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玉阶琼 > 第18章 请安出门

玉阶琼 第18章 请安出门

作者:尘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1:56 来源:小说旗

御书房里,四十岁的皇帝坐在龙椅上,虽不如年轻时候英俊,但君王的气势不减半分,眼神随便一扫,便能让下面的官员颤颤巍巍。

国库亏空,朝廷决定增加丝绸生产,扩大出口用以填补亏空。

上个月,朝廷跟交趾等国签订了一百万匹丝绸,要在明年年中交货。

内阁和司礼监刚商讨完,下个月会在益州建立最大丝绸之地,用作蚕茧生产、丝绸生产,在绵阳镇设市舶司,为外贸来往服务。

皇上看大家都商量得差不多了,便问:“朱尚书,宁王那边如何了?”

朱廷魁笼统地道:“宁王一到通州码头,便直奔粮仓查看账目,办事效率极高。”

皇上皱起眉,别人办事情都是从某个细微之处入手,魏以衡倒好,直奔老巢。

“他这是打草惊蛇,难为你能想到词夸他。”

听到皇帝责骂魏以衡,大皇子魏以谏一本正经,二皇子和三皇子抿唇笑,魏以蕰面无表情,六皇子理所当然地说:“这十分符合四哥的行事风格。若让他躲躲藏藏的,反倒觉得怪异。”

六皇子跟魏以衡一向是最亲近的,帮他说话在意料之中。皇上看向魏以蕰:“离朕的寿宴还有几个月,你外祖母的寿宴也要到了,你去看探望她的时候,告诉她别因为跟朕的寿宴临近便不办了。”

魏以蕰作揖:“儿臣领命。”

闻言,在场的众人心思各异。

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在谈公事的时候谈家事,特意说这么一番话,莫不是想敲打那些不怀好意之人?

储君之位自然是皇后所出的恭王?

-

昨天昌国公回府后,抽查了姐弟两个的功课。

姐弟两个不仅背不出三字经,认识的字更远远落后其他同龄的子弟们,再一看姐弟两个写的字跟地上的蚯蚓没什么两样,顿时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打了姐弟掌心十大板,又罚他们跪祠堂了一晚,听说今早上起来就病了。

就连平日照顾他们的杨嬷嬷,也被昌国公好一顿训斥,脸上也挂不住,今早上也起不来床。

府里的三个祸害一下全躺在床上,安静了许多。

李簪词早上要去自家粮铺和药铺看账目,吩咐云珠嘴上去问候两句就行,便要出府去。

李元词叫住她问:“姐姐,玉哥儿和宛姐儿生病了,你还要出去啊?”

“府里下人多得是,我不能出去?”

李元词看李簪词这副无知的样子,心底乐开了花,原来李簪词不知道用孩子来固宠啊,她还以为李簪词多厉害。

“你是他们的母亲,自然得在他们床前伺候他们,这样才对得起世子。”

李簪词根本不想跟她说话,那是浪费时间,直接上了马车去。

李元词翻了个白眼,以为嫁入国公府就高贵了?等着瞧吧,到底谁才是那个有福气的?

她转身,对云珠说:“熬上两碗清淡的参鸡粥,一会儿我替姐姐去看望姐儿哥儿。”

云珠也不理她,转身便走,真当自己是她的侍女了?

她拿出针线来,坐在院子里给李簪词做衣服。

李元词吼道:“你耳聋了?没听见我说的话?”

云珠头也不抬地说:“小姐才是我的主子。”

李元词气得跺了跺脚,看到云珠没有理她的意思,只能自己去厨房煮。

煮好后,她提着食盒来到梁玲宛的院子里,梁玲宛以为是李簪词让她来的,立即就让她滚。

看着地上的碎碗碎纸屑,李元词也不气恼,同仇敌忾地道:“我小时候也经常被她欺负,像你一样只能自己生气。”

梁玲宛听过李宅那边的事情,那几房都仰仗着三房生活,李簪词对堂兄弟姊妹们都很好,贤良大度,就是这样,当初外祖母才会选中了李簪词。

“她都是怎么欺负你的?”

