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234章 讨伐檄文,荆州震动

昭告荆州吏民:

汉室倾颓,纲纪崩坏,四方豪杰并起。

当此乱世,正宜忠君爱国,共扶大义。

然有逆贼刘备,不思报效朝廷,反怀不轨之心。

实乃天下之罪人,当受万夫所指!

刘备本乃织席贩履之徒,出身微贱,蒙天子之恩,得尺寸之地。

宜当殚精竭虑,为朝廷靖难分忧。

然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诈称皇叔,虚张声势,蛊惑人心。

聚乌合之众,屯兵边境,窥视我大好河山,其悖逆之行,令人发指!

今朝廷盛德,欲致四海于升平,恩泽万民,有澄清宇内之志。

司空杨业,威德兼施,顺天应人,雄师所至,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荆州刘表,世受皇恩,当知忠义之道。

值此风云变幻之际,宜明辨是非,深晓祸福。

若能迷途知返,率荆州之众,开城而降,可保富贵尊荣,不失封侯之位。

荆州百姓亦免战火之殃,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若执迷不悟,与逆贼刘备狼狈为奸,抗拒王师。

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吾等奉诏讨贼,正义在胸,锐不可当。

天兵到处,逆者亡,顺者昌。

望荆州有识之士,当机立断,劝谕刘表,早降为佳。

否则,兵戈既起,血雨腥风,莫谓言之不预也!

特此檄文,咸使闻知。

荆州城内,一篇檄文如风暴席卷而来,引得各方震动,人心惶惶。

荆州上将军蔡瑁,手持檄文,面色阴沉,匆忙赶往刘表府邸。

刘表正于堂中闲坐,见蔡瑁神色匆匆,心中不禁一紧。

蔡瑁上前,将檄文呈于刘表,急声道:

“主公,此乃司空杨业所发讨荆州檄文。”

“如今已在荆州各地流传,城中百姓议论纷纷,皆为惶恐。”

刘表接过檄文,目光扫过,只见文中历数刘备悖逆朝廷之罪。

并劝自己归降,顿时心神震颤,双手微微发抖。

蔡瑁见状,趁机指责道:

“主公,皆因刘备屯兵边境,招惹是非,才为荆州引来如此灾祸。”

“如今司空杨业大军压境,其势汹汹,我荆州恐难与之抗衡。”

“依末将之见,不如趁此机会除掉刘备,与司空杨业议和,或可保荆州安宁。”

刘琦在一旁听闻,赶忙上前劝阻:

“父亲,万万不可。刘备叔父乃是仁义之人,虽屯兵边境,亦是为我荆州之安危着想。”

“如今若因一篇檄文便将其杀害,此乃不仁不义之举,必失天下人之心,于道义有亏啊。”

刘表面露难色,内心陷入挣扎。

韩嵩进谏道:

“主公,杨公贤明,其文治武功皆非凡俗。观当今天下大势,杨公极有可能实现统一天下之宏愿。”

“将军若能上顺天子之意,下归杨公之威,非但自身可享受百世之利,荆楚之地亦能得保太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此乃明智之举。”

刘表闻听此言,顿时大怒,拍案而起:

“韩嵩,你好大的胆子!莫不是你已暗中投降了杨业,才在此为他说项?”

韩嵩面不改色,坦然辩论道:

“主公误会了,我韩嵩乃守节之人,自幼受忠义之教。”

“事君则为君,君臣名分既定,我自当以死守之,岂会轻易背叛主公?”

“我所言者,不过是为荆州长远计,为主公家族计,望主公明察。”

刘先亦上前一步,附和道:

“主公,如今局势已然明朗。对将军而言,最佳之策莫过于举整个荆州归顺杨公。”

“杨公心怀天下,若将军能顺应大势,杨公必定会重重感激将军之功。”

“将军可长久地享受福分,并将之传给子孙后代,此乃万全之策,还请主公三思。”

刘表沉默不语,心中犹如翻江倒海。

蒯越见此情形,不禁感慨道:

“主公,逆顺自有大体,强弱亦有定势。”

“如今杨业以朝廷之名兴兵,我们若以臣下之身抵抗朝廷,此乃叛逆之道,必为天下人所唾弃。”

“况且荆州新立,势力尚弱,以之对抗中原之强,实乃危险万分之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刘琦却不以为然,高声道:

“父亲,若司空杨业刚发兵,我们便闻风而降,如此一来,父亲岂不是成了软骨头?”

“世人将如何看待父亲?又如何看待我荆州?我荆州儿郎亦有血性,岂能轻易言败?”

刘表听着众人之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荆州面临的困境,亦明白各方所言皆有其道理。

若降,虽可保一时平安,然自己一世英名恐毁于一旦。

若战,又恐荆州难以抵挡杨业大军,致使生灵涂炭。

沉思良久,刘表终于缓缓开口:

“此事关乎荆州生死存亡,不可仓促决定。”

“且容我再细细思量,明日再行商议。”

众人见刘表心意已决,虽心中仍有想法,但也只能暂且告退。

刘表独自坐在堂中,望着那篇檄文,久久不能释怀。

窗外,荆州城的喧嚣声隐隐传来,似在诉说着荆楚即将面临的命运抉择。

无论他做出何种决定,都将深刻影响荆州的未来,以及无数人的生死荣辱。

刘表在堂中反复权衡后,终是下定决心,欲先试探杨业虚实。

他的目光缓缓落定在韩嵩身上,沉声道:

“德高,如今局势不明,我命你出使颖川,面见杨业,探其心意与志向,以便我荆州能做出应对之策。”

韩嵩心中一凛,他深知此去责任重大,但仍毫不犹豫地抱拳领命:

“主公放心,嵩必不辱使命,定当竭尽所能,探得真情归来。”

言罢,他转身匆匆而去,片刻不敢耽搁。

韩嵩出了襄阳城,跨上快马,一路疾驰,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他心急如焚,深知荆州局势危急,如箭在弦,稍有迟缓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沿途山川河流飞速掠过,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丝毫不敢懈怠。

行了多日,终于接近颖川地界。

韩嵩满面疲惫却眼神坚定,他整了整衣衫,抖擞精神,催马向着杨业大营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