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一气朝阳 > 第165章 红尘

一气朝阳 第165章 红尘

作者:亲吻指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00:03:53 来源:小说旗

骊龙峰下,藏龙潭上方岩壁上,一道似有若无的裂痕。

据说,曾经从那裂痕之中会不断的有清泉水流出,而这下方的藏龙潭之中,拳养着一条骊龙。

现在那裂痕之中没有了灵气充溢的泉水流出,潭中也没有了骊龙,只有那些据说可以化龙的龙须鲤鱼。

而赵负云出来之后,却是看到周氏的两人在与骊山的山主说话。

看到赵负云他们出来,却只是看了一眼而已,其中周家为首之人嘴角含笑,只听他说道:“我们倒是一切顺利,好像贵派遇到了一些麻烦。”

这时,骊山的山主也看到后面出来的人中少了一个,而自己门下的人,看向自己这里之时,神色有些异常。

“山主,天府采集已经结束,我们就先告辞了。”周家兄弟说完,两人一顿足,脚下便有云雾升腾,托着他们上了天空,这是周家的青云术。

一朵云包裹着两人快速上了离去。

然而赵负云看到无论是文溪,还是其他的人都没有出声。

而这又是骊山的事,她们自己都没有出声,赵负云便也没有道理开口,所以也没有开口去阻拦。

而且,他在这一瞬间想到,在那个天府之中,真正看到他们两个跪在那里的,只有自己,其他的人根本就没有看到。

若是他们矢口否认,自己难道还要与他们在这里对峙争执吗?

没这个必要,他们又不是自己什么人。

所以赵负云也没有开口。

赵负云回到了含秀峰,天府之中的情况自有骊山四人向山中禀报。

他是外人,是帮忙的人,这里的一切可以说是都与他无关。

但是也不能说全然与他无关,很快,便有人来请赵负云去,那骊山的山主,先是跟他客套了一番,说起他的师父荀兰茵。

虽然荀兰茵不是他的师父,但是别人这样说,他也没有否认。

又说了一番对于天都山的敬仰,然后又感谢他在天府之中对于大家救助,最后才问到他在那石雕墓群之中看到的情形。

赵负云自然是照实说,骊山各峰的峰主,一个个面露诧异之色,最后,那骊山的山主却是说道:“此事,老身会向淮南周家的家主说明……”

她们怎么处理,赵负云并不在意,只是觉得,骊山行事,果然如她们山中风气一样,缓缓而行,不急不躁。

但是一想,也又能够理解,毕竟周家的人又不是她们山中的人,她们也不能够怎么样。

至于那里面出现的道兵,大家也不知道怎么,骊山也是一头雾水。

那山主只说会邀请各家商议。

赵负云做为一个外人,这一切与这一方天地有关,但似乎与他一个人又没有多大的关系。

只是他觉得,这一方天地似乎真的要进入多事之秋。

又或许,世间本就如此,只是自己现在知道这些,以前修为低没有机会知道罢了。

当天晚上含秀峰为他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宴,从菜到饭,到点心,清茶,酒,小食,样样口味不错,并且蕴含丰富的灵气,又或者是对于神识有着提升。

通过对比,他可以确定什么叫清修。

他在天都山之中时,仿佛天生地养的一般,只采天地元气,无有其他食物裹腹,吃一顿,饿半月。

这些茶、酒、灵米、山珍都是骊山出产的,与天都山相比,这里一切都是那么平和,那么的富饶,大家似乎只是在山中居住,修行似乎只是附带。

当天晚上,靳秀芝又将那一颗仙桃送来给他吃。

他吃完便打坐,只觉得一股精气在五脏之中滋生,又化为法力,一晚上的时间,他感觉到身中的法力充沛了不少,若是能够有什么筑基一重二重三重之分,这一晚上至少提升了一个小境界。