“她经常往我吃的东西里放虫,最后又被我巧妙地设计,让她自己把那碗东西吃下。她在地上洒珠子要害我滑到,没想到被我设计自己滑到了。她推我下水,我反手把她推下去了。”

她把自己做的恶事跟李簪词做了个对换,却是越说越气,她在李簪词手上从来都是吃亏的那个。

梁玲宛听了狠狠解了一口恶气,问她:“我想让父亲休了她,你能不能帮我?”

李元词不过是想先在梁玲宛面前混个脸熟,没想到梁玲宛那么好哄,竟要她帮忙休了李簪词。

她心中窃喜:“你是不是很讨厌姐姐?”

“不止我讨厌她,外祖母和祖母也讨厌她,父亲更讨厌她,从来不在她的房里留宿。”

李元词更惊讶了,难怪李簪词没有身孕,原来是不受世子宠爱。

真是个窝囊废,换成她早就怀上孩子了。

李元词故意道:“姐姐性子是好强些,不过她对你们还是很好的,今早出府前,还特地让云珠姑娘过来问候你们。”

梁玲宛火气果然被挑起,顿时火冒三丈:“她若真的对我们姐弟好,便应该亲自来伺候我们,怎会让一个下人来?

李元词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没有马上答应帮梁玲宛一起让梁靖孜休了李簪词,而是说:“你放心,等姐姐晚上回府了,我会劝解姐姐,让姐姐对他们好些。”

“她才不会对我们好呢,她要自己生孩子,让她的孩子继承爵位。”

李元词诧异,李簪词竟然存了这样的心思。

不过想到李簪词嫁给梁靖孜,就是为了权势,她也就能理解了。

两个人又聊了会,李元词这才走了。

一回到厢房,她让自己的贴身丫鬟回李宅去跟王氏把李簪词在府里的情况说了,让王氏给出主意。

李度一共经营了三个铺子,一个是药铺,一个是粮铺,一个是布庄。

一开始经营的是布庄,后来手上有些钱了,李度觉得富裕了也不能忘记那些仍然穷苦的人,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些善事,后来又盘了药铺和粮铺。

这两个是薄利多销,并不如布庄盈利多。

很多时候,还要靠着布庄拨钱才能维持下去。

正是李度这一善举,那些到药铺和粮铺的顾客,只要买布和做衣服,就会到布庄来买东西。

三个店铺互相带动,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又买了两条商船,现在就停靠在通州码头,在那里运货卸货。

因为船停在码头帮里,李度也熟悉几个码头上的帮派掌门人,平时有生意也会互相介绍。

李簪词先来到药铺查看账目,接着又去粮铺查看账目,准备去布庄查看账目时,粮铺的罗掌柜进来,说通州那边来人,要低价出售新米,问我们要不要?

李簪词随口问:“多少钱?”

“一两三旦。”

平时他们购入粮价是一两一担,李簪词问:“有多少粮?”

“他说若我们想要,让我们见面再谈。”

李簪词琢磨着对方是不是家中出了什么事?

陈米一两也不过两三旦,新米竟能狠心卖三旦。

李簪词是个贪财的,富贵险中求。

到了晚上,她向石氏请安时,说通州码头那边的铺子有些事,明早要去那边看看,兴许要住一晚。

石氏便有些不满:“什么事一定要你去?掌柜的还不能做主了?你一个已婚的妇道人家,平日出府去看铺子,不好好呆在府里就算了,这会子还要去通州,哪家儿媳妇像你这样的?”

李簪词平心静气说:“别人家娶儿媳妇,也不是为了图她的财产啊。只要婆母保证府里的吃穿用度都由您出,儿媳妇立马回院子里换衣服躺平,能舒服躺着谁愿意劳碌呢?风吹日晒的。”

石氏一噎,虽然不满李簪词去通州做生意,但府里正是用钱之际,仅靠国公府的地租和庄子收成不可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只能叮嘱道:“多带几个小厮跟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