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14章 司徒王允,刺董联盟

接下来的数天里,杨业一直为钱粮之事烦忧不已。

他与许褚四处奔波,满脸疲惫之色。

这天,杨业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府邸,只想赶紧躺下好好休息一番。

刚进府门,贾诩便满脸神秘地迎了上来:

“启禀兵曹,司徒王允送来请帖。”

他微微欠身,手中拿着那封请帖。

杨业眉头微皱,神色凝重起来:

“看来我们这些天的行动,被有心人盯上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接过请帖,若有所思。

贾诩微微颔首,道:

“如今兵曹成为董公的亲信,自然有人会结交。”

杨业摇了摇头,沉声道:

“恐怕不止结交这么简单,先看看情况再说。”

如今朝堂文官之首是袁隗,贵为上公太傅,录尚书事,那可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而王允的地位同样不简单,官居三公中的司徒,还兼任着尚书令。

东汉以来,上公、三公、九卿,大多都是没有实权的空架子。

汉灵帝在位时,更是没少变卖三公九卿的官位。

朝廷真正管事、施政天下的,是“尚书”。

以三公之位兼任尚书令,王允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想到这里,杨业再次看向手中的请帖,心中暗自盘算着王允此番相邀的目的。

司徒、尚书令王允相邀,确实给足了杨业面子。

可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杨业不得而知。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谨慎应对。

杨业微微挺直脊背,沉声道:

“许褚,准备马车,去司徒王允府。”

许褚拱手应道:“遵命。”

不一会儿,马车备好,车辙辘辘作响,一路向着司徒府驶去。

街道上行人匆匆,车内的杨业面色沉静,心中却思绪翻涌。

很快,马车顺利抵达司徒府。

许褚率先跳下马车,恭敬地奉上请帖。

司徒府的仆役见状,立刻恭恭敬敬地请杨业和许褚入宴。

踏入司徒府,一路上氛围压抑。

似乎有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仿佛风雨欲来。

杨业深吸一口气,稳步向前。

来到宴厅,他微微躬身,朗声道:

“职下杨业,参见司徒公!”

王允满脸笑容,快步迎来:

“建成果然是年轻俊杰,难怪能得相国器重。”

杨业谦逊道:“司徒公过奖了。”

王允随即逐一为杨业介绍在场宾客。

黄门侍郎荀攸微微颔首,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

议郎郑泰微笑着向杨业问好,长史何颙神色冷峻。

侍中种辑和越骑校尉伍琼,也纷纷向杨业致意。

杨业一一回礼,心中却更加警惕起来。

他心中暗自苦笑,自己此刻确实是进了“贼窝”。

这些人可都是反董急先锋,一个个奋不顾身,不惜以命相搏那种。

杨业微微垂首,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平静。

王允举起酒杯,慷慨激昂道:

“方今天下,神州鼎沸,正是需要年轻俊杰站出来,匡扶汉室之时。”

“诸位当砥砺而行,共勉!”

众人纷纷举杯相应,杨业也举起酒盏,一饮而尽,心中却满是壮志豪情。

王允看向杨业,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建成击退关东诸侯,为朝廷立下了不世之功。”

“要是朝堂上多一些这样的臣子,天下又怎么可能乱起来。”

杨业连忙拱手,谦逊道:

“司徒公过奖了,河内作战非我之功。”

“我只是看吕布不顺眼,故意抢他的功劳。”

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面。

这些人对董卓恨之入骨,而自己如今却被视为董卓的亲信。

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杨业暗暗告诫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谨慎应对每一个人、每一句话。

王允目光紧紧盯着杨业,再次开口道:

“建成也是性情中人呐,今董公欲迁都长安,建成有什么看法呢?”

杨业心里瞬间明白,这果然是王允的试探。

此时,荀攸也投来关注的视线,那眼神意味深长。

荀攸的叔祖父荀爽,乃是当朝司空。

为了躲避第二次党锢之祸,荀爽隐遁汉滨达十余年。

专以着述为事,被人尊称为“硕儒”。

他几次拒绝朝廷征召,是董卓强征,荀爽才接受任命。

杨业略一沉吟,缓缓道:

“关东诸侯不足为惧,迁都实属多此一举。”

王允听后,微微摇头,叹息道:

“奈何董公一意孤行啊。”

宴厅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众人各怀心思。

杨业微微低头,语气谦逊地道:

“在下出身微末,人微言轻,影响不了朝廷的决策。”

“司徒公德高望重,肯定能说服董公。”

王允脸上露出一抹苦笑,解释道:

“迁都改制,天下大事。”

“上任司徒杨彪劝说董公,当以天下百姓为重,却遭受罢免。”

“老夫这才侥幸以太仆之位,成为司徒。”

“弘农杨氏,世代公卿,老夫不如杨公啊。”

杨业听后,连忙拱手施礼,向王允致敬。

他心中明白,王允这番话既是对自己的试探,也是在表达对当前局势的无奈。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信念而争斗。

杨业只想成为一方诸侯,摆脱所有掣肘,随心所欲。

宴会进行到最后,气氛越发郁闷。

杨业坐在席间,能明显感受到周围那一道道注视的目光。

然而他却没有与任何人深入交流的意思。

这场宴会,从始至终都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一个时辰后宴会结束,公卿们纷纷离场,杨业也混杂在其中。

正走着,荀攸突然大步上前。

他目光坚定,直言不讳道: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

“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不失为天下英雄豪杰也!”

杨业闻言,故作震惊之色,连忙道:

“此事需从长计议,怎可草率行动?”

荀攸深深地看了杨业一眼,也不多言,留下一封帛书,袖袍凌风而去。

杨业看着荀攸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他匆匆返回马车,待坐稳后,这才打开帛书仔细看。

上面是荀攸留下的一个联络地址。

杨业微微摇头,感慨道:

“真是多事之秋!”

他心里清楚,自己若是刺杀董卓。

辅王命、号令天下的只会是大士族,譬如司徒王允之流。

在兵马不足之前,杨业绝不会轻举妄动。

他必须谨慎谋划,等待时机,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条最为稳妥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