随着拉基维耶夫正式拒绝国府的正当要求,战争已经走向了不可避免的一面。

不过从现在大夏的整体局势来说,无论是民愿还是舆论都是有利于张凡和国府的。

甚至,当战争即将到来的消息传到各路军阀耳中,冯友昌,段义德等人,也开始龟缩兵力,不再进攻。

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找到所有人的对立面。

不过,军阀们观望是一回事,可是也有很多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并不看好。

就比如冯友昌。

他虽然接受了英吉利人的援助,但也没有打算和张凡在这个时候交战。

他就准备就这样看着张凡落败。

而有人不看好,那也有人表示看好张凡。

这个人就是两广督军程齐昌。

作为整个大夏思想最为开放,目光看得最远,且对列强都非常了解的程齐昌,他觉得张凡和俄国的这场战争,十有**会取得胜利。

在西方列强眼里,沙俄一直是一个伪强国,他的国内没有过硬的工业,他的强大是建立在俄国那庞大的兵源上。

而现在,俄国和张凡之间的战争,爆发的时间点很关键,正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封冻的时间段。

只要在这个时间内,张凡和俄国远东军团分出胜负,那么即便大铁路解冻了,俄国想要增员也来不及了。

所以,张凡和俄国之间的战争,谁胜谁负,关键就在于开战的这头两月。

既然如此,程齐昌的思想就开始活络起来。

他在想,自己要不要选边站队。

或者更准确一点,那就是要不要支持张凡对俄国,樱花国作战。

最后,在跟自己儿子程相坤商量之后,粤军通电全国,表示在对待外敌挑衅这件事情上,粤军愿意和奉军站在一条战线上。

并且,程齐昌还宣布,粤军愿意提供一笔200万的资金,给奉军充当军费。

同时,在程齐昌的提点之下,两广地区,各界开始捐款,短短十天的时间,就募捐了300万,并派遣代表北上京城,将这笔钱送到了国府。

有了程齐昌的通电,一些小军阀也紧跟着程齐昌的脚步。

川省和两湖地区,虽然没有军阀能够统一,但是在对待这件事上,三省的小军阀们,也拿出了自己的气度。

但是由于三省的军阀也都不富裕,最后加起来,也才捐助了不到200万,民间各个团体捐助457万。

但是,三省的小军阀表示,如果国府需要,他们愿意组建一支10万人的联军北上,帮助奉军抵抗沙俄和樱花国。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其实说白了,各地军阀之所以会各自为政,主要的原因还是之前的国府让他们太过于失望。

对外软弱无比,卑躬屈膝,最后导致大夏不停的割地赔款。

而这一次,国府选择硬刚俄国和樱花国。再加上,奉军已经打赢过一次樱花国,这让奉军在整个大夏本来就有很高的声望。

很多爱国,进步人士甚至把奉军认为是可以挽救大夏的唯一希望。

军阀不是不爱国,而是他们不爱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府。

现在有人选择站起来反抗这一切,自然有人愿意摇旗呐喊。

看着粤军,川省,两湖地区开始支持国府,担心自己不表态,会被人围殴的云省督军龙湘也表态支持,最后以个人的身份捐款50万。

贵省督军王炳天(有些名字不能写)个人捐款80万。

随着大夏整个南方,西南地区在这件事上面表态,并且捐款,并且隐约有了同盟趋势,担心自己背后不保的冯友昌,段义德也立马表示支持。

并且下令前线部队,万不可在此民情激愤的时刻,故意和奉军制造事端。

并且宣布,前线再次后撤五十公里,彻底和奉军脱离了战斗状态。

就在大夏南部各界纷纷选择支持奉军,支持国府的时候,张凡和他的奉军在干什么?

他在调兵!

虽然张凡早就知道,所谓的和拉基维耶夫协商解决边境问题是一条死路,但是按照国际惯例,他依旧让国府去跟拉基维耶夫谈。

这真的只是为了面子上的功夫?

当然不是,他是在给自己争取时间,让拉基维耶夫以为自己想要通过谈判解决事端。

但实际上,从那一天的军事会议后,奉军上下统一思想,决定采用武力解决这件事之后,奉军就开始调动部队。

大量的部队被打散,然后重新组建,最后形成了37个大编制步兵师。

每个步兵师拥有1.8万人,火炮300门,轻重机枪600挺。并且少量精锐步兵师还配备了坦克。

这几乎搬空了奉天兵工厂里面的全部库存。

原本堆积如山的奉天兵工厂仓库,现在都能直接跑马了。

最后,奉军的三个飞行大队被调回关外,然后被重新部署在了奉天,尔冰,长春三地。

由于想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奉军的调动都是在夜间进行,等到天一亮,奉军的部队,早就出关了。

此时,奉军的调动已经基本完成,张凡也准备正式回应各界。

1931年11月2日,国府突然向拉基维耶夫递交战书,随后一个小时,国府通电全国,正式宣布国府与各国谈判失败,国府将采取最后的手段,为沙虎村等边境村落的百姓,讨回公道。

就在国府递交战书的同一时刻,已经抵达边境的奉军开始对俄国远东军团实施炮击。

随着大夏主动炮击俄国远东军团,随着战地记者将照片发回关内,整个大夏都陷入到一种莫名的狂热。

在沪城,在京城,羊城报童们挥舞着报纸,在大街上来回奔跑,嘴里一直喊着“开战啦,开战啦,奉军昨日正式炮击俄国远东领土。”

那些穿着大褂或者穿着西服的人们纷纷掏钱购买报纸,看着报纸上的内容,很多人也开始加入到了奔走相告的队伍中。

到了下午,大夏各大城市,再一次爆发游行,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上街抗议,而是掀起了第二轮募捐。

他们这些地处南方的人们,虽然不能亲自上战场,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然后,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

张凡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将整个大夏,所有思想统一的好机会。

于是,张凡再一次找来赵楚先商量起另外一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