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219章 江东局势,曹操布局

血雾弥漫的乱世,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每一次战役都改写着命运的轨迹。

乱世枭雄曹操,刚刚在战场上击败刘繇,一时间威震江东。

曹军营帐内,气氛凝重。

夏侯渊疾步而入,脸庞因急切而泛红,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主公,袁绍已死,如今杨业统一了北方。”

“其势力如日中天,虎视眈眈,已然成为我军最大的威胁。”

曹操听闻,眉头紧锁,犹如乌云压顶。

乱世之中局势瞬息万变,一个强大的敌人崛起,就意味着无尽的纷争与危机。

他仿佛看到神州大地,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那是一幅他不愿目睹却又无法逃避的画面。

营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在空气中回响。

戏志才缓缓开口,目光深邃而睿智:

“主公,我以为当下袁术的威胁才是最迫切的。”

“袁术盘踞一方,野心勃勃,其军队数量众多,且粮草充足。”

“杨业虽统一北方,但根基未稳,他还需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此时我们若过早将目光投向杨业,恐会忽视眼前的危机。”

曹操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似乎在这迷雾般的局势中看到了一丝方向。

“先生所言极是,袁术不可小觑。但杨业的崛起也不可不防,我们需步步为营。”

曹操站起身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心中谋划着未来的战略。

他缓缓抬起头,眼神坚定:

“如今江东之地,乃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

“操在此立誓,定要夺下江东,以此为根基,方能在乱世中立足。”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营帐内回响,让在场的将领们热血沸腾。

曹仁站在一旁,紧握拳头,斗志昂扬地道:

“主公,有我们在,定能助主公成就大业。无论是杨业还是袁术,来一个我们便战一个,绝不让他们踏足江东半步。”

夏侯渊也拔出佩剑,剑指长空:

“子孝说得对!不管是谁来犯,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杨业虽有北方之地,但他的军队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不足为惧。”

“袁术不过是一有勇无谋之辈,我军定能将其击退。”

曹操看着麾下这些忠心耿耿、英勇无畏的将领,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转身走向地图,仔细端详着江东的地形。

与戏志才商议之后,曹操指向地图上的横江津、当利口等地,语气沉稳而果断:

“此地乃江东之咽喉要道,我们必须加强防御。”

“布置重兵,修建防御工事,让敌人无法轻易突破。”

戏志才点头赞同:

“主公英明,守住这些地方,我们便掌握了江东的主动权。”

“同时,我们可派探子密切关注袁术和杨业的动向,以便及时应对。”

军令如山,曹操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士兵们开始在横江津、当利口等地忙碌起来,搬运石块、砍伐树木,修建壁垒和了望塔。

一时间,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曹操亲自来到施工现场,鼓舞士气:

“将士们,我们在此地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守护江东的壁垒。”

“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土地都在身后,我们不能让敌人践踏。”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为曹公效死!”

在防御工事修建的同时,曹操也没有忘记军队的训练。

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是在乱世中生存的根本。

曹仁负责训练士兵的近战技巧,他亲自示范。

教导士兵们如何在战场上,灵活应对敌人的攻击。

夏侯渊训练骑兵的机动性和冲锋战术,他带领骑兵在辽阔的训练场奔驰,如一阵狂风般席卷而过。

一天,曹操正与诸将商议军情,气氛严肃而紧张。

突然,戏志才匆匆而入,神色略显焦急,抱拳道:

“主公,大事不妙,会稽太守王朗拒绝投降。”

曹操闻之,眉头一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放下手中的竹简,问道:

“王朗为何如此?可有缘由?”

戏志才上前一步,缓缓道:

“主公,王朗是徐州人士,与陶谦一向亲善。”

“昔日主公在徐州的一些作为,让他心怀不满,故而不愿归降。”

曹操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他深知王朗在会稽颇有威望,若能使其归降,对稳定江东局势意义重大。

可若王朗执意抵抗,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

少顷,曹操猛地起身,眼神中透出坚定:

“我决定亲自去往会稽一趟。”

诸将大惊,纷纷劝阻。

夏侯渊道:“主公,此去会稽,路途遥远且危险重重,万一有失,如何是好?”

曹操摆摆手:“无妨,我意已决。如今王朗之事若不妥善解决,江东难安。”

说罢,他将防务之事全权交给曹仁,叮嘱他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懈怠。

曹操带着一队亲信,踏上了前往会稽的长途跋涉之路。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穿越山林,渡过江河。

曹操的心中始终想着如何说服王朗,他深知这是一场关乎人心的较量。

行至会稽附近,曹操并未急于进城。

而是在营帐中静坐许久,而后提笔给王朗写了一封劝降信。

他在信中写道:

“朗公台鉴,吾知公与陶谦公情谊深厚,亦知公对吾有所成见。”

“然时移世易,当今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

“吾兴兵,旨在平定乱世,救民于水火。”

“昔日徐州之事,实乃形势所迫,诸多无奈。”

“今吾至会稽,望公以大局为重,共襄盛举。”

“公若归降,吾必厚待之,会稽百姓亦能免遭战乱之苦,望公熟思。”

信写好后,曹操派使者送往会稽。

使者离去后,曹操在营帐中等待着王朗的回应。

他的心中有些忐忑,毕竟王朗的态度至关重要。

此时的会稽府衙,王朗收到曹操的信后,眉头紧锁。

他拿着信在厅中来回踱步,心中权衡利弊。

王朗对曹操的印象的确因徐州之事而不佳,但他也明白,曹操如今势力庞大。

若执意抵抗,会稽很可能陷入战火,百姓也将受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