而他意识沉入丹田之中,那一道符箓散发的法光更加的灿烂。

在符箓之外,那点点法意凝结的光华似星辰,也更加的明亮。

法力无形无质,盘结于脏脏与念头之中。

一晚上的清修,让他感觉神清气爽,加上在天府之中的领悟,他觉得在这骊山之上收获不少,又想,或许当年荀师在那天府之也有不少收获吧。

第二天清晨,他与文云一起用过早食之后,便去向靳秀芝告辞。

靳秀芝要再留他,他并不想在这里多留,他觉得这里就像是温柔乡一样,消磨人的意志,若是在这里的呆的久了,自己只怕不想走了,实在是太舒服了。

他坚持要离开,靳秀芝只是叹息一声,说道:“你与兰茵姐姐一样,心中只有修行,大道苍茫,身入其中,不过是被大道淹没,天下间,又有几个人能够得道而长生呢?”

“但是却有千千万万的人,为此而付出了青春年华,付出了爱情、友情、亲情,一生孤寂,一生与凶险相伴,最后却依然是一抔黄土,你觉得值得吗?”靳秀芝突然问赵负云。

赵负云愣了一下,他沉默着,想着这世间,大多数修士求的都是长生,但是几乎没有人得长生,也确实为此而舍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

他沉默着,小殿之中寂静,靳秀芝与她的几位弟子,眨着一双双的美目看着赵负云,似在等着赵负云的解答心中的疑惑。

她们都知道赵负云来自于天都山,那是一个传道授法的大派,开派祖师是传说之中的化神修士。

但是即使是化神,也不能够说是长生于天地之间,只能够说是长寿。

而除了开派祖师之外,却再无一人得此境界。

赵负云转身看着含秀殿外的天空,阳光万丈,缓缓说道:“若以结果而论,几乎所有人最后都是一样的,但是在这漫漫时光里,有人历百年而死,有人看千年风光,这却又有不同。”

“我向着长生而行,至于结果,便交给将来的我吧,现在的我,只管做好我现在应该做的事。”赵负云缓缓的说道。

坐在那里,一身锦绣华衣,却又显得清丽端庄的靳秀芝说道:“你知道吗?当年我也这样问过兰茵姐姐,你知道姐姐是怎么说的吗?”

赵负云看向靳秀芝,她的弟子也都看着自己的师父,她们从未见过荀兰茵,但是这么多年来,却听自己的师父说过很多次那位神秘的‘兰茵姐姐’。

“兰茵姐姐说,向道而行,不问前程。”靳秀芝也看向殿外的天空,仿佛看向了二十多年前,含秀峰传承几乎要断了,只有自己独自一人支撑,看着满山青翠,却只觉得寂冷,所以下山去行走,由此而遇上了那位让自己敬仰的神秘姐姐。

“荀师之言,弟子当铭记在心。”赵负云得荀兰茵帮助良多,但是从不曾知道,荀兰茵的心是什么样的。

“你们天都山的人对于我们来说,就像雾里的远山一样,可见而难近。”靳秀芝感叹道:“你入天府的这些日子,在卢龙郡那里,听说有伱们天都山的道长大战,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据说有许多修士因为此而死,消息传的这么远,也不知道真假。”

赵负云听到这里,却觉得,大战应该是有的,因为余晨光闹了那么大的动静,天都山也要清理门户。

至于余晨光是生是死,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他心里觉得余晨光余师神秘莫测,未必那么容易被山门清理门户。

“赵师侄,可认识那余晨光?他是否如传说之中那般入魔了?”靳秀芝问道。

“余师曾是天都山上院的炼器道师,曾为我炼制了灯盏法器,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我并不是很了解。”赵负云说道。

靳秀芝却有些惊讶,她没有想到自己好奇的一问,赵负云居然与余晨光是认识的。

“想不到师侄居然认识他,天都山有通报天下,说余晨光入魔,据说杀了不少人,师侄以后还是要慎言。”靳秀芝说道。

赵负云点了点头,他不想谈这个事,便又问靳秀芝那天府秘境之中的事将如何处置。

“自会禀报大周王室,毕竟这是大周国内,天府之中的资源,大周王室也分了一份,而且,当今圣上似有大志,现在天府之中似有他界入侵之事发生,圣上必定要重视的。”

