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29章 质诘群雄,曹操意气

曹操收拢残兵败将,心中怒气滔滔,带着兵马气势威凛地去往酸枣。

他直挺挺地闯入宴会,那模样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刘岱坐在席间,看着曹操这般模样,却是幸灾乐祸起来,阴阳怪气地道:

“孟德,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介怀嘛。”

“此次败了不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曹操怒目圆睁,大声质问道:

“桥府君始兴大义,为国除贼,关东数路兵马仗义而来。”

“刘使君斩了他,不怕与天下人为敌吗?”

刘岱撇撇嘴,满不在乎地回应道:

“桥瑁勾结董卓,老夫斩他何妨?”

“你要是勾结董卓,老夫一样斩你!”

曹操怒极反笑,大声道:

“哈哈哈,笑话,桥府君始举三公檄文,号召天下英雄豪杰匡扶汉室。”

“他会和董卓勾结到一起?”

刘岱被曹操质问得恼羞成怒,猛地站起身来,指着曹操喝道:

“曹孟德,你兵败一场,就在此胡言乱语,你输不起就来怪罪我们?”

诸侯们听到这话,瞬间同仇敌忾,纷纷对曹操投去眼色不善的目光。

曹操看着这些人的反应,心中更是悲愤交加。

他挺起胸膛,大声吼道:

“说好共举义兵,今诸侯迟疑不进,纵兵劫掠百姓以获军资。”

“大失天下之所望,操深感羞耻!!”

曹操的声音在宴会大厅中回荡,久久不散。

诸侯们各怀心思,无人真正在意他的愤怒与指责。

刘岱怒喝:“曹孟德,你住口!”

曹操却毫不畏惧,昂然道:

“我剑指汜水,虽败犹荣。”

刘岱冷哼一声,反驳道:

“举兵不前,是我之责吗?盟主都置身事外,与在列诸位何关?”

“你贬低列位诸侯抬高自己,自诩清高,才是真正的罪大恶极!”

此言一出,众人的矛头纷纷转向袁绍和曹操,纷纷谴责起来。

他们都觉得袁绍这个盟主做得实在不到位,曹操也是昏了头。

张邈也感慨道:

“河内之败、梁县之败、汴水之败,皆因袁绍不能识人。”

“他要是留下杨业,又怎么会生出这么多事端?”

众人听了,都觉得张邈所言极是。

杨业父子要是加入盟军,必能壮大他们的声势,说不定都消灭董卓了。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曹操失望至极,毅然决然地离开盟军。

他一边走,一边高歌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歌声苍凉悲壮,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诉说着曹操对盟军的失望,以及对天下苍生的怜悯。

张邈急忙追赶曹操,喊道:

“孟德,孟德,你是举大事者,怎么能如此颓丧?”

曹操停下脚步,满脸失望地道:

“天子东迁,盟军再没有机会解救天子,匡扶汉室。”

“继续留在酸枣,还有何用?”

张邈心态沉稳,笑了笑道:

“孟德,千万不要这么说。”

“杨业既然能投关东,说明他和董卓不是一条心。”

“现在他留在洛阳,更说明此事。”

曹操微微皱眉,问道:

“孟卓,你的意思是……”

张邈凑近曹操,压低声音道:

“何不派人拉拢杨业父子,准许他们再加入盟军呢?”

曹操摇摇头,感慨道:

“这怎么可能?杨业为人自负,他不会吃回头草的。”

张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道:

“恐怕由不得他。”

曹操眼睛一亮,追问道:

“孟卓有何妙计?”

张邈嘴角微微上扬,缓缓道:

“洛阳多宫室,杨奉、韩暹、李乐诸将,都是出身黄巾,他们怎么可能不动心?”

“只要他们住进去,董卓必起疑心。”

曹操一拍大腿,赞道:“妙哉!”

张邈接着筹谋:

“其次,杨奉驻扎在洛阳,临近我关东。”

“我等屡次送去密信,董卓势必会猜忌杨奉。”

“他们除了投靠联军,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曹操微微颔首,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他做事向来果断,既已决定便立刻行动起来。

刚回到营帐中,曹操便铺开纸张,提起笔来。

沉思片刻后,开始拟订书信。

他的字迹刚劲有力,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杨奉将军台鉴:

吾乃曹操,久闻将军之名,深知将军之勇。

今汉室倾颓,董卓乱政,天下苍生陷于水火之中。

吾等举义兵,欲匡扶汉室,救百姓于危难。

将军之忠勇,吾素有所闻。

昔在战场,将军之威猛,令人钦佩。

然今董卓势大,将军居洛阳,必然独力难支。

吾盟军虽有小挫,然志在除贼,匡正乾坤。

吾深知将军乃忠义之士,绝非与董卓同流合污之人。

若将军能弃暗投明,加入吾盟军,吾等必以将军为上宾,共商大事。

吾等齐心协力,必能击败董卓,恢复汉室之荣光。

望将军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吾翘首以盼将军之佳音。

操敬上。

曹操神色凝重,对曹洪道:

“子廉,你立即派人将书信,送往洛阳。”

“此事至关重要,务必谨慎行事。”

曹洪立刻抱拳应道:“遵命。”

曹操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道:

“此次送信,不仅要确保书信安全送达杨奉手中,还要留意洛阳的局势变化。”

“若有机会,可适当制造一些舆论。”

“好让杨奉知晓他加入盟军,乃是顺应天意、为百姓谋福祉之举。”

曹洪认真聆听,频频点头,回应道:

“大兄放心,我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曹操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与坚定。

若能成功拉拢杨奉,对于盟军来说将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也为匡扶汉室增添了更多的希望。

曹洪多处打听,得知颖川荀氏的荀攸与杨业关系友善。

他便想尽办法,成功将密信交到了荀攸手中。

荀攸收到密信,陷入沉思。

他虽不是关东诸侯,但深知自己与关东诸侯的目的一致。

都是为了除掉董卓,还天下一个太平。

如果能利用好关东诸侯的力量,或许真的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

荀攸仔细斟酌着曹操信中的内容,思考着其中的利弊。

为了大义,为了天下苍生,他觉得值得一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