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162章 益州虽好,兖州更香

杨业成功安排好冀州、幽州诸事之后。

率领着一众将士,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一路上,众人心中既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又怀揣着对长安现状的好奇与期待。

终于,他们长途跋涉抵达了长安。

眼前的景象,让众人不禁眼前一亮。

与董卓治下的长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今的长安,街头巷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贩夫走卒们的身影愈发活跃,商贸往来频繁,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许褚望着热闹非凡的场景,忍不住惊叹道:

“君侯,咱们离开长安也没有多久,怎么变得如此热闹了?”

杨业面带微笑,眼中透着欣慰与自豪,缓缓道:

“没有利欲熏心的诸侯争霸,百姓自然而然能过上好日子。”

许褚若有所思地挠挠头,诧异道:“这么神奇?”

杨业目光坚定地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感慨道:

“大汉的百姓,是天底下最勤劳的百姓。”

“他们创造的财富,不被拿走、剥削的话,养家糊口绰绰有余。”

董卓统治时期,长安陷入了一片混乱与黑暗。

诸侯们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不断发动战争。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更别提安居乐业了。

而如今,局势逐渐稳定,

杨业父子在治理地方时,注重民生。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他们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商业贸易。

为百姓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和平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那些曾经因为战乱,而被迫停业的商铺重新开张,生意日益兴隆。

手工艺人们,精心制作着各种商品,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购买。

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收获的粮食水果,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还能拿到市场上出售,增加收入。

杨业和许褚、典韦漫步在长安的街道上,看着繁荣的景象,心情无比舒畅。

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带来的成果,也看到了大汉未来的希望。

典韦大步流星,笑着道:

“君侯,咱们这一路的辛苦可算是没有白费。”

“看着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咱心里也高兴。”

杨业点点头,展望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让大汉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像长安一样繁荣。”

“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阳光洒在长安的街道上,映照着百姓幸福的笑容。

杨业一路回到那气派威严、甲士林立的大将军府。

刚一进门,便得知尚书令贾诩已在书房等候多时。

杨业径直来到书房,见到贾诩后,第一句话便是询问:

“我父亲呢?”

贾诩恭敬地回答:

“大将军陪伴天子去了,君侯要过去吗?”

杨业微微摇头道:

“我就不去了,没什么意思。”

接着,贾诩神色一正,道:

“正好我有要事,向君侯汇报。”

杨业目光落在贾诩身上,问道:

“什么事?”

贾诩压低声音道:

“益州牧刘焉,背疮发作而死!”

杨业略显惊讶道:

“这么突然?”

贾诩肯定地道:

“蜀中的细作已经反复确认过,不会有错的。”

“君侯,夺取益州的机会来了!”

杨业皱了皱眉,道:“真是不巧。”

贾诩心思敏捷,立刻猜到杨业的顾虑,问道:

“君侯是担心,曹操、袁术、袁绍联合瓜分徐州?”

杨业点头道:“不错,他们要是瓜分徐州,又进行结盟的话,对朝廷威胁很大。”

贾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道:

“君侯,袁术和曹操、袁绍的仇恨,一时间不容易化解。”

“如今太傅马日磾在寿春,可让他进行挑拨。”

杨业听后,不禁笑了笑,道:

“马日磾研究一下学问还行,让他当说客,真是为难他了。”

天下的局势,颇为复杂。

益州刘焉的突然离世,让蜀中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这无疑是一个,夺取益州的好时机。

然而,徐州方面曹操、袁术、袁绍等人的动向也不容忽视。

一旦他们联合瓜分徐州并结盟,将会对朝廷形成巨大的威胁。

天底下的巧事,都凑到一块了。

贾诩听了杨业的一番见解后,仍有些犹豫,又问道:

“君侯,那益州的事……”

杨业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道:

“益州偏安一隅,不值得费太多的心思,兖州才是香饽饽。”

“拿下兖州以后,徐州无险可守,可以轻易夺取。”

“稳定徐州以后,夺取青州也会易如反掌。”

贾诩微微点头,道:“君侯所虑,也有道理。”

杨业神色严肃,接着吩咐道:

“多派遣细作到益州,有什么消息,尽快向我汇报。”

贾诩立刻应道:“遵命。”

杨业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缓缓道:

“兖州那边,近期会有变故发生,朝廷必须做好准备。”

贾诩连忙问道:“什么变故?”

杨业皱着眉头分析道:

“吕布此前,就已经脱离袁绍。”

“他和张邈、陈宫眉来眼去,很可能在谋划兖州。”

贾诩心领神会,轻声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杨业点头,眼神中透着锐利:

“没错,吕布狼子野心,肯定不会舍弃兖州这块香饽饽。”

贾诩沉思片刻,有些疑惑地问:

“只是陈宫和张邈,会帮助他吗?”

杨业来回踱步,思索着道:

“陈宫此人,心怀大志,对当下的局势一直有着自己的盘算。”

“他觉得吕布有勇力,若是能辅佐吕布占据兖州,便可成就一番大业。”

“张邈不甘心给曹操做小弟,吕布的到来,正好给了他一个可以抗衡曹操的机会。”

“他们三人各有心思,但目标都是兖州。”

贾诩顺着杨业的思路,道:

“如此一来,兖州必将大乱。这对朝廷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于可以趁乱谋取兖州,挑战则是要面对多方势力的混战。”

“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

杨业停下脚步,双手背后,道:

“引火焚身算不上,只是为了减少一点伤亡罢了。”

“最好先观察局势,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之时。”

“朝廷再出兵收拾残局,便可将兖州收入囊中。”

贾诩思绪翻涌,问:

“那万一他们迅速达成共识,稳住了兖州的局势呢?”

杨业微微一笑,自信地道:

“他们几人各怀鬼胎,吕布刚愎自用。”

“陈宫多谋却难以完全掌控吕布,张邈目光短浅。”

“他们之间的联盟,就像是用细绳勉强维系的瓷器,看似完整,实则脆弱。”

“只要我们稍加挑拨,这个联盟就会分崩离析。”

贾诩听后,心中对杨业的谋略更加钦佩。

益州虽好,兖州更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