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玉阶琼 > 第76章 暗中相助

玉阶琼 第76章 暗中相助

作者:尘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1:56 来源:小说旗

刘娥一直到下午才回来,说起去县衙的事。

“我瞧那冯姨娘也是够可怜的,就住那么小一个屋子,身边只有一个丫鬟伺候,三十多岁的人,那双手看起来像五十多岁,一点儿也看不出是县令家的妾室。咱们这样开铺子营生的,看起来都显得比她年轻。”

李簪词道,“她如何说?”

“听到我说店铺要她长期供货,帮我们刺绣,她满口应下。原先我想给她银子做定金,但县令夫人派来的丫鬟一直站在门口望着我,我就没有提钱的事,只让她拿绣品到铺子后再结账。她也好说话,不像别人似的精明,让提前付定金。”

冯葛慧性子有些软,不会把别人想坏,所以才会答应给季郝安当妾。

李簪词从铺子里出来,打算去寺庙烧香拜佛求个平安符。

寺庙里的香客不算多,院子中间的火炉香火却十分旺盛,冒着檀香气息。

她烧香拜佛求得平安符,准备走时,忽然书院的一群学生们走进来。

他们意气风发,高谈阔论。

“礼多人不怪,求了这神佛,明年诸兄定能高中。”

“欸,都说人定胜天,自己也得有真本事,否则佛主想帮你,你自己也把握不住。”

在这人群中,有位公子身姿挺拔,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那一身略显陈旧的衣衫,竟像个家境落魄的公子,不像县令家的公子。

这就是季文聿,十几岁少年的稚嫩与倔强,比前世三十岁的他少了份沉淀的沉稳。

可能是意识到有人看他,他便转过头来,李簪词忙对他行了个礼,算是友好地打招呼。

他在脑中搜索一番,似乎是不认得她这样一个人,但出门游玩的公子小姐,即便不认识,照面了出于教养问个安也是常有。

他出于礼貌,便点了点头。

旁边的一位书生求了符,推了推季文聿,“我看你是不是得求个姻缘签?”

“说得对,我们这帮人啊,若考不中,只能继续下一次。”

“所以啊,咱们这帮人里,最好命的要属季中跟姜兄。一个有未来的岳仗,一个有亲爹。”

后面他们再说什么,李簪词没有再听。

回到宅子,魏以蕰也正好从外面回来,她忙把自己求得的平安符送出去,“我特意给王爷求的。王爷是我们大靖的将军,若平安顺遂,大靖的国土才不会被他国侵扰。”

魏以蕰接过,放到袖口,“今儿出府去,便是求这个?”

“嗯,为了老百姓求的。”

魏以蕰道:“你有心了。本王要出海几日,若有事便跟朱永说。”

李簪词知道他要去海上布防,但这是机密,魏以蕰不可能告诉她。

前世,大靖和博雅国以及东瀛打起来,后来为了防范东瀛和博雅国以及其他列国侵扰,便开始实施海禁。

从短期来看,海禁确实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维护大靖的安全与稳定,但阻碍了跟海对面各国的贸易往来,他们这些商人也深受其害,特别是靠海为生的商人们,为了营生,经常背着朝廷跟他国的人私下在海上交易,因此而丧失生命。

后来大靖意识到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危害时,列国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大靖所认知的范围。

翌日,魏以蕰跟海道郎中胡光北、布政使、按察使来到番禺城外的军港,一道上了军船。

博雅国掳掠大靖人口、侮辱大靖朝廷,以及东瀛的嚣张跋扈,大家如何都忍不下这口气。

虽是从中挑拨离间,但也得做好万全之策。

加强沿海卫所的兵力,增设烽火台和了望哨,以便及时发现博雅国和东瀛船只的动向。

魏以蕰特意组织水师加强巡逻,对博雅国和东瀛船只进行监视。

当日由胡光北以及章敬良一同乘坐船只在海上偷袭,因为近距离战斗,依靠士兵的勇猛和战术配合,给予敌人打击,所以得多演练几次熟悉境况。

突然遇到天气变化如何应对,迷失方向如何纠正航线,后援如何提供补给,船只损坏后在海上漂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诸如此类问题,魏以蕰都要在这段时日的演练中,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坚定信心,待到出海偷袭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李簪词这几日每日都出府去,让吴克仁去帮她购买空葫芦回来,又找了几个伙计,把空葫芦用绳索串联起来,做成个葫芦圈,可以绑在腰间。

一串葫芦圈由六个葫芦串成,绑在身上不算重。

吴克仁看到院子里堆满了那么多葫芦圈,好奇道:“大小姐,您这是要做什么?”

