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217章 战略决策,刺史任命

烽火连天,乱世英雄各展其能。

杨业刚刚整顿完青徐之地,气势正盛。

营帐之中,众人正商讨下一步战略。

马超身姿矫健,眼神中透着凌厉的光芒,抱拳朗声道:

“君侯,如今形势对我军有利,依末将之见,最好继续进攻江淮。”

“袁术已呈颓势,若此时我们不乘胜追击,将其赶尽杀绝,日后必成大患。”

马超的话语掷地有声,在营帐中回荡。

不少将士听了都微微点头,他们渴望在战场上继续建功立业。

徐晃站了出来,虎目圆睁,一身战甲在灯火下闪耀。

手中的大刀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战意,微微颤动。

“末将徐晃,愿为先锋!袁术的军队岂是我等对手,定能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徐晃的声音如洪钟一般,震得营帐微微作响。

他的斗志感染了周围的士兵,一时间,营帐内的气氛愈发高涨。

庞德不甘示弱,向前一步:

“君侯,末将庞德请战!愿与徐晃将军一同为先锋,踏平江淮!”

庞德的脸上满是坚定,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杨业的忠诚。

杨业看着热血沸腾的众将,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郭嘉。

郭嘉智谋超群,素有“鬼才”之称。

此时的他气定神闲,仿佛置身事外,却又洞悉一切。

杨业问道:“奉孝,你看我们要不要出兵?”

郭嘉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

“司空,我们刚刚拿下兖、豫、青、徐四州,看似战果辉煌,但实则根基未稳。”

“此时若贸然出兵进攻江淮,后方易生变故。”

“我们当务之急是巩固这四州之地,休养生息,等待下一次的征战时机。”

郭嘉的声音不大,却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众人心中。

马超眉头一皱,急切地道: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君侯!”

“此时袁术军心大乱,我们一鼓作气,必能大获全胜。”

“若等他们缓过神来,再想攻下江淮可就难了。”

马超的眼神中透着不甘,他实在不想放过绝佳的机会。

郭嘉晏然自若,轻轻摇了摇头:

“孟起将军,你有所不知。如今袁术与曹操在江东对峙,双方必有一战。”

“我们若在此时进攻江淮,很可能会破坏袁术的计划,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徐晃听了,不禁称赞道:

“先生高明!末将未曾想到这一层。”

庞德也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鹬蚌相争,我们正可作那渔翁,等待时机。”

杨业微微点头,站起身来,环顾众将:

“奉孝所言极是,兖豫青徐四州还未稳定,百姓人心惶惶。”

“我们需进行安抚,加强治理。”

“暂且回师长安,休养生息,以备他日再战。”

众将听了,心悦诚服,齐声应道:“谨遵将军之命!”

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许褚匆匆前来。

他身材魁梧,径直走到杨业面前,递上一份朝廷文书。

杨业接过,仔细阅读。

片刻后,他嘴角微微上扬,成竹在胸:

“现在我以司空的身份,任命各州刺史,加强对各州的管理。”

杨业的声音威严庄重,众人听了,神色愈发肃穆。

“臧霸,朝廷任命你担任青州刺史。”

臧霸听闻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喜与感激之色,抱拳高声道:

“多谢司空和大将军提拔,臣下感激不尽!”

“必当全心治理青州,不负将军所望!”

臧霸深知乱世之中,如此任命如同再造之恩。

杨业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庞德:

“庞德,朝廷命你为徐州刺史。”

庞德虎目圆睁,一脸正色,他向前一步,朗声道:

“末将庞德,定当不辱使命,宣誓效忠君侯!”

庞德的声音如同洪钟,在营帐内回荡,彰显出他的忠诚与决心。

杨业看着庞德,目光中多了几分凝重:

“徐州临近江淮,袁术虎视眈眈。”

“你此去,定要盯着江淮的袁术,不可有丝毫懈怠。”

庞德双手抱拳,神色坚毅:

“君侯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若有差池,愿受军法处置!”

接着,杨业的目光落在陈登身上:

“陈登,朝廷任命你为兖州刺史。”

陈登赶忙拱手施礼,神色激动:

“多谢司空!臣定当肝脑涂地,报答司空知遇之恩!”

陈登心中明白,这是他展现才华、为百姓谋福祉的机会,也是他对杨业忠诚的最好证明。

众人都在猜测,豫州刺史这一重要职位会花落谁家。

杨业高声道:“徐晃,朝廷将豫州刺史之位交予你。”

徐晃听闻,精神为之一振,他跨步向前,大声领命:

“末将徐晃,定当不负君侯重托!”

杨业注视着徐晃,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豫州位置关键,你需小心荆州的刘表,他素有野心,不可轻敌。”

徐晃一脸傲气,手抚刀柄:

“君侯,刘表之流不足为惧,有末将在,必保豫州安稳!”

郭嘉站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对杨业的安排暗自称赞。

臧霸和陈登皆是徐州降将,让他们担任青州和兖州刺史,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更是为了收拢人心。

能让那些降将们看到杨业的宽厚与信任,从而死心塌地为其效力。

徐晃和庞德不同,他们都是追随杨业多年的老将,久经沙场,对杨业忠心耿耿。

将徐州和豫州这两个重要之地交给他们,杨业可谓高瞻远瞩。

徐晃勇猛善战且有勇有谋,必能应对豫州复杂的局势。

庞德忠诚可靠,定能守住徐州,抵御袁术的威胁。

军议结束,诸将分工明确。

臧霸回到青州后,立刻着手整顿政务。

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对当地的世家大族以礼相待,同时加强军事防御。

青州在他的治理下,百姓逐渐恢复生机,对杨业的统治也越发拥护。

庞德赴任徐州,一方面加强城防建设,训练士兵,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密切关注江淮袁术的动向。

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公正执法,使得徐州百姓对这位新刺史赞不绝口。

陈登在兖州也是尽心尽力,他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兖州的粮食产量必然增加。

同时,他重视文化教育,开设学堂,选拔贤才,兖州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徐晃到达豫州后,第一件事便是视察军事防线。

他对士兵要求严格,日夜操练,提升军队战斗力。

对于刘表可能的威胁,他积极布置防线,加强与周边郡县的联系,形成联防之势。

徐晃还在民间招募勇士,扩充军队,准备随时应对刘表的挑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