赵负云听她这么一说,便知道这里与游离于大周之外天都山众修的想法不一样。

若是发生在天都山,那么一切的事,都是天都山自己解决,在天都山众修看来,自己解决不了,又还有谁能够解决呢。

天若塌下,天都山便是那个高个子的。

一切伟力归于身,那么一切的灾劫,也都由自己解决。

我行我道,我渡我劫,只有别人来求我,没有我求别人的时候。

当天未到中午,赵负云便告辞离开,是文云送他离开的。

先是送到山上,后面又送到离山三十余里的地方,再送到离山五十余里。

最后在一条大江边上,两人站在江边的悬崖峭壁上,看着奔流向东的江水,文云说道:“负云师弟,何不就留在骊山修行,于含秀峰之中,再筑一殿而静修,好过这般于天地之间历尽风霜,天下苍苍,见过又如何?不过是落得个我心似铁,一腔血冷,何不在山中清修,永保此赤子之心,大家谈琴论道,种药采气,岂不快活。”

赵负云在这一刹那竟是有几分意动。

文云看着赵负云,继续说道:“我在书楼之中,也曾看过许多书,其中也有大修游历人间的传记,他们一开始也都是满腔热血,如沸腾铁水,似朝阳,但是最后也都是寻一青山结庐而居,一盏清灯,一块药田,一支钓杆,一方江塘。……”

“或是收三两弟子,传下道统,或是直接孤身至羽化,一片孤寂,留一床骸骨,若是师弟愿意留下来,我想,无论是师父,还是众位师妹,都会非常高兴的。”

赵负云侧头看着阳光里葛文云,她的脸在阳光之中泛着红霞,她的双眸似含有水,化为一片春湖,能够将人吞没。

赵负云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道:“师姐,我还有许多事要做。”

“若是做完了那些事呢?师弟可愿来骊山隐修?”葛文云问道。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做得完。”赵负云说道。

“我听有人说,人间万事皆可放下,我们修行之人,不是也应该放下心中负担吗?”葛文云依然在劝说道。

“师姐可知道,我的名字其实是我自己起的?”赵负云说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放下的,我在改名字的那一天,便背负起了很多东西。”

“负云,师弟。”葛文云念了一声他的名字。

“师姐,以后我再路过这边,一定上骊山看你。”赵负云笑着说道。

“好,希望负云师弟你不要忘记。”葛文云说道。

“嗯!”

赵负云一步踏入虚空,脚下似踩着风尖儿,风将他托着飘向了远方,像是一朵紫云一样。

文云看着赵负云的背影,突然想:“云随风行,人呢?随什么而行?”

赵负云飘了很远,回头看,发现那山崖上依然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看着自己。

……

天下人,天下事。

事事盘结,此起彼伏,如风雨,从未有过一日天下皆晴之时。

东边晴朗,南方或许便是雨。

赵负云离开骊山,离开那一方悬崖之后,进入一座城中,穿过,又进入一座城中,于酒楼茶馆之中坐了几日,听着那些茶楼里的故事,又看了几场民间曲艺。

心中那一份差一点动摇的道心再一次的稳固了下来。

一场大雨骤然而下,他坐在一间客栈的窗边,看着街上奔跑的行人,看着那那忙碌着收拾着摊位上东西的小贩们。

他这一刻突然体会到,世人皆有自己生活,而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入了天都山,便是天大的机缘,如此机缘在身,便要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行。

“向道而行,莫问前程,走好脚下的路,当不至于垂垂老矣之时再后悔。”

赵负云心中清晰了起来。

这一刻,他只觉得,自身的意识与念头像是经历过了一场锤炼,然后被这一场大雨淬炼,变的更加的坚韧。

这就是所谓红尘炼心吗?赵负云心中想着。

大雨之中,他却看到有大蛇蜿蜒而上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