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46章 西进密谋,李儒试探

宴会结束后,杨业带着满心的思绪返回府邸。

刚一踏入府门,荀攸便迎了上来,眼神中满是期待:

“君侯,情况如何?”

杨业微微皱眉,沉声道:

“并州形成了以王允、吕布为首的朋党,要和西凉诸将抗衡。”

荀攸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太好了,铲除董贼,迎奉天子,指日可待。”

杨业却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我父亲要进军长安,还有好几道关卡。”

荀攸微微一愣,随即道:

“这有何难?杨征东手中,可是有天子密诏。”

杨业望着荀攸,叹了口气:

“天子密诏这东西,对于西凉诸将来说,未必管用。”

荀攸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陷入沉思中,

杨业拿出司隶的地图,缓缓展开在书案上:

“且看这司隶之地,地形复杂,关卡众多。”

“若要进军长安,需得精心谋划。”

荀攸凑近地图,仔细观察着。

杨业指着地图上的弘农郡,道:

“我父亲的第一道关卡,是东中郎将董越镇守的黾池。”

“黾池经过加固,易守难攻。若强攻,恐损失惨重。”

荀攸微微点头,沉声道:

“董越是董卓的心腹,天子诏书的确对他没有用。”

杨业思索着,分析道:

“有些西凉将领对董贼,并非忠心耿耿。”

“我们可以暗中联络,许以好处,让他们倒戈。”

“其中镇守在华阴的段煨,就是很好的目标。”

“他非常善于屯田,麾下军队还有纪律,和西凉军格格不入。”

荀攸听着杨业的分析,心中渐渐有了头绪:

“君侯所言极是,段煨要是能奇袭弘农,必能给予董越致命的打击。”

“我亲自前去拉拢他,好做下一步安排。”

杨业看着地图,神色严肃地说道:“不可,段煨深受董卓提携之恩,他不会轻易背叛。”

荀攸面露忧色,问道:“君侯,那怎么办?”

杨业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道:

“必须等王允和吕布动手除掉董卓,公达再以天子诏书相胁。”

“段煨走投无路之下,肯定会投奔我父亲。”

荀攸眼睛一亮,点头道:

“善,有段煨夹击董越,弘农郡唾手可得。”

杨业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继续分析道:

“至于河东的牛辅,可以暂不理会,他影响不了大局。”

“留着他,还能防止王允和吕布反悔,结束和我们父子的合作。”

荀攸拱手赞叹道:“君侯考虑周到,攸佩服。”

两人继续对着地图,反复斟酌着每一个细节,为即将到来的大变局做好充分的准备。

杨业凝视着荀攸,郑重地道:

“公达,接下来你负责和我父亲联络,图取西进之路。”

荀攸神色坚毅,拱手应道:

“遵命。”

杨业微微颔首,接着道:

“我会关注长安的动静,把握好时机。”

荀攸面露关切之色,道:

“君侯,您一定要小心。”

“董贼残暴,要是走漏了消息,后果不堪设想。”

杨业目光坚定,沉声道:

“只要我父亲兵马能顺利到长安,我就是安全的。”

荀攸郑重承诺道:“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二人继续就一些细节商讨了片刻,随后便陷入了沉默。

夜已深,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此次行动关系重大,不容有丝毫差错。

良久,杨业站起身来,道:

“时间不早了,我连夜送你离开。”

荀攸也跟着起身,两人一同走出房间。

夜色如墨,杨业带着几名亲信,护送荀攸来到府外。

荀攸上了马车,回头望向杨业,再次拱手道别。

杨业微微点头,目送荀攸离去。

望着荀攸离开的背影,杨业的思绪翻涌。

未来的路充满了挑战与未知,但为了天下大义,为了家族的发展,必须勇敢前行。

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计划进行,早日实现他们的目标。

夜风拂过,杨业静静地站在那里,久久未动。

他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定,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翌日,李儒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来宣旨,架势十足。

那庄重的场面让人心生敬畏,却也隐隐透着一股压迫感。

杨业恭敬地抱拳,朗声道:

“臣杨业,接旨。”

李儒面无表情,缓缓道:

“朝廷决定任命足下为越骑校尉。”

杨业连忙道谢:“多谢董公抬爱!”

李儒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道:

“以后好好为董公效力。”

杨业郑重回应:“遵命!”

李儒并未就此离去,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深意,缓缓道:

“听说昨夜,足下去参加了司徒公的宴会?”

杨业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平静,回道:

“没错,不知郎中令有何指教?”

李儒嘴角微微上扬,却毫无笑意:

“指教不敢当,只是想问问足下,有什么收获。”

杨业镇定自若地道:“只是简单地喝酒饮宴罢了。”

李儒眼神一凛,继续追问:

“我听说吕奉先在宴席上口出狂言,可有此事?”

杨业瞬间感受到一股凛然的杀机扑面而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努力保持着冷静,思考着如何应对这棘手的局面。

李儒紧紧盯着杨业,语气中带着警告:

“董公提拔足下,是觉得足下为可造之材。”

“建成,你不要辜负董公的厚爱啊!”

杨业微微低头,恭敬地回应道:

“在下必当竭尽全力,为董公效命。”

接着,杨业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道:

“宴席上,我离得远,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不过在下倒是打听到一件事。”

李儒眼神一凝,问道:“什么事?”

杨业压低声音道:“吕将军,似和董公的侍女有染。”

李儒眉头皱起,追问:“可有证据?”

杨业摇了摇头,无奈道:

“酒后之言,哪有什么证据。”

李儒沉默片刻,又问道:

“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

杨业果断地回答:“没有了。”

李儒深深地看了杨业一眼,道:

“足下要是记得什么,记得向李某通报。”

“说不定关键时刻,李某能救足下一命。”

杨业连忙道谢:“多谢郎中令。”

随后,李儒带人转身离开。

杨业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松了一口气。

长安更大的风暴,或许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