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 第94章 拜访大儒,蔡琰余香

一日,天光明媚,微风轻拂。

杨业早早起身,决定前去拜访大儒蔡邕。

蔡邕是名重一时的学者、大儒,其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深受世人敬仰。

如今他担任太学祭酒,更是引领着学潮。

杨业身着一袭简洁而庄重的书生长袍,腰间佩着宝剑。

带着几名亲随,来到了蔡邕的府邸。

蔡府坐落在一片幽静的园林之中,四周绿树成荫,花草繁茂。

府门紧闭,但门旁的石狮子却透露出一种威严与庄重。

杨业上前轻轻叩门,片刻之后,门缓缓打开,一位老仆走了出来。

老仆见是杨业,连忙躬身行礼道:

“君侯大驾光临,家主已在书房等候多时。”

杨业微微点头,示意亲随在门外等候,自己则跟随老仆走进了府邸。

穿过一条蜿蜒的小径,来到了蔡邕的书房。

书房内布置简洁而典雅,书架上摆满了书籍。

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一股淡淡的墨香弥漫在空气中。

蔡邕正坐在书桌前,手持一卷书籍,静静地阅读着。

他身着一袭白色长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智慧。

杨业走进书房,躬身行礼道:

“晚辈杨业,拜见蔡祭酒。”

蔡邕放下手中的书籍,微笑着起身相迎道:

“建成不必多礼,请坐。”

杨业在蔡邕的示意下,坐在了一旁的软榻上。

老仆端上了茶和点心,然后悄然退下。

蔡邕看着杨业,微笑着道:

“建成不仅功成名就,而且心怀天下,实乃大汉之栋梁。”

杨业淡淡笑了笑,谦逊地道:

“蔡祭酒过奖了,晚辈不过是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罢了。”

“此次前来拜访蔡祭酒,是想叙叙家常。”

“顺便请教一些学术问题,还望蔡祭酒不吝赐教。”

蔡邕微微点头,从容道:

“建成有何问题,但说无妨。”

杨业思索片刻,正色道:

“晚辈一直对儒家学说很感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困惑。”

“比如,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

“这些道德规范在当今乱世之中,如何才能真正践行呢?”

蔡邕微微一笑,感慨道:

“建成之问,切中要害。”

“儒家学说,历经数百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具有普世价值。”

“在当今乱世之中,虽然社会动荡,人心惶惶。”

“但仁、义、礼、智、信,依然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准则。”

杨业点了点头,享受地回味着。

蔡邕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继续道:

“仁,即爱人。在乱世之中,我们要关爱百姓,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义,即正义。我们要秉持正义之心,敢于与奸佞势力作斗争。”

“礼,即礼仪。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智,即智慧。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朝廷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即诚信。我们要诚实守信,言出必行,赢得天下人的信任和尊重。”

杨业听得入神,频频点头:

“蔡祭酒,儒家学说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当今乱世之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践行这个理念呢?”

蔡邕放下茶杯,笑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乱世之中,我们首先要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

杨业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蔡邕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杨业陷入了沉思,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儒家学说的博大精深:

“蔡祭酒,晚辈受益匪浅。”

“儒家学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道德规范,还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在今后的日子里,晚辈将努力践行儒家学说,为朝廷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蔡邕满意地看着杨业,道:

“建成有此志向,实乃大汉之幸。”

“儒家学说需要像建成这样的有志之士,来传承和弘扬。”

接下来的时间里,杨业和蔡邕又就其他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们时而争论不休,时而点头称赞,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中,几个时辰过去了。

杨业看了看窗外的天色,道:

“蔡祭酒,时间不早了,晚辈该告辞了。”

“今日与蔡大人的交谈,让晚辈收获颇丰。”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向蔡祭酒请教。”

蔡邕微笑着道:

“随时欢迎,希望建成能够修身养性,为大汉的繁荣和天下的稳定而砥砺前行。”

杨业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

“晚辈一定不辜负蔡祭酒的期望,告辞。”

蔡邕也起身相送,一直将杨业送到了府门口。

此次拜访蔡邕,让杨业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宁静。

他转身欲走之时,从后面匆匆走来一道身影,正是蔡邕之女蔡琰。

蔡琰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身姿婀娜,气质如兰。

她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香囊,快步走到杨业面前。

杨业微微一愣,看着蔡琰,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蔡琰脸颊微红,轻声道:

“这个香囊,是小女子亲手所制,愿君侯平安顺遂。”

说罢,她将香囊递到杨业面前。

杨业有些意外,看着蔡琰那真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他郑重地接过香囊,道:

“多谢妹妹,杨某定当好好珍惜。”

蔡琰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羞涩。

杨业再次向蔡邕和蔡琰拱手告别,然后带着香囊,转身离去。

走在回去的路上,杨业不时地拿出香囊端详。

香囊制作精美,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带着蔡琰的温柔与祝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