“有用,你再让伙计们检查一遍,绳子坚不坚固,葫芦漏不漏水。”

伙计们按照她的要求,又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了,便安置好。

她又让店铺制作救生包,里面放一些药膏、牛肉干、鹿哨,绑在身上不会重,既可以疗伤,又能解饿,若没有力气喊救命,还可以吹一声口哨,让救援队确定他们的位置。

她阻止不了战争,但希望可以少点人死。

忙完这一切,已经半个多月过去。

这日,她跟刘娥在后院用饭,吴克仁说县衙的冯姨娘来了。

刘娥便出去招待,李簪词也跟着出去。

冯葛慧站在大堂中间,跟她前世认识的模样更为沧桑,有些无措,手上的绣品用布袋包着。

刘娥笑着相迎,冯葛慧把自己的绣品递过来,“掌柜,您看看。”

刘娥打开布袋,看到她精美的绣工,忍不住夸赞,“不瞒着姨娘,这是我看过的手工最好的绣品,跟真的似的,客人看了保准喜欢。按照最高的价格给您吧。”

刘娥把银子给她,冯葛慧有些受宠若惊:“太多了,太多了,以前店家给的只有这一半。”

“不多,姨娘做得快,又精致,这是客人额外给的加价。”

冯葛慧小心翼翼地把银子收好,刘娥又给了她一幅画,“绣好了拿来就成。”

冯葛慧把东西放到自己的布袋,走到门口时忽然停下来。

“这耳饰真漂亮,不知多少钱?”

刘娥道,“既然姨娘看上,就给您打个八折,七百文。”

冯葛慧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从怀里掏出荷包,给了七百文。

刘娥看她如此,又问,“姨娘这是要送给女儿?”

“给未来儿媳妇的,她长得漂亮,这样漂亮的首饰才能配上她。”

刘娥笑着说,“准儿媳妇真有福气,想来定是个识大体的。”

冯葛慧回家的路上,想着今日拿了工钱,干脆给儿子买只烤鸭加个菜,便到菜市场买了一只。

回到府里放下东西,她让丫鬟准备几个小菜,等儿子从书院回来后便能吃饭。

饭菜刚做好,季文聿从书院回来,看到她眼睛通红,关心道,“娘,您眼睛怎么红红的,最近又熬夜?”

“娘这几日赶工,眼睛累,休息一日便好了。对了,”她把首饰拿出来,塞到季文聿的手里,“拿去送给黎小姐,既然你们定亲了,你总得热络些才是。”

季文聿看了眼,问,“娘怎么突然有钱买耳饰?”

“有个老板新开了铺子,让娘以后就帮他们绣画,他们提供线料。今日娘完成了一幅,去店里换工钱呢。”

看到季文聿面庞清瘦了许多,她心疼地道,“你是不是没有好好在书院吃东西?晚上也别看书太晚,即便看晚了,也要吃些东西才是。”

季文聿知道她又在转移话题,“娘,以后这些首饰,您别买了,她不缺这些东西。钱你自己留着花。”

“这怎么行呢?这门婚事是你高攀了,若还不对她好一些,难免叫她委屈了。”

冯葛慧看他低头吃着饭,“娘心里有数的,这个已经买了,娘也戴不了,不送给她不是浪费了?”

“儿子不送。”

“你不送那娘明日替你送去。”

冯葛慧道,“她是千金大小姐,你只是一个县令的庶子,要对人家好一些。她有脾气是应当的,毕竟我们高攀嘛。”

季文聿默默地吃完了饭,起身回自己的屋时,顺道把耳饰拿走了,冯葛慧这才放下心来。

当初按察使大人去书院视察,问了盐铁论,又问漕运之事,儿子对答如流,按察使看重他,不介意他是庶子,考中举人后,便让自己女儿跟儿子定了亲。

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亲事,可儿子却不上心。

冯葛慧叹了叹气,按察使大人已经说了,明年儿子高中后,两个人便成亲。

若儿子成亲了,她这个姨娘也可以隐身了,不让儿子儿媳妇为难,省得别人因为她是农妇,看不起他们。

冯葛慧让丫鬟收拾碗筷,又把自己做好的新衣裳拿到季文聿的屋子去,这会儿季文聿正在看书,见她又过来,便起身应了两步。

冯葛慧把新衣裳放到他手上,“你平日不爱装扮,若是约黎小姐出来,要穿新衣裳去,省得别的说你不重视她。知道没有?”

季文聿看了眼,这是云锦做的,知道定是母亲存了许久的钱为他买的,点了点头,“儿子会穿的,夜深了,母亲回房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