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33章 贾诩留镇,杨业西行

阳光洒在庭院中,却驱不散空气中那丝凝重的氛围。

杨业送走荀攸后,转身回到屋内。

他的脸上带着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步伐沉稳而坚定。

贾诩早已在此等候,他微微躬身,眼神中满是敬佩。

“君侯真是厉害,连荀家这等大士族,都一举拿下了。”贾诩由衷地赞叹道。

他捋着自己的胡须,似乎对杨业的手段感到惊叹不已。

杨业看了贾诩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地道:

“文和,你要努力啊。”

“你可是先投靠过来的,不能让荀攸抢了你的风头。”

说完,他走到桌前,倒了一杯茶,轻轻抿了一口。

贾诩微微低头,神色有些黯然,道:

“在下出身寒门,从不敢有所奢求。”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自谦。

杨业放下茶盏,走到贾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我们父子出身黄巾,都没有如此颓丧。”

贾诩抬起头,看着杨业,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君侯豁达,在我之上。”

杨业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道:

“荀攸出身大士族,我需要借助他的力量。”

“同时,也要提防大士族的渗透。”

“文和站起来和荀攸分庭抗礼,也能帮我不少忙。”

贾诩微微一愣,有些疑惑地问道:

“君侯的意思是……”

杨业转过身,背对着贾诩,望着窗外的景色,缓缓道:

“我希望文和能留下来,辅佐父亲。”

贾诩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君侯,那你怎么办?”

“长安凶险,没有一个商量的人,容易走错路。”

杨业回过头,看着贾诩,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文和放心,我自会小心,父亲这边也需要你的辅佐。”

“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杨业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的话。

贾诩深深地看了杨业一眼,然后郑重地抱拳,道:

“君侯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将军。”

杨业连忙扶起贾诩,眼中满是欣慰。

在这乱世之中,有贾诩这样的谋士辅佐父亲,他也能更加放心地前往长安。

杨业看着贾诩,神色郑重地道:

“文和留下来,除了帮助父亲建立起势力,还需要提防关东诸侯。”

“我不在的时候,不要让关东诸侯偷家了。”

贾诩挺直身子,拱手道:

“君侯放心,我会守护好洛阳。”

他的眼神坚定,语气沉稳,让人感到安心。

杨业微微点头,接着道:

“那就好,我相信文和一定能做到。”

“也别让韩暹、李乐等人,给父亲添麻烦。”

贾诩神色肃穆,回应道:

“属下明白。”

稍作停顿,贾诩又道:

“属下还有一件事,要请教君侯。”

杨业微微抬手,示意贾诩直说:

“文和有什么话,不必藏着掖着。”

贾诩微微沉吟,然后问道:

“杨征东将汜水关的守将,换成了徐晃,您怎么看?”

杨业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道:

“徐晃的武艺,稍逊于许褚、典韦。”

“其统兵的才能在他们之上,兴许比徐荣强一点,和文远旗鼓相当。”

贾诩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

“如此一来,属下也就放心了。”

两天后,杨业身着戎装,英姿飒爽,身后站着许褚和典韦两位猛将。

他来到父亲杨奉面前,准备辞行,开启前往长安的征程。

杨奉看着儿子,眼中满是不舍,道:

“建成,要不你把李乐给咱带上。”

杨业微微摇头,神色坚定地道:

“父亲别担心,我不放心李乐,难道还不放心父亲吗?”

杨奉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道:

“哈哈哈,好。这回克长安,建成你可得多操心自个儿,好好保重!”

杨业挺起胸膛,自信地道:

“我能照顾好自己。”

杨奉脸上露出担忧之色,叮嘱道:

“相国这人疑心重得很,你就让他疑心去。”

“要是到了性命交关的时候,他要啥你就给他啥,保住自个儿的小命最要紧。”

杨业微微皱眉,上前一步,叮嘱道:

“父亲可别这么想,也别乱了阵脚。”

“您保持足够的威慑力,我才能在长安嚣张跋扈、游刃有余。”

“董卓连袁绍都不敢杀,又怎么敢对拥兵自重的征东将军动手!”

杨奉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欣慰之色,道:

“好,额听建成的。”

杨业又道:“文和有谋,父亲有什么事,多和他商量。”

杨奉重重地点头,承诺道:

“额晓得咧,建成你就放心好咧。”

杨业再次向父亲行礼。

然后转身,带着许褚和典韦,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

杨奉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

心中默默为儿子祈祷,希望他在长安一切顺利。

杨业带着许褚、典韦一路西进。

他们骑着骏马,缓缓前行,欣赏着沿途的风光。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却也让人心旷神怡。

途经函谷关时,杨业勒住缰绳。

他望着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雄关,不禁感慨万千。

“经过岁月的变迁,函谷关再不是曾经的雄关了。”

杨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眼神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

许褚也望着函谷关,点头道:

“是啊,这函谷关,都可以从旁边绕过去了。”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似乎对这座曾经的雄关如今的没落感到失望。

杨业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董卓西迁后的布局。

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此地距离河南尹最近,位于河南尹和弘农郡之间。

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位于京兆尹和弘农郡之间。

继续往东则为旧函谷关,处于半废弃状态。

历史上,曹操重新择址建潼关,函谷关便彻底失去作用。

中郎将牛辅屯河东安邑,位于陕县北部。

在杨奉的帮助下,牛辅已控制河东大多地区。

董卓将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杨业心中明白,董卓的这些布局,是为了抵御来自关东诸侯的威胁。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杨家就会和董卓翻脸了。

杨业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我们继续前进吧。”

他一抖缰绳,马儿便迈开蹄子,继续向西行去。

许褚和典韦也紧随其